分享內(nei) 容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去美國讀高中?
美國高中的優(you) 勢
1、語言環境上的幫助
在美國70%甚至80%、90%的學生都是美國本地學生,語言環境比國內(nei) 讀高中更好。而且低齡出國,對於(yu) 語言掌握能力非常有幫助,讓孩子也更容易接受美式思維和美國的教育模式。
美國的高中、初中、小學一般會(hui) 被認為(wei) 是大學的學前教育,所以在這些學校裏都是按照大學的入學標準來對學生進行培養(yang) 的。這一點從(cong) 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很多學校都會(hui) 叫做Academy,而不是High school,這表明美國高中一直是以向大學輸送人才作為(wei) 自己目標的。
所以在美國讀書(shu) ,從(cong)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模式是一脈相承的,培養(yang) 學生個(ge) 人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升入大學也很容易融入到大學的學習(xi) 中。通過在美高的學習(xi) ,學生能夠很快習(xi) 慣美國的授課方式、回答問題的方式,養(yang) 成美國學生的的思維方式,為(wei) 以後大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豐(feng) 富多彩的課程及課外活動
這一點是中美高中非常大的一個(ge) 區別。在中國讀高中6點開始早讀,下午5點多放學回家還有一大堆作業(ye) ,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xi) 上,哪怕周末也要安排主科輔導,學生很少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但是在美國,所有高中都有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少則30、40個(ge) 多則有150多個(ge) ,這些課外活動、俱樂(le) 部可以讓學生去選。
體(ti) 育類的如足球、籃球、遊泳、田徑,藝術類的陶藝,音樂(le) 方麵的樂(le) 隊、樂(le) 團等全都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 而且很多學校規定下午3點以後是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學生必須要參加一些活動。在美國讀書(shu) ,學生有非常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可以從(cong) 課外去學習(xi) ,拓展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
3、美本銜接的學術
美國高中的學習(xi) 模式非常接近大學,美高期間學生可以根據特長和興(xing) 趣愛好去選課,這樣因材施教的授課方式使得高中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you) 勢,接近大學學分的模式,也方便高中與(yu) 大學自然的銜接起來。
4、小班授課,關(guan) 注度更高
美國私立高中每個(ge) 班多則15個(ge) 人,少則隻有4、5個(ge) 人,因此學生在美高的班級上受關(guan) 注度很高。甚至連你的成績倒退,校長都會(hui) 知道,吃飯的時候都會(hui) 關(guan) 心你鼓勵你最近要努力一點。
在中國,重點班、實驗班一般都人滿為(wei) 患,很多班級都是40、50人甚至60、70人,學生希望得到老師幫助的話需要搶占一些時間,一下課就得“抓”住老師,人多的話還不一定排得上。在美國,見老師是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吃飯的時候就可以碰到,或者跟老師約個(ge) 時間,老師就會(hui) 在辦公室等你過來,跟他進行討論。
