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男孩赴美留學越來越難?沒點真本事還真不行!

華裔移民普遍重視子女教育。教育的話題也一直很是熱門。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jia) 值之一就是教育。傳(chuan) 統的中國社會(hui) 重視讀書(shu) ,信奉“書(shu) 中自有黃金屋”。當今社會(hui) 中,70、80 後的一代更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得利者。教育是每個(ge) 中國家庭的頭等大事,是父母養(yang) 育孩子最重要的責任。

海外華人家庭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甚至比國內(nei) 家庭有過之而無不及,是被視為(wei) 全球最重視教育的族群之一。移民的家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家庭內(nei) 部不僅(jin) 有代際衝(chong) 突,還有跨文化衝(chong) 突,這就使得移一代家長麵對移二代子女的教育上更具有挑戰性。

中國新移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是否可以達到預期?所麵臨(lin) 著哪些挑戰和製度限製?如何運用社會(hui) 支持機製來應對挑戰、解決(jue) 困境,從(cong) 而實現預想的教育期望?如何解決(jue) 移二代的身份認同問題?如何在新時代中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中和發揮出更大優(you) 勢?這也一直都是我們(men) 作為(wei) 家長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今天來到我們(men) 直播間的是 Eric 的爸爸。夫妻二人在國內(nei) 都是大學教師,Eric 爸爸 94 年秋來加拿大讀研,同年 11 月份著手申請加拿大移民,很幸運的是三個(ge) 月後就批複成功了。屆時,妻子前往日本讀研深造,三年後二人在加拿大團聚,然後順理成章地工作、生娃......一晃快三十年過去了,在這邊出生的一雙兒(er) 女也都順利畢業(ye) 、成功就業(ye) ,開啟自己的獨立人生。

大女兒(er) 在 UCSD(加利福尼亞(ya) 大學聖迭戈分校)讀生物工程專(zhuan) 業(ye) 。相差隻有兩(liang) 歲的姐弟倆(lia) 在相愛相殺中成長,弟弟 Eric 緊跟姐姐的步伐前往美國求學,今年 5 月份剛剛從(cong) USC(南加州大學)的商學院畢業(ye) 。7 月份的時候經過六輪麵試,終於(yu) 過關(guan) 斬將成功應聘到一家集設計、生產(chan) 與(yu) 銷售一體(ti) 的鑽戒公司,主要負責電子商務市場拓展,下一個(ge) 目標是攻讀 MBA。

雙職工、雙娃家庭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自律、時間觀念一直都是家庭教育中的重點。當然,爸爸更希望兩(liang) 個(ge) 孩子成為(wei) 走“正道”的人,於(yu) 是每周末爸爸都要帶著姐弟倆(lia) 去教堂做禮拜,這也讓孩子從(cong) 小就懂得與(yu) 人為(wei) 善、懂得感恩。小兒(er) 子更是在習(xi) 武中慢慢感悟到中國的“道之精髓”。

今天我們(men) 就有請今天的主人公 Eric 的爸爸,分享家裏的教育之道,以及孩子們(men) 的求學之路,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

您眼中的加拿大教育是怎樣的?

我們(men) 剛開始也沒有特別的研究,我是從(cong) 我大女兒(er) 開始上小學後,才開始研究這裏的學校是怎麽(me) 樣的一個(ge) 理念,教育重點是什麽(me) ,逐漸地從(cong) 這裏的老師、朋友、同學那了解,平時也會(hui) 跟孩子同學、朋友的父母交流,大家相互討論,這樣才開始逐漸了解、並關(guan) 心這裏教育體(ti) 係。

加拿大的教育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裏的小學生們(men) 都特別喜歡上學,他們(men) 覺得上學很快樂(le) 。

加拿大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以培養(yang) 造就孩子的淳樸和健康的心態為(wei) 基礎,培養(yang) 孩子的愛心和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意識。

所以他們(men) 的作業(ye) 也不是很多,課堂上氣氛也活躍,也沒有統一的課本,每個(ge) 班級的老師自己掌握它的進度和難度,我覺得對小孩的身心健康這一塊可能會(hui) 比國內(nei) 做的稍微好一些。

但是相對的,學業(ye) 知識上就沒有國內(nei) 那麽(me) 嚴(yan) 謹了。

您是如何規劃孩子的教育曆程的?

要說從(cong) 小的規劃,也算不上,但是作為(wei) 我們(men) 家長這一代,是從(cong) 國內(nei) 的教育體(ti) 係一路走來的。而且我們(men) 當時出國的原因就是想看看,學習(xi) 這邊先進的科學知識。所以,我們(men) 對學習(xi) 的要求還是比較重視的。

我們(men) 的孩子經曆過一次轉學,當時我就想找一所適合孩子,也適合我們(men) 家庭的教育理念的學校。很幸運我們(men) 找到了的一所學校,他們(men) 的教學理念是:“優(you) 秀的學業(ye) 和基督的博愛”。

在孩子們(men) 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們(men) 逐漸開始關(guan) 注孩子的學業(ye) ,首先是給孩子報了 Kumon 的數學還有英語,從(cong) 基礎訓練做起。後來在五、六年的時候,我們(men) 又給孩子找了一位退休教師來為(wei) 他們(men) 補習(xi) 英語,算是為(wei) 孩子打下了一個(ge) 比較好的基礎。

兩(liang) 個(ge) 孩子的成績雖然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那種頂尖的,但也是比較好的,所以就不用我們(men) 家長擔心成績了。

孩子是如何愛上武術的?

