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報淪為形式每周匯報還有必要嗎?

隻要有過導師和師門就一定對定期匯報工作進展不陌生,除非是究極學霸和卷王,很多研究生為(wei) 每周開組會(hui) 、寫(xie) 工作進展匯報而苦惱。

近日,日本大阪大學訪問學者Pijar Religia在Science網站發文表示,很慶幸讀博期間導師要求每周交工作進展匯報。

Religia認為(wei) ,工作周報幫助其完善思維、提高效率,並且可以從(cong) 導師那裏得到建設性的反饋,這些都成為(wei) 她獲得博士學位之路上的基石。

匯報淪為(wei) 形式,每周匯報還有必要嗎?

那麽(me) 你也曾經被“每周匯報”帶來的恐懼支配過嗎?

每周進行工作進展/開組會(hui) 的作用是什麽(me) 呢?

如何做才能避免“每周匯報”淪為(wei) 形式?

導師如果不要求“每周匯報”應該怎麽(me) 辦?

本文將圍繞以上問題,為(wei) 大家分享“每周匯報”的那些事~

01、每周匯報工作進展/開組會(hui) 的作用

1. 督促學習(xi)

每周匯報工作進展/開組會(hui) 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督促學習(xi) ,大部分學校博士階段的學分要求都不多,基本上博一就可以將所有的必修學分都完成,有的學校博資考、開題等都算學分,但是這些學分也基本沒有課業(ye) 壓力。

因此從(cong) 博二開始如果導師不強製要求去實驗室或者課題組,就很有可能天天摸魚。如果導師的行政事務比較多,也通常難以時時關(guan) 注學生的動態,放羊似的管理也經常導致學生摸魚。

而每周匯報工作進展/開組會(hui) 則是一個(ge) 強有力的督促學習(xi) 的工具,一般會(hui) 有大師兄安排日程,通常每個(ge) 人都需要匯報,如果有的學生長期不匯報,可能會(hui) 被導師點名詢問原因。

大家通常都會(hui) 避免被導師因匯報不積極而點名,在組會(hui) 的壓力下就得確保即使不去課題組也需要保持學習(xi) 狀態。對於(yu) 一些記性很好的導師,往往也會(hui) 對學生幾次匯報的內(nei) 容進行跟蹤和比較,如果進度緩慢通常也會(hui) 被導師批評,因此每周匯報工作進展/開組會(hui) 往往是督促學生學習(xi) 的不二法寶。

2. 完善思維

“每周匯報”是鍛煉思維和完善思維的良好的鍛煉方法,一般來說“每周匯報”的形式包括每周向導師提交紙質版的匯報材料或者每周開組會(hui) 。

紙質版匯報通常是導師在沒有大段時間開組會(hui) 的情況下了解學生近期科研動態的手段,而開組會(hui) 則是將師門所有學生集中在一起相互交流。

無論是紙質匯報還是開組會(hui) 通常都需要學生在一段時期內(nei) 圍繞某一個(ge) 或者多個(ge) 研究主題、論文進行階段式的匯報,因此需要學生對特定問題進行深挖、通過廣泛閱讀文獻全麵認識本領域的研究,幫助構建和研究方向相關(guan) 的知識體(ti) 係,完善科研思維。

其次,雖然師門中的每個(ge) 人具體(ti) 研究的內(nei) 容存在差異,但是大的研究方向通常是一致的,在組會(hui) 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碰撞產(chan) 生新的想法或者是對已有研究不足的方麵進行補充完善。

此外,通常導師都會(hui) 給一些針對性的或者方向性的意見,為(wei) 學生指點迷津,幫助學生完善科研思維。

與(yu) 每周匯報相伴的是每周複盤,通過任務梳理-完成任務-複盤任務的方式可以及時查漏補缺,穩步推進研究和畢業(ye) 工作。

可以使用諸如Zotero、Endnote之類的文獻管理軟件,按照研究主題、研究對象、高被引學者等方式歸類文獻,實現文獻閱讀的留痕管理,也方便在寫(xie) 文獻綜述的時候可以隨時調用。