5、更有針對的大學準備
美國高中是為(wei) 了大學做準備,因此對於(yu) 學生的升學指導工作做得很充分。美國所有的私立寄宿高中都會(hui) 為(wei) 學生配備一名或多名升學顧問,這個(ge) 升學顧問會(hui) 從(cong) 學生進學校第一天開始製定個(ge) 人檔案,每個(ge) 學期或者從(cong) 11年級開始會(hui) 給學生提供對應的一些升學指導,從(cong) 上什麽(me) 課、做什麽(me) 活動再到什麽(me) 時候開始做申請的工作,升學指導在這期間都會(hui) 跟學生緊密地配合。因此學生在美高就讀攀升到美國頂級大學的可能性會(hui) 大一些。
美高VS其他國家高中VS國際學校
去美國讀高中每個(ge) 家庭麵對的問題會(hui) 不一樣,有的家庭會(hui) 考慮讀書(shu) 的成本代價(jia) 比較高,是不是選擇去加拿大、英國成本相對會(hui) 低很多;也會(hui) 考慮孩子比較小,不如留在身邊,上個(ge) 國際學校到本科再出去,這樣不用在青春期就把孩子送出去,骨肉分離。從(cong) 作為(wei) 多年美高導師的角度去對比,孩子去國際學校、去其他國家與(yu) 去美國高中相比,美高的優(you) 勢是以下幾點:
1、教職工的穩定性
美高很多老師能夠在學校任教10年以上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一年前我去康州的學校拜訪,學校走廊很長,掛滿了老師的介紹,本來以為(wei) 是全校的老師介紹,後來才知道掛的介紹都是任教20年以上的老師。而在國內(nei) 的國際學校,我有學生想要找老師寫(xie) 推薦信,約好下學期的時候幫忙寫(xie) ,結果發現開學時老師已經離開學校,並且學校的5個(ge) 外教老師走了3個(ge) ,高流動性在國際學校或者國內(nei) 學校國際部非常普遍。
2、高中課程體(ti) 係的完善程度
美高的課程體(ti) 係非常完善,不論是AP還是IB,基本都在學校內(nei) 踐行了幾十年。所以學校對於(yu) 課程體(ti) 係的開發已經非常完善了。反觀國內(nei) ,很多國際學校說自己是做AP課程、IB課程體(ti) 係,但是據我了解,很多學校課程體(ti) 係並沒有真正支撐起來,很多學校打著國際課程體(ti) 係名號,但是在教托福、SAT語言類考試學術課程。
3、學校配套設施
我去過的所有美高,哪怕很小型的美高,學校的體(ti) 育場、科學樓、藝術樓都是齊全的,很多科學實驗設備甚至能夠跟大學媲美。國內(nei) 的國際學校條件就比較缺乏,和國內(nei) 普通高中沒有太大的差別,實驗室經常不開放,也沒有比較好的圖書(shu) 館,學生想要去做科研的話條件非常有限,配套也不是那麽(me) 完善,學生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大的限製。
4、美高與(yu) 其他國家高中相比
➤ 美國高中的選拔性相比其他國家,美國高中申請難度是最難的,因此學生的整體(ti) 水平優(you) 於(yu) 其他國家高中學生。加拿大的一些學校錄取要求就比不過美國高中,美國高中排名60或70的學校會(hui) 要求你有托福成績或者SSAT成績,加拿大高中甚至可以隻要求你有一個(ge) 小托福的成績或者他們(men) 自己出的題目的成績;
➤ 美高與(yu) 美本的課程銜接程度美國高中與(yu) 美國大學課程的銜接是最好的,很多美國高中都提供能夠與(yu) 美國大學銜接上的AP課程,其他國家高中有自己的的課程體(ti) 係,美國大學不一定了解你在高中是怎樣學習(xi) 的,進而影響到你與(yu) 美國大學課程銜接的看法。
美高的學分製度
與(yu) 國內(nei) 高中不同的是,學生在美國讀高中需要修滿一定的學分才能夠畢業(ye) ,下麵我們(men) 一起來看一下在美國讀高中需要達到怎樣的條件。
上麵兩(liang) 張圖片來自於(yu) 美國頂級私立高中——聖保羅高中,圖中顯示了聖保羅高中對於(yu) 高中生畢業(ye) 的要求:
➤ 每個(ge) 學期要獲得不低於(yu) 5個(ge) 學分;
➤ 在11年級和12年級獲取的學分不能低於(yu) 25個(ge) ,而且缺課不能達到一個(ge) 學期的課程;➤ 任意一年的課程或者相當於(yu) 一年課程裏不能拿到D以下的分數;
