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競爭(zheng) 意識與(yu) 美國基礎教育新舉(ju) 措
美國大學的畢業(ye) 率危機並不隻是發生在少數學校,若將大學按照優(you) 劣排名來分組別,再按畢業(ye) 率排隊,排名最高的這個(ge) 組別中,畢業(ye) 率也最高的依次是哈佛(97%)、阿默斯特學院(96%)、和耶魯(96%)。
畢業(ye) 率最高的這一組別的學校,基本全讓常春藤盟校和斯坦福、麻省理工、杜克、聖母大學這一類名校所占據。 美國大學通常采用畢業(ye) 率來衡量大學教育的品質,但畢業(ye) 率的高低並不能完全反映學校的優(you) 劣。
定量評價(jia) 學校優(you) 劣的綜合標準應該是:畢業(ye) 生未來的收入、獲得知識的水準(讀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比例)、職場上的競爭(zheng) 力(在超大型企業(ye) 和公司任高級職位的人數),以及對社會(hui) 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的傑出公民(各類名家和政客)人數等。
近些年美國為(wei) 提高基礎教育常常推出新舉(ju) 措。《紐約時報》教育版上就曾刊登介紹了新澤西州Colemen 小學的新課程。從(cong) 新學年開始,按照教育局的統一規定,自學前班到5年級每年在課程已經很繁忙的基礎上,加開10~15小時工程學的基本課程,這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是一門非常好的超前型教育課程。
這類課程是教育局重新設計科學課程的部分內(nei) 容,讓五六歲的孩子們(men) 開始了解和體(ti) 會(hui) 像聲控裝置或機械手的基本原理與(yu) 功能,並開始認識和製作索引卡這類研究工作的原始工具。
文章指出,近幾年來美國社會(hui) 大眾(zhong) 逐漸產(chan) 生了對下一代綜合素質的憂慮和不安,認為(wei) 美國學生缺乏技能,難以在未來的全球化經濟競爭(zheng) 中取勝。全美範圍的教育局紛紛在中小學正式開設工程類課程,甚至連最小年齡的學生(學前班)也必須參與(yu) ,而這類課程過去都屬課外的機器人俱樂(le) 部或暑期課程的內(nei) 容,或是在大學階段才有。
支持人士認為(wei) 工程類課程可以強化中小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技巧,提高評判型思維和創造性,引導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就不懼怕智力型的風險與(yu) 挑戰。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的Christine Cunningham是小學工程課程設計指導,他率領的團隊設計的課程目前在全美50個(ge) 州的3000多所小學中推行實施。Christine 說:“常常聽到有人講小孩子沒法懂工程,但孩子們(men) 天生就是工程師。他們(men) 的天性就是發現和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應該教育他們(men) 朝此方向努力。”
美國前政府一上台就花費43.5億(yi) 美元在全國推出“朝著頂級競賽奔跑”(Race to the Top Competition)的計劃,為(wei) 中小學的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課程注資,這被稱為(wei) STEM計劃。同時美國國會(hui) 正在立法,在近百家像IBM和Lockheed Martin這樣的超大型企業(ye) 的讚助下,在全美從(cong) 學前班到12年級(高三)的中小學推廣工程類課程。
雖然這類課程是為(wei) 學前班和低年級孩子設計的,但同樣是按照工程工藝的正規程序編排的:有設計、建造、測試和評估4個(ge) 步驟。從(cong) 文章舉(ju) 例介紹的學前班和1年級的工程課的概念與(yu) 內(nei) 容看,其知識麵的深度和難度遠遠超出我們(men) 的想象。
美國作為(wei) 當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已經開始擔憂和強化它的中小學基礎教育,這恰好證明了我們(men) 華裔對孩子教育的專(zhuan) 注與(yu) 認知是對的。該讓我們(men) 的孩子們(men) 從(cong) 小就學會(hui) 競爭(zheng) ,並熱心投入到硬科學(自然科學)當中去!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