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高校人文學科相關專業申請數據分析

「就業(ye) 前景低迷」、「無用」一直是大家顧忌選擇人文學科的原因。 相比之下,象征更“實用”的“就業(ye) 香餑餑”——CS、商科的學生每年卻在不斷暴增。 不過近兩(liang) 年,特別是疫情下,不管是實體(ti) 經濟,還是互聯網行業(ye) ,都在經曆著一個(ge) 難以度過的寒冬,甚至有的已經在寒冬中一去不複返。裁員成了這段時期一個(ge) 熱議的話題,也是殘酷的現實。

看著曾經“薪薪向榮”的美國科技大廠、金融、汽車等行業(ye) 不斷曝出的驚人裁員數量,難免讓人不感歎一句: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hui) 打。

看著就業(ye) 市場的日新月異,家長們(men) 困惑也不禁湧上心頭:留學生究竟讀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才能走得更遠?到底未來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比較意外的是,「人文學科」最近開始在英、美大學裏被重新強調。人文學科貌似正重回曆史舞台。

01.加州伯克利:人文專(zhuan) 業(ye) 申請比去年增加100%+

過去十多年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人文學科的入學人數一直呈下降趨勢。 然而,UC Berkeley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年主修人文學科的學生人數正逐步回暖,且趨勢驚人。

英美高校「人文學科」重新崛起,矽穀寒潮帶給留學家庭什麽(me) 思考?

UC Berkeley通過3個(ge) 關(guan) 鍵的統計數據,表明了對人文學科感興(xing) 趣的學生人數正在大幅度回升: 申請UC Berkeley藝術與(yu) 人文學科的大一新生人數比五年前增加了43.2% ,比十年前增加了73% 與(yu) 去年相比,報考藝術和人文學科專(zhuan) 業(ye) 的大一新生人數增加了121% 。此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人文係,如:藝術實踐、比較文學、哲學、音樂(le) 、藝術史、電影和媒體(ti) 的申請人數創下了十年來的新高。

英美高校「人文學科」重新崛起,矽穀寒潮帶給留學家庭什麽(me) 思考?

這意味著,申請學生可能已經意識到,人文學科提供了培養(yang) 批判性分析、溝通和協作技能的絕佳機會(hui) ,而這些軟技能關(guan) 係著將來的工作場所需要的能力。

一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大一新生Matthew Row表示,在大學申請時,他選擇了政治學專(zhuan) 業(ye) ,目的是為(wei) 解決(jue)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職業(ye) 做準備。 但不久後,Matthew Row就把他的專(zhuan) 業(ye) 換成了人文係的哲學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他開始意識到,要處理這樣一個(ge) 多方麵的問題,需要 "超越政治和立法,以解決(jue) 人們(men) 在討論氣候變化時經曆的冷漠態度。" "在我看來,哲學提出了更多的基本問題,就其日常重要性而言,似乎超越了政治等全球性話題,"Row說。"這個(ge) 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yu) 人們(men) 如何難以理解環境危機的規模和嚴(yan) 重性有關(guan) ,以至於(yu) 他們(men) 經常在麵對環境危機的問題上漠不關(guan) 心。"

對此,UC Berkeley藝術與(yu) 人文學院院長兼《世界人文學科報告》主任 Sara Guyer也表示了同樣的想法,她說: “最近的全球事件(例如新冠疫情)促使學生將目光投向人文學科,因為(wei) 他們(men) 有興(xing) 趣應對全球挑戰。 有越來越多學生選擇藝術和人文學科這一點也不奇怪。人文研究和藝術創作的想象力、道德、創造性和分析性貢獻以及曆史觀察,對於(yu) 解決(jue) 緊迫問題至關(guan) 重要。 學生們(men) 也明白,他們(men) 需要多語言能力和熟悉全球視角,才能在瞬息萬(wan) 變的世界中前行。

英美高校「人文學科」重新崛起,矽穀寒潮帶給留學家庭什麽(me) 思考?

Sara Guyer

事實上,不止是UC Berkeley,美國其它大學也有類似“人文學科可能會(hui) 卷土重來”的跡象:

佐治亞(ya) 理工學院:有傳(chuan) 聞說學生對將人文學科納入STEM課程更感興(xing) 趣。這種興(xing) 趣可能不會(hui) 轉化為(wei) 更多的英語、曆史或哲學專(zhuan) 業(ye) ,但可能會(hui) 導致更多人選擇一係列人文學科。

去年亞(ya) 利桑那州立大學報告稱,從(cong) 2017年到2019年,文理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人文學科一年級和轉學生的總數有所增加,從(cong) 2017年秋季到2019年秋季在線人文學科的入學人數增加了17% 。

英美高校「人文學科」重新崛起,矽穀寒潮帶給留學家庭什麽(me) 思考?