➤ 除此之外,還需要滿足以下這些要求才能夠真正的畢業(ye) :
☞藝術方麵,9、10、11年級分別每個(ge) 學期拿到3個(ge) 學分;
☞人文學科方麵,9、10、11年級分別要拿到19、13、7個(ge) 學分;
☞語言方麵,9、10、11年級分別拿到9、6、3個(ge) 學分;
☞數學、科學等主科類有非常嚴(yan) 格的要求。
➤ 與(yu) 此同時,畢業(ye) 要滿足不帶學分課程的要求,例如學生的運動、社區服務類也需要達到要求。聖保羅高中就規定學生在9年級要做滿40個(ge) 小時的社區服務才能滿足他們(men) 畢業(ye) 的要求。
在美國讀高中是沒有標準化文件來要求中學生必須上哪些課程,每個(ge) 學校都會(hui) 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來設置自己的課程體(ti) 係,大多數學校都是要求修滿20~23個(ge) 學分才能夠畢業(ye) ,在這20多個(ge) 學分裏有必修課有選修課,同時會(hui) 有一些高難度課程,如榮譽課程或AP課程。
因此美國中學裏沒有清晰的班級概念,同一年級的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來選擇不同難度的課程。疑問小解答看到這裏有些家長可能會(hui) 有疑問,既然是學分製,也規定學生在不同科目中去選擇,是不是代表學生想上什麽(me) 就上什麽(me) ?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選課時學校會(hui) 有一些限定:
1、學校高難度的課程會(hui) 對學生有資格要求,要求學生達到一定條件或者上過某些課程才能夠選擇高級課程。
例如許多學校對於(yu) 微積分會(hui) 要求學生學過三角函數且分數在及格以上才能夠選擇這個(ge) 課程;許多學校會(hui) 要求學生必須上到榮譽課程或者最高等級課程之後才能選擇AP課程。2、學校會(hui) 規定課程針對特定年級學生開放,如法語四隻能開放給10年級或11年級學生,9年級就沒有資格選擇。
因此,隻有學生符合條件後才能選擇,並且選完課後老師也會(hui) 去把關(guan) ,看你符不符合條件,那個(ge) 學期的課程是否安排合理。在美高尤其條件比較好的私立高中,往往會(hui) 開設大量的課程,比如大家熟知的安多福開設的課程就超過了300門,環境科學、心理學、哲學、宗教、西班牙語、法語等等都可以去選擇。
在學分製度之下,學生要保證必修課的選擇,所以學生在高中基本上會(hui) 形成一個(ge) 完整的知識體(ti) 係。又因為(wei) 有選修課的存在,給了學生一個(ge) 全麵發展的機會(hui) 。
美高完整的一天
在美高,學校課程是按照模塊課程來安排的,每節課90分鍾,一天4節課,模塊課程根據不同的學校會(hui) 有不同的體(ti) 係,有的學校會(hui) 采取4乘4的模塊,一個(ge) 學期完成4門課,下個(ge) 學期再換4門課,這樣一年就能修滿8門課。有的學校會(hui) 采取隔天上同樣的課,分AB課表,不同的科目之間可以去調劑。
美國高中是沒有固定教室的,因此一門課結束後需要奔赴另一個(ge) 教室去上課,因此學生需要提前查好上課的課室。美高一天的課程基本到下午3點,結束後有兩(liang) 到三小時去參加各種活動,我給大家看一下兩(liang) 所頂尖美高一天的安排大概是怎麽(me) 樣的。這是來自田納西的一所高中給出的一天安排:
另一所是北野山高中周一到周日的時間安排:
從(cong) 以上的時間表我們(men) 可以看出,在美高讀書(shu) 一天時間安排都是非常豐(feng) 富、行程滿滿的。雖然要求11點半關(guan) 燈,但是很多學生都會(hui) 繼續去學習(xi) ,每個(ge) 學生在自由支配時間的同時需要緊跟學校課程安排去學習(xi) ,讓學生既有自己的自由度同時也能夠去很好的抓好學習(xi) 。
不同學校類型的介紹
1、走讀學校VS寄宿學校
顧名思義(yi) ,走讀學校學生放學後回家,寄宿學生是可以住在學校。我們(men) 主要來看下這兩(liang) 種學校在申請時的區別。美國寄宿高中接近400所,走讀高中接受國際學生申請的差不多3000所,寄宿學校每年招3、4個(ge) 中國學生,數量多的也不會(hui) 超過10個(ge) 人。並且大部分寄宿高中申請門檻是非常高,不僅(jin) 要求托福和SSAT成績,還要求學生各項活動全麵發展。
