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Writing, Photo and Multimedia Contest
QUILL&SCROLL
美國國際高中生傳(chuan) 媒作品展評
簡介/ Introduction
全球高中生的“普利策新聞獎”
規則/ Rules
參展學生、作品提交、作品要求
評選/ Evaluation
評選方式、評委團隊
類別 / Category
寫(xie) 作類、攝影類、設計類、多媒體(ti) 類
獎項 / Awards
全球獎項、中國區獎項
金獎作品創作分享
沈嘉桐
專(zhuan) 題寫(xie) 作金獎
Feature Writing
“我的故事,誕生於(yu) 2020年的春天,疫情之下,我們(men) 學生都待在家裏上網課。當時,為(wei) 了讓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學習(xi) ,我選擇在每一天的開始都給自己泡茶,有桂花烏(wu) 龍、西湖龍井、菊花普洱等。那時我碰巧參加了一個(ge) 有關(guan) 中國茶文化的展覽,展覽上的宋代茶藝非遺傳(chuan) 承人向我們(men) 介紹了點茶文化,還有一些中國古代茶文化的曆史,我仿佛整個(ge) 人都得到了“洗滌”。我發現有些生活中我們(men) 習(xi) 以為(wei) 常的事物,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淵源。由此,我對於(yu) 茶文化的好奇心便一發不可收拾,我決(jue) 定把茶文化作為(wei) 我的寫(xie) 作主題。”
“在展覽上,靜靜地觀察著製茶人,慢慢點出一盞好茶,我領悟到,製茶人用赤誠的情懷去豐(feng) 滿每一杯新茶,讓新茶有溫度,有人間煙火氣。我聽著非遺傳(chuan) 承人講解茶文化的發展曆程,感受文化複興(xing) 背後匠人的堅守,他們(men) 一點一滴地樹立文化形象與(yu) 文化高度。生活中的茶居然有如此厚重的文化背景,我有些慚愧於(yu) 我的後知後覺,同時也想多了解了解我們(men) 的中華文化。
我發現,如今的我們(men) 總是渴望去學習(xi) 多種多樣的文化,從(cong) 而想要成長為(wei) 一個(ge) 視野更加寬闊的國際公民。但是,很多時候,我們(men) 甚至會(hui) 忘記深挖自己的文化之根,所以我想我要發掘我們(men) 的中華文化,我要加強我的文化根基。
我相信個(ge) 體(ti) 的力量也可以是強大的。我寫(xie) 下這篇故事的初衷,就是要去了解我們(men) 自己的文化淵源,特別是中華茶文化。我的創作心態從(cong) 來都不是為(wei) 了獲獎,而是乘一葉之舟,渡大江大河去闖世界。我期待在我的筆下,中華文化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得到一定的發揚,即使我一個(ge) 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但我隻要以赤誠之心去寫(xie) 我所想,那麽(me) 真誠的表達總會(hui) 很有意義(yi) 。”
“這次大賽獲獎,我認為(wei) 關(guan) 鍵之處有三點。
首先是時間線,當然這是建立在你能夠嚴(yan) 格遵守時間線的基礎之上的。製定時間線對我來說還是比較有用的,因為(wei) 這樣就可以有一個(ge) 宏觀的概念,給之後的每一步都留有充分的時間,按部就班地完成。時間線包括但不限於(yu) 定題、背景研究、文章結構等。
第二,源於(yu) 生活。專(zhuan) 題寫(xie) 作講究動人的故事,因此故事的靈感應來源於(yu) 生活,這樣才能寫(xie) 得真實動人,展現出你的真誠。我覺得故事的主題不一定要很大,從(cong) 細小的點出發,以小見大,會(hui) 給文章增光添彩。同時還要記得緊跟時事,這樣才能體(ti) 現專(zhuan) 題寫(xie) 作的特點。同時專(zhuan) 題的排版要確保一定的美觀性,展現出一定的氣質。
第三,寫(xie) 故事的時候,需要拋棄功利心,不要想著是為(wei) 了獲獎而寫(xie) 。可以把這次的展評當作一次充實自己的機會(hui) ,從(cong) 中學習(xi) 到源於(yu) 生活的、課本中難以獲得的知識。即使沒有獲獎,這樣的心態也會(hui) 使自己得到提升。”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