最開始我們(men) 也和這邊的家長一樣,都會(hui) 送孩子去一些課後興(xing) 趣班的。比如女孩子學鋼琴、芭蕾什麽(me) 的,男孩子就運動項目為(wei) 主,像是乒乓球、遊泳、空手道、武術這些。我們(men) 也不例外,當時是處於(yu) 兩(liang) 個(ge) 目的,一個(ge) 是強身健體(ti) ,一個(ge) 就是培養(yang) 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Eric 從(cong)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xi) 空手道,一直學了六年,達到了業(ye) 餘(yu) 黑帶水平。

在 Eric 九年級的時候,他才開始學習(xi) 武術,師從(cong) 莫凡老師,他曾經獲得過世界比賽的冠軍(jun) 。莫凡老師的父母曾擔任過國家隊教練,可以說這是一個(ge) 武術世家,所以在帶孩子們(men) 習(xi) 武的同時也在育人。

這四年中,莫凡老師帶領他們(men) 參加過一些比賽,有加拿大的比賽、美國的比賽,還有去香港參加國際比賽,後來去日本參加比賽等等,Eric 就是在香港第十二屆國際武術比賽當中獲得了全能冠軍(jun) 稱號,這也是十二年來第一位外國人獲此殊榮。

習(xi) 武四年是如何規劃時間的?

對的,學習(xi) 武術這四年,也是孩子上高中學業(ye) 最忙的四年。但是越是最忙的時候越是要把身體(ti) 調整好,而且這也是訓練高效率做事情最好方式。而且武術訓練孩子武德,一個(ge) 是克己,一個(ge) 就是自律。

Eric 是從(cong) 空手道轉向武術的,他自己對此很有興(xing) 趣。我們(men) 家長也要求他,如果喜歡就堅持下去,但是他必須在規定時間把規定的學習(xi) 任務完成,還得完成挺好,才能繼續學武。

所以,Eric 會(hui) 做好時間,每天的事情很多,就不容他去拖拉。而且也需要提高收取的敏銳度,然後吸收、完成作業(ye)

Eric 是什麽(me) 時候開始為(wei) 升學做準備的?

我們(men) 在 Eric 上高中後才意識到需要考慮上大學的問題了。可能是因為(wei) 姐姐的求學之路太順利了,她最後去了加利福尼亞(ya) 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簡稱:UCSD)。她自己想去美國讀大學,想去個(ge) 新環境認識新的朋友,所以都是她自己選擇的學校,自己完成的全套申請工作,根本就沒用我們(men) 費心。

對於(yu)   Eric,我們(men) 也是給他兩(liang) 個(ge) 選擇,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都申請,但是我們(men) 從(cong) 鍛煉孩子的角度來看,更傾(qing) 向於(yu) 美國的大學,他到了美國後完全就是要靠自己了,從(cong) 上學期間的找房子,到畢業(ye) 後的找工作等等,鍛煉的機會(hui) 會(hui) 比較多。男孩子就是應該獨自去闖一闖的。

姐姐是DIY成功申學,為(wei) 什麽(me) 弟弟要找輔導機構?

弟弟自己申請也可以,但是把握沒有姐姐大,而且正好我們(men) 當時看到了 Ivy Shuttle 的招生廣告。他們(men) 的培訓理念很打動我,就是不僅(jin) 僅(jin) 將來可以幫助孩子申請到理想的學校,更是主要能在他這個(ge) 申請學校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實現自我成長。

Ivy Shuttle 也會(hui) 給到學員很好的教育資源,會(hui) 有哈佛大學的在讀博士生給學員們(men) 們(men) 介紹如何做研究,如何做課外活動,如何增加創造力等。
還有就是,高中正是孩子處於(yu) 青春叛逆期的,家長總是在耳邊講道理是不會(hui) 聽的,時間長了,煩了,回答你的就會(hui) 是“Yes,No,I don't know”了。還是把專(zhuan) 業(ye) 的事兒(er) 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事半功倍吧。

您是如何處理與(yu) 孩子存在“代溝”的問題呢?

對於(yu) 我們(men) 移民家庭來說,自己和孩子的成長過程,除了時代的發展進步的差距,還有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差距。成長的基礎不一樣,肯定看問題的角度、價(jia) 值觀往往就會(hui) 不一樣。

我家的做法是我們(men) 全家擁有同一個(ge) 宗教信仰,這樣看問題就會(hui) 有同一個(ge) 基礎。

你認為(wei) Eric 大學這四年的變化大嗎?

嗯,成熟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最重要的是他感到很快樂(le) 。而且每一學期他都至少會(hui) 遇到一個(ge) 很棒的老師。我覺得的這就夠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高中課程HKDSE如何賦能多元升學路徑?一文帶你了解HKDSE

下一篇

被杜克大學ED錄取後她反悔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