目前在美國TOP20的私立高中,申請難度比美國藤校錄取率還要低。對於(yu) 走讀學校申請要求不會(hui) 像寄宿學校那麽(me) 嚴(yan) 苛,因此申請成功率占一點點優(you) 勢。不過走讀和寄宿最根本的區別還是教學模式和整體(ti) 的學校氛圍。
寄宿學校學生來自於(yu) 全球,有些學校甚至超過3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學校讀書(shu) ,所以大部分寄宿學校都有多年的教育國際學生的經驗。相對來說,校內(nei) 的學生更具有多樣性。而走讀學校基本上是以本地的學生為(wei) 主,國際生極少。同時,寄宿學校本身的環境和寄宿模式也會(hui) 讓學校更重視去營造一個(ge) 友好、溫暖、美好的環境,相應的管理上也會(hui) 更加嚴(yan) 格和謹慎。
走讀學校服務對象以本地學生為(wei) 主,相對來說管理氛圍會(hui) 比較寬鬆一些,一般下午3點放學後所有的時間都由學生來安排。走讀學校的國際生都是住在寄宿家庭裏麵,住家生活雖然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美國文化,提高與(yu) 人相處的能力,但是有一個(ge) 很強的隨機性,不知道寄宿家庭是怎樣的。
2、混合學校VS單一性別學校
原先大部分家長比較抗拒去單一性別學校,但是這幾年看來,許多單一性別學校其實是有自身優(you) 勢的。單一性別學校特別有利於(yu) 這個(ge) 性別的優(you) 勢發揮,教育上更有針對性一些,學生也不需要為(wei) 了社交的原因而分神。
單一性別的學校不會(hui) 出現所謂的性別政治正確的事情發生,女生也可以去參加足球運動,男生也可以去參加唱詩班,在同性別的學生中會(hui) 更有自信,也不會(hui) 拘泥於(yu) 社會(hui) 對於(yu) 性別的偏見。而在混校裏麵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ge) 真實的社會(hui) ,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會(hui) 學會(hui) 如何與(yu) 異性相處以及建立良好的聯係。
但是這裏會(hui) 有家長有疑問,是不是單一性別學校完全沒有機會(hui) 與(yu) 異性交往?其實不是的,學校會(hui) 促成一起活動的機會(hui) ,每一年的舞會(hui) 都會(hui) 邀請附近的學校來一起參加。
Q&A問答時間
Q1: 私立學校的數學、科學真的沒有國內(nei) 強嗎?
我覺得這個(ge) 問題是很多家長或者學生對於(yu) 美國的學術課程體(ti) 係不太了解,其實在美國不同的課程有分不同的等級,如果選擇的是Honor即榮譽課程或者AP課程的話,難度其實是要比國內(nei) 這邊要更強、更大的。
Q2: 美高的GPA是怎麽(me) 算的?
每個(ge) 學校或者每個(ge) 地區會(hui) 有一些不一樣,舉(ju) 個(ge) 例子,一般來說,學生最後的得分,可能是幾個(ge) 不同的等級ABCDEF,不同的等級代表著不同的學分。而且不同難度課程,例如榮譽課程或AP課程,孩子拿到的分學校還會(hui) 去換算一個(ge) 加權分即一個(ge) 帶權重的GPA。
Q3: 您推薦選幾門Honor幾門AP?
其實這個(ge) 問題主要看學生本身。我曾經有學生原先學校規定說11年級的時候,才能選AP課程。但是他考試考過了,老師也同意他10年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去學AP課程,那他到了11年級的時候,他就已經學了4門AP了。
我覺得這個(ge) 可能不是每個(ge) 學生都能達到的,每個(ge) 學生情況不同,大家感興(xing) 趣的方向也不一樣。就個(ge) 人建議來說,如果想要對於(yu) 未來大學申請比較有利的話,建議孩子在12年級時能有5門以上的AP。
Q4: 8升9、9升9、9升10的利弊老師可以說下嗎?
