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xie) 這篇文章是因為(wei) 發現大多數家長和學生都沒有仔細研究過學校老師的評估體(ti) 係,因此不同科目(尤其是文科)最終成績高低大部分人是不明緣由的,同時苦惱的是很多老師的report card上反饋並沒給出明確指導提升的建議,這導致學生不知該如何發力去提升成績。今天K老師為(wei) 大家詳細解析安省教育局規定的評估機製。
TRAINING CLASS
GROWING SUCCESS
安省的所有課程在評分維度30%來自於(yu) 期末,70%來自於(yu) 平時表現。期末的30%任務可包含期末考試卷,期末大作業(ye) 等,取決(jue) 於(yu) 不同學校或任課老師的課程規劃。很多老師為(wei) 了保證學生的成功率更願意提供更多機會(hui) 給學生,因此期末評估中都會(hui) 有大作業(ye) 項目,這樣可以盡量避免不擅長答卷的學生成績不理想。那麽(me) 平時的70%成績主要看哪幾個(ge) 方麵呢?
curriculum
學術+溝通
1、作業(ye)
4點要注意
一門課中老師會(hui) 布置不同形式的作業(ye) ,每一份我們(men) 都需要重視起來。第一、按時提交;第二、務必仔細研讀老師的評分標準rubric;第三、達標後思考如何能超越標準完成;第四、提交前必須檢查錯誤。
2、課堂貢獻
高質量參與(yu)
很多學生可能已經意識到課堂上積極發言是非常好的,不僅(jin) 如此,希望同學們(men) 課堂上提供有質量的發言、問題、思考等。因為(wei) 在老師給學生評估打分中,classroom observation也是重要(但主觀)的一個(ge) 環節。高質量參與(yu) 課堂不僅(jin) 能體(ti) 現學生在認真聽課,且在積極思考,思考的原動力是對該門課程的強烈興(xing) 趣。這直接影響成績評估。
3、課後互動
你動了嗎?
有多少學生課後也會(hui) 積極與(yu) 老師和同學們(men) 互動?互動形式其實很多,包括哪裏不明確需要跟老師請教或確認;很多老師也會(hui) 開啟forum或discussion邀請同學們(men) 參與(yu) 討論。那麽(me) ,你...發言了嗎?
4、持續進步
Ongoing Learning
老師們(men) 打分依據之一是self-assessment(學生自我評估),這包括學生提交的每份作業(ye) 是否避免了非能力導致的錯誤,也包括老師們(men) 針對每份作業(ye) 給出反饋後,學生是否可以做到在下次作業(ye) 中避免犯同樣錯誤。這些都直接影響分數評估。
5、學術水平
Academic Achievement
如果說上麵4項是幫助學生提升軟實力的話,那麽(me) 硬實力必然是學術能力。理想情況是學生在升入9年級前在文科方麵能做到不同類型的寫(xie) 作體(ti) 裁從(cong) 結構到表達已然掌握,同時不同類型的文章題材也通過廣泛閱讀量有所涉獵甚至是鑽研。這能在9年級開始後的不同學科學習(xi) 甚至是難度較高的AP課程中應對自如,成績斐然。
安省高中課程學生可選擇修【學分課】和【非學分課】兩(liang) 種。主要目標是:
- 先修一遍課程可以確保在校GPA;
- 另外對於(yu) 有學習(xi) AP數理化生等科目的學生提前學完11年級對應課程才能銜接AP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