為(wei) 了更好地完善思維,也可以使用諸如百度腦圖之類的思維導圖製作工具,幫助自己構建某一個(ge) 領域的知識框架。

例如你關(guan) 注全球價(jia) 值鏈這一研究主題,你就可以通過建立全球價(jia) 值鏈的高被引文獻、高被引學者、主要學術流派、主要研究結論的思維導圖,然後將對自己研究有用的關(guan) 鍵詞和學術觀點也都記錄在思維導圖中。

通過建立思維導圖一方麵可以幫助你全麵認知某一領域的研究,完善思維,也有助於(yu) 幫助導師和同門理解你每周匯報的目的和要點。

匯報淪為(wei) 形式,每周匯報還有必要嗎?

02、如何避免“每周匯報”淪為(wei) 形式

1. 避免“為(wei) 了匯報而匯報”

很多同學雖然過去的一周沒有什麽(me) 進展,但是由於(yu) 師門裏的其他學生都積極匯報,自己也硬著頭皮匯報,筆者所在的課題組每周都需要開組會(hui) ,大師兄的學術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因此每次組會(hui) 都積極參與(yu) ,也都有非常充實的工作量。

筆者在博一的時候由於(yu) 課程壓力比較大,但是課題組的其他同學都每周匯報,因此壓力很大,迫不得已每周都匯報,將每周匯報變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一方麵搞的自己很疲憊,另一方麵也難以通過每周匯報有所提升。

而完成的工作是匯報的基礎,沒有充實的工作量隻能通過匯報事務性的工作或者編造成果應付了事,如果被導師發現很有可能招致導師的不滿。

因此每周匯報需要避免匯報太多事務性的、無意義(yi) 的工作,而是要注意匯報增量,不要來回重複之前的成果,而是可以采用:

1、前一階段已經取得的進展包括哪些;

2、本周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補充、完善了哪些內(nei) 容;

3、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包括哪些。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編造成果,即使沒有進展,也要客觀跟老師說明情況,如果是遇到了研究的瓶頸期可以明確自己遇到的困難,請老師指明方向或者給一些方向性的指導意見。一味的編造成果不僅(jin) 可能導致放鬆懈怠,也有可能將自己拖入學術不端的深淵。

2. 明確匯報的目的

定要明確匯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導師要求學生每周匯報不是為(wei) 了增加學生的工作量,而是為(wei) 了督促學生學習(xi) 。

學習(xi) 是自己的事,雖然導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輔導和被輔導的關(guan) 係,但是很多導師由於(yu) 行政事務過多,通常無暇關(guan) 注學生,有的課題組甚至一個(ge) 學期甚至一年才開一次組會(hui) ,將“周會(hui) ”變成了“年會(hui) ”。

一般來說,要求學生每周匯報的導師,尤其是每周都會(hui) 抽出半天時間定期開組會(hui) 的導師,都是比較認真負責的導師,在這樣的組裏學習(xi) 的學生發表數量通常比較多、畢業(ye) 速度也會(hui) 相對比較快。

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屬於(yu) 每周一次雷打不動開組會(hui) 的課題組,在剛進入博士學習(xi) 階段的我仍然沒有擺脫本科時的學習(xi) 思維,每次都隻是機械性的匯報文獻,而不思考自己匯報的目的是什麽(me) 。

後來我的導師就讓我先確定博士論文的題目,圍繞題目中的關(guan) 鍵詞海量閱讀文獻,每次匯報時重點介紹閱讀的文獻可以對博士論文有什麽(me) 幫助,然後重點閱讀有價(jia) 值的文獻,對於(yu) 其餘(yu) 文獻可以簡讀或者直接跳過,唯有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導師經常強調,“匯報”的核心是尋求師門幫助和思維碰撞,在匯報時要想清楚自己哪些問題已經弄明白了,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jue) 因此需要和大家一起討論,具有問題意識才能更好推動自己的研究。因此,隻有端正態度,積極利用每周匯報的契機,才能在學術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3. 積極調整心態,克服拖延

