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名校中都有一個(ge) 專(zhuan) 門對考生進行評估錄取的機構——錄取辦公室(Admission Office),所有申請該校的學生都必須按照要求將自己的申請資料按期交送該部門。這個(ge) 部門裏又專(zhuan) 設了一個(ge) 獨立單位——錄取委員會(hui) (或稱錄取小組,Admissions Committee),掌管著對考生命運的最終決(jue) 定權。
這一期我們(men) 就來談談這個(ge) 委員會(hui) 的職能。
錄取委員會(hui) 通常由來自學校許多不同部門的人員組成,負責為(wei) 學校招收新生。每一位成員按規定先分頭審核一定數量的申請資料,其後定時聚在一起,分別表述自己對每一位申請人的看法,然後共同來表決(jue) 做最終決(jue) 定(錄取、候補或拒絕)。
各校錄取委員會(hui) 的職能相似,但是運作的方式卻不盡相同。有的錄取委員會(hui) 隻是在第一、第二輪初選後,才開始從(cong) 中揀選出最好的;有的錄取委員會(hui) 則審核每一份遞交的申請。該委員會(hui) 的成員出自學校不同的部門,各自把握和監督著本部門所關(guan) 注的錄取政策和側(ce) 重點的落實。但該組成員裏確有一位或兩(liang) 位具有影響力的人,對於(yu) 最終決(jue) 定有著更大的發言權。
報考名校的考生整體(ti) 素質很高,尤其是在經過初級篩選過程中已基本上將明顯不夠格的考生剔出後,進入高級別篩選的考生大都難分伯仲,錄取委員會(hui) 依據比例原則,從(cong) 一定數量的申請人其中錄取“固定”數目的考生,使得能夠均衡地在篩選完所有申請人後,恰好錄取到本年度所計劃招收的新生,這樣盡可能地保證評估錄取過程中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但整個(ge) 過程往往不是容易掌控的,例如,整體(ti) 申請人數目評審過了一半,才發現已經決(jue) 定錄取的人數早超過了計劃招收總數的2/3;或是那一兩(liang) 位主要決(jue) 策人總有自己的偏愛和傾(qing) 向性,而恰好某天因故缺席,結果這天的錄取風格和結果會(hui) 明顯不同。
做最終決(jue) 定的方式也有不同,有時是主要角色發言,其餘(yu) 人員附和,也有時會(hui) 發生幾位影響力小的同事聯合起來說服了主要決(jue) 策人,使得決(jue) 定逆轉的情形。這就是說,有把握獲得錄取委員會(hui) 垂青的考生,既要得到主要決(jue) 策人的賞識,同時還要博得全體(ti) 委員會(hui) 成員的一致通過。
錄取委員會(hui) 很多時候並不是默契無爭(zheng) ,實際過程中隻有少數超級優(you) 秀的考生會(hui) 遇到一路綠燈,大部分申請人還是在發表不同意見後再定奪的,個(ge) 別申請還會(hui) 引起相當激烈的爭(zheng) 吵。每一位資深的錄取官員都有贏得或輸掉特定討論的經曆,所謂贏得一定是說服了委員會(hui) 全體(ti) ,而不是其中的某個(ge) 人。 在常春藤盟校和其他少數頂級名校的錄取過程中,委員會(hui) 裏眾(zhong) 口難調的狀況更加明顯,錄取辦公室的主任(Dean)都是調和與(yu) 撫平的高手。
學校要設法招收到最優(you) 秀的學生,同時又要兼顧到超級運動健將、明星級的表演天才或出類拔萃的爵士樂(le) 手;學校還要考慮到為(wei) 吸引富有校友的大額捐贈,特招這些人的子女,有時還要受學校本年度對某一類考生的特別錄取傾(qing) 斜政策的約束。
錄取委員會(hui) 的所有成員都有自己的職能和任務來落實具體(ti) 政策,同時又要力爭(zheng) 達成全體(ti) 一致的目標,可見被錄取的每一個(ge) 孩子在這樣縝密而繁雜的係統中能脫穎而出,還真是多少有點幸運的成分在裏麵。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