幾年級出去第一點要考慮的,一定是這個(ge) 學生準備好了沒有,我覺得隻有孩子準備好的時候我們(men) 才去考慮,這個(ge) 時間送孩子出去合不合適。8升9、9升9、9升10的學生,尤其是男孩子在三年的跨度裏麵,其實變化是非常大的。
所以一定要清楚孩子在那個(ge) 時候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才送出去,千萬(wan) 不要為(wei) 了送孩子出去而讓孩子早早的出國,而對於(yu) 8升9、9升9、9升10不同年級申請,利弊還是比較明顯的。
對於(yu) 8升9來說,我覺得比較大的一個(ge) 挑戰,就是學生的成熟度,因為(wei) 很多的美高,他們(men) 在看學生的時候還是蠻喜歡一些性格或個(ge) 性比較成熟一點的學生。但是8升9,在標化成績上是稍微有一定優(you) 勢的。
因為(wei) 學生是跟所有八年級的申請人去比較SAT的分數。而9升9,首先學生能夠有一個(ge) 很完整的高中四年的學習(xi) ,同時初三的時候學生性格也會(hui) 趨向於(yu) 成熟和穩定。
但是也會(hui) 有學生會(hui) 顧慮因為(wei) 9升9是重讀了一年,跟國內(nei) 其他同學比起來讀大學或者畢業(ye) 就要再晚一年了。9升10,因為(wei) 是跨了一個(ge) 年級去申請,直接入讀10年級在美國是沒有讀滿一個(ge) 完整高中的,10年級入學申請的名額也會(hui) 少一些。
另外,國內(nei) 這邊的課程不一定銜接美國高中的課程,因此到了美高有些課程孩子還不一定能夠去選擇,從(cong) 而在課程選擇上麵9升10的弊端比較大。因此如果孩子9年級滿足一些出國條件的話,我個(ge) 人建議是9升9,不要考慮9升10。
Q5: 美高學生的編程現在是什麽(me) 水平?現在有AI方向的課程或比賽了嗎?
我上一年有去佩迪學校或者老農(nong) 場男子高中這兩(liang) 所學校的學生,他們(men) 高中生的編程水平相當的高。AI方麵的一些課程,目前來說開設的比較少一些,但是基本上他們(men) 在學習(xi) 這方麵的資源學校還是能夠提供很多。
我自己的學生,就有跟著他們(men) 學校計算機科學的老師在學AI,然後老師會(hui) 經常帶著他們(men) 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我自己是有學生在這一方麵是當時他們(men) 華盛頓特區裏麵學校的第一名,是非常厲害的。
Q6: 去讀美高還是直接讀美本,哪個(ge) 更有優(you) 勢?
因為(wei) 沒具體(ti) 說是指哪一方麵的優(you) 勢,我個(ge) 人建議,能夠早一點到美國去讀書(shu) 的話,對於(yu) 孩子以後本科的申請、本科以後的工作甚至是拓展一些人脈是很有幫助的。因為(wei) 現在美高聚集了很多非常優(you) 秀的孩子以及一些家庭背景比較顯赫的學生。另外,如果是直接去讀美本,孩子也比較大了,他的適應能力不一定會(hui) 有高中時那麽(me) 好,對孩子挑戰性比較大。
Q7: 請問Leina老師,頂尖寄宿美高的學術壓力情況如何呢?
如果學生選課比較高難度的話,學術壓力還是很大。我學生真的有從(cong) 9年級就一直選擇高難度的課程,學習(xi) 到淩晨兩(liang) 點才睡覺是經常的事。
Q8: 請問Leina老師,就讀國內(nei) 國際學校的學生,去到美高以後適應得好嗎?表現如何?
因人而異,但是整體(ti) 來說,如果是國內(nei) 比較好的國際學校的學生,適應得相對普高的學生要好一點。以我自己學生為(wei) 例,他之前是在普高很優(you) 秀的孩子,但是到Emory University之後,還是覺得銜接得非常累,課程模式很不一樣。具體(ti) 銜接的問題表現在課堂參與(yu) 方式、作業(ye) 完成這些方麵。
Q9: Leina 老師請問即使是裸考托福高分的孩子是不是也未必能適應學校的論文寫(xie) 作作業(ye) ?
我剛才說的去Emory的學生,就是當時年級的前幾名。但是去了之後發現銜接有很大問題。因為(wei) 學校論文寫(xie) 作,除了本身的英語能力,還有資料收集、撰寫(xie) 、格式等各種要求。
Leina說美高的調研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走,在過去8年的時間我看過無數學校的網站,數據在哪都能很快找到,學校也去了一遍又一遍。即使這樣,美高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men) 研究、學習(xi) 。
家長在對於(yu) 申請美高時一定要根據家庭條件、家庭教育理念、學生本身的興(xing) 趣發展以及他們(men) 的客觀情況來挑選合適的學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