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縮寫性摘要

結合自然學科的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為(wei) 解決(jue) 人文科學學科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數據結果等不甚明晰的摘要寫(xie) 作困境,我們(men) 提出了一種適合人文科學學科的摘要寫(xie) 作方式——縮寫(xie) 性摘要。縮寫(xie) 性摘要其實是自然科學論文中的指示性摘要的變體(ti) 。縮寫(xie) 性摘要參考了指示性摘要的要求,並結合了報道性摘要的要素,但這一摘要又不像自然科學的報道性摘要那般,強調要明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等,適合人文科學中的思辨研究和社會(hui) 科學中的一部分定性研究。

一、縮寫(xie) 性摘要寫(xie) 作技巧

縮寫(xie) 性摘要在結合定量研究摘要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調整與(yu) 改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對論文進行“縮寫(xie) ”。我想大部分人對縮寫(xie) 這一行為(wei) 都並不陌生。學生時代,我們(men) 經常被語文老師要求對文章進行縮寫(xie) 或者擴寫(xie) 。進行縮寫(xie) ,首先需要確定目標文本,將其作為(wei) 客體(ti) 或對象,然後對該客體(ti) 對象進行內(nei) 容上的提煉,力求在篇幅、字數上有所減少。這就是縮寫(xie) 的主要步驟,縮寫(xie) 性摘要在寫(xie) 作思路上其實與(yu) 之大同小異,也需要這樣去做。一般來說,一篇摘要的字數在300字為(wei) 宜,縮寫(xie) 性摘要自然也應如此。此外,從(cong) 邏輯要素來看,作為(wei) 一篇論文的“縮寫(xie) ”,縮寫(xie) 性摘要主要應具備研究背景、研究問題、問題解釋、對策建議/問題影響、研究價(jia) 值這五大要素。其出現順序應與(yu) 正文內(nei) 容相對應。縮寫(xie) 性摘要強調作者應該站在第三人稱的角度進行介紹,因此應盡量避免個(ge) 人的主觀觀點,避免使用“筆者”“本文”等人稱詞語。

二、縮寫(xie) 性摘要示例

接下來,以一篇縮寫(xie) 性摘要為(wei) 例,簡單分析一下縮寫(xie) 性摘要的寫(xie) 作邏輯。

圍繞社會(hui) 科學解釋是否屬於(yu) 科學解釋這一社會(hui) 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現有的科學解釋模型很難適用於(yu) 社會(hui) 科學解釋,根本原因在於(yu) 這些解釋模型大多源於(yu) 自然科學,其背後所體(ti) 現的“主體(ti) —世界”二元關(guan) 係無法應對變化的社會(hui) 世界。以話語語境為(wei) 本體(ti) ,把主體(ti) 和世界的二元關(guan) 係轉化為(wei) 話語、話語語境和世界的三元關(guan) 係,不僅(jin) 可消解傳(chuan) 統語境的主體(ti) 性依賴,而且展現了話語語境和社會(hui) 世界之間的規範性關(guan) 係。此框架下構建的社會(hui) 科學解釋的話語語境模型,無須假定主體(ti) 認知不變或者外在世界恒定,理論和現象的解釋關(guan) 係轉化為(wei) 話語語境和世界的關(guan) 係,既適用於(yu) 社會(hui) 科學解釋,也與(yu) 自然科學解釋兼容。話語語境模型表明,社會(hui) 科學解釋揭示了社會(hui) 現象背後的規範性,其解釋力來源於(yu) 話語語境向社會(hui) 世界輸出的規範性。

上述摘要中,第一句話交代了研究背景,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問題——“社會(hui) 科學解釋是否屬於(yu) 科學解釋”。作者認為(wei) 現有的科學解釋模型很難將上述問題解釋清楚,因為(wei) 解釋模型都源自自然科學,難以證明對社會(hui) 科學的適用性。社會(hui) 科學常被稱為(wei) “軟科學”,話語權往往低於(yu) 自然科學。也正因為(wei) 如此,該問題通常很少有人關(guan) 注,但該論文的作者就意識到了這個(ge) 問題,並希望進行解決(jue) 。第二句話“以話語語境為(wei) 本體(ti) ……”闡明了本論文具體(ti) 要做的工作。具體(ti) 到上文來說,該作者提出了一個(ge) 新的模型:“無須假定主體(ti) 認知不變或者外在世界恒定”。從(cong) 事過定量研究的人都知道,若要研究多個(ge) 變量,則必須提出假設,假定一些方麵是固定的。畢竟如果所有的變量都在變,那這個(ge) 研究也就難以推進了。

自然科學類研究常常提出假設,但實際上這一做法存在硬傷(shang) 。因為(wei) 現實世界中的萬(wan) 事萬(wan) 物都是變化著的,作者所假定的那種不變的情況,實際上很難存在。基於(yu) 這種假設所提出的觀點,研究出的結果,其價(jia) 值是存疑的。因此,該論文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觀點——社會(hui) 科學解釋的話語語境模型,無須假定。

通讀上述摘要,讀者往往很難意識到這是一篇論文的摘要,其內(nei) 容是自洽的,完整的。理想的摘要,就應達到這種效果。摘要寫(xie) 作不應僅(jin) 停留在對論文的機械性介紹上,而是要讓讀者閱讀時,意識不到這是一篇論文的摘要。為(wei) 此,若想寫(xie) 出這樣的摘要,就不應強調“本人”“本文”“本研究”等,也要刻意去介紹自己在論文中究竟幹了什麽(me) ,進行了如何的研究。單純對論文的內(nei) 容進行縮寫(xie) ,保證每一句話都意思獨立,從(cong) 而讓整篇論文做到內(nei) 容完整。這樣的摘要,會(hui) 讓讀者在讀完後清楚了解作者的研究問題及核心觀點,這也是摘要寫(xie) 作的最希望達成的目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頂尖名校喜歡錄取什麽樣的學生?

下一篇

美國學術最自由的九所大學是哪些!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