此外,美國總統拜登也強調了人文學科的重要性,他在今年10月慶祝了國家藝術和人文月(National Arts and Humanities Month)後,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以促進藝術、人文、博物館和圖書(shu) 館服務,承認藝術和人文在社會(hui) 和全球經濟的各個(ge) 方麵發揮的重要作用。呼籲全球社會(hui) 各界關(guan) 注這些學科的活力。

不止是美國,在英國的大學裏,攻讀人文學科研究生學位的學生正在大量湧現。其中最受歡迎的學科是:英語、媒體(ti) 研究、新聞學、圖書(shu) 館學和信息管理以及曆史。 而今年才上任的英國牛津大學新校長,首先就強調了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02.牛津大學新任副校長:學生過早地去技能化

在英國,創意產(chan) 業(ye) (如:設計、音樂(le) 、戲劇、藝術、電影和創意寫(xie) 作)正推動著國家的經濟增長。 2013年~ 2030年間,創意產(chan) 業(ye) 可以創造多達900,000 個(ge) 新工作崗位,通過人文學科開發的技能組合,英國當地經濟平均增長11%。 難以被機器所取代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技能是許多行業(ye) 雇主最關(guan) 心的問題,而人文學科的學位,恰恰擁有著利用不同觀點和方法解決(jue) 當代社會(hui) 問題的能力。人文學科能教導學生接納自己以外的觀點,收集和分析信息,並利用同理心與(yu) 他人一起解決(jue) 複雜的問題。

所以牛津新副校長艾琳·特雷(Irene Tracey)在她的就職演說中表示,她將 "更進一步 "將人文科學納入牛津,因為(wei) 學生都 "過早 "地被剝奪了技能。

英美高校「人文學科」重新崛起,矽穀寒潮帶給留學家庭什麽(me) 思考?

圖片來源:BBC新聞

她強調:"在英國,我們(men) 過早地讓我們(men) 的孩子失去了技能,16歲時,他們(men) 在科學和人文上的能力差距,就已有巨大的鴻溝(文理分明)。 雖然我們(men) 身處在一個(ge) 越來越多的數據驅動的世界裏,所有學生都需要處理數據的能力,但同樣的,就算是致力於(yu) 科學的人,也不該早地放棄了人文科學。 我們(men) 也許有太多的人文學科學生可能會(hui) 被一張簡單的圖表弄糊塗,但同時,我們(men) 也有太多的科學家會(hui) 被華麗(li) 的修辭所迷惑,或者根本不知道決(jue) 策的曆史背景。

由此可見,牛津新校長想傳(chuan) 達給學生的信息是:世界不再是單一的“文科”或者“理工科”,而是一個(ge) 需要文理兼顧,並倡導“跨學科的時代”。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成為(wei) 既有廣泛知識、又有專(zhuan) 業(ye) 能力的“π型人才”,自然最好。

π的橫,代表寬廣的學科跨度,知識麵廣;

而π的一撇一捺,代表至少在2個(ge) 領域,有深刻的經曆和造詣,精通到可以做專(zhuan) 家。

對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在2018年的一份共識報告中也表明,將人文和藝術與(yu) STEM學科相結合,能“改善教育和職業(ye) 成果”。

分析指出,人文藝術與(yu) STEM的結合,能幫助學生加強:溝通、視覺空間推理能力、團隊合作和批判性思維技能;有助於(yu) 學生更投入地享受學習(xi) ;以及獲得更高的畢業(ye) 率和 GPA。 因此,人文學科不應被壓製,而應與(yu) STEM學科結合起來,以培養(yang) 整體(ti) 的、現代的教育體(ti) 驗、製定全球視角和批判性探究,以駕馭快速變化的世界。 教育除了傳(chuan) 遞知識和技能,更在於(yu) 對習(xi) 慣,價(jia) 值,思維的塑造。

身在這個(ge) 不確定的動蕩時代,要想走得更遠,我們(men) 應該學會(hui) 不斷加持自己的籌碼,不管是自身技能的提升,還是提高自己溝通、批判性思維、講故事的能力,都要齊頭並進或分階段培養(yang) ,而不是一昧的切割開來。

作為(wei) 家長,你是否會(hui) 支持孩子選擇人文學科呢?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大學的學期製/學季製/三學期製/早學期製/介紹

下一篇

2023年留學申請文書應該怎麽寫?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