如果想發揮“每周匯報”的積極作用就一定要積極調整心態,戒掉拖延症、懶癌等不良習(xi) 慣,很多師門是定期開組會(hui) 或者交匯報材料(例如每周一次、每兩(liang) 周一次)。

理想的學習(xi) 節奏應該是以每次組會(hui) 結束到下一次組會(hui) 開始為(wei) 一個(ge) 周期,組會(hui) 結束時需要在當天對組會(hui) 上提到的問題進行複盤,然後指定下一周的學習(xi) 計劃,在下一次組會(hui) 開始前一天準備好匯報所需材料。

然而,很多同學卻喜歡突擊學習(xi) ,形成了“組會(hui) 後立馬懈怠—組會(hui) 間隙一直摸魚—組會(hui) 開始前突擊學習(xi) ”的惡性循環,一方麵突擊學習(xi) 的效果遠不如循序漸進、按計劃推進的學習(xi) 方式,另外一方麵通宵突擊學習(xi) 也不利於(yu) 個(ge) 人健康。

因此,為(wei) 了避免“每周匯報”淪為(wei) 形式,一定要合理安排每周的科研工作,不要為(wei) 了每周匯報突擊學習(xi)

03、導師如果不要求“每周匯報”怎麽(me) 辦?

不是每一位導師都有時間或者願意花時間要求學生“每周匯報”並且悉心輔導,如果遇到了放養(yang) 式的導師,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辦呢?

1. 明確態度

研究生學習(xi) 階段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學習(xi) 態度,尤其是在導師放養(yang) 的課題組裏,一定要明確學習(xi) 科研是自己的責任和義(yi) 務,要對自己的學業(ye) 和未來發展負責。

大部分老師都難以做到每周一次組會(hui) 的輔導頻率,但是學習(xi)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未來的求職過程中,自己的硬實力才是核心競爭(zheng) 力。

因此即使導師不要求每周匯報也要製定好個(ge) 人的學習(xi) 計劃(長期規劃+短期規劃),把握好科研的節奏,尤其是要把握好畢業(ye) 論文的節奏、論文發表的節奏,樹立主人翁意識。

2. 定期主動匯報

對於(yu) 要求定期提交匯報材料/開組會(hui) 的課題組,一定要把握好機會(hui) ,定期主動匯報。一些導師雖然不定期開組會(hui) ,但是允許學生提前預約office hour。

office hour與(yu) 組會(hui) 相比,好處在於(yu) 更加節約時間、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科研的節奏穩步推進科研工作,在每次office hour前將匯報的內(nei) 容形成紙質版提前交給導師,以提升溝通的效率。

對於(yu) 不定期要求提交匯報材料/開組會(hui) 的課題組則要做到時刻保持科研狀態,做到周周總結、月月總結,保障隨時有素材匯報,隨時可以匯報。

3. 遇到問題及時尋求幫助

大家在讀研期間,無論是在學習(xi) 還是在科研方麵都會(hui) 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導師的原意是指導人學習(xi) 、進修、寫(xie) 學術論文的人員。因此大家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jue) 的問題時一定要積極尋求導師的幫助,如果老師不要求定期匯報,也可以給導師發微信、郵件或者預約office hour,避免閉門造車。

對於(yu) 很多同學來說,“每周匯報”是一種負擔,但是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來說“每周匯報”也是一種曆練。將來你的一定會(hui) 感謝現在努力奮鬥的你,所以從(cong) 現在開始學會(hui) 適應“每周匯報”,將來一定會(hui) 有所回報!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果要申請名校高二一年怎樣提高自己的能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