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裏那些脫口而出的語法錯誤怎麽破

口語裏那些脫口而出的語法錯誤怎麽(me) 破

最近有幾位同學都在問口語語法練習(xi) 的時候要怎麽(me) 改,想說就寫(xie) 個(ge) 推文來總結下吧。

其實能想象到大家對自己口語裏的語法問題有多頭痛。有時候吧,感覺自己語法也還是行的,比如寫(xie) 作的時候一些比較基礎的語法問題還是可以避免的,像什麽(me) 第三人稱單數,句子句法不對等等;但是輪到開口的時候就感覺不受自己控製了。每次練習(xi) 完回聽聽到自己口語語法錯誤了,下次也還是繼續不受控製地犯(有時候甚至都沒意識到自己又說錯)

要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要清楚:語法能力在口語輸出和寫(xie) 作輸出裏是不同的我所說的不是語法規則不同,而是這個(ge) 能力的呈現方式是不同的寫(xie) 作的時候大多數人更容易意識到自己表達有錯,或者有意識地在某個(ge) 句子中去避免某個(ge) 特定的語法錯誤。

這個(ge) 主要是因為(wei) 寫(xie) 作更為(wei) “visual”,寫(xie) 的同時除了腦子裏在思考表達以外,眼睛也在跟著閱讀自己寫(xie) 出來的文字,所以相對更容易檢視出問題所在;另外寫(xie) 作時反應表達的速度要求也沒有口語輸出的反應速度要求高,在構造的時候其實是一點一點地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有時候甚至還可以刪除/修改,整體(ti) 能去思考的時間更長。

因此,如果你把口語語法當成寫(xie) 作語法來練習(xi) ,你會(hui) 發現基本沒有什麽(me) 效果。舉(ju) 個(ge) 簡單的例子:最基本的第三人稱單數。如果你回聽自己的錄音,發現自己說出 “the man think that” 這樣的句子怎麽(me) 辦呢?大部分人可能就是一拍大腿 “哎呀怎麽(me) 又忘了我下次會(hui) 記住的” 然後每次還繼續錯繼續拍大腿。為(wei) 什麽(me) 老是忘記了呢?這個(ge) 問題又要怎麽(me) 解決(jue) 呢?

首先,要了解口語中常見的語法錯誤有哪些。粗略歸類的話,可以分成兩(liang) 種:

基本形式的錯誤

影響句子理解的錯誤

基本的形式錯誤就是那些形式錯了,但是聽者對你內(nei) 容的整體(ti) 理解不會(hui) 偏差太多。比如常見的第三人稱單數就是這種,當你聽到 “The woman invite her roommates.”,你不會(hui) 說聽不懂這個(ge) 句子,就是動詞的形式聽著不是很舒服;又或者像 “I make decisions without ask my parents.”,你還是能夠聽懂,就是中間的形式不對,聽著怪怪的。

這種類型的錯誤,就有點像中文裏麵別人講 “兩(liang) 個(ge) 桌子”。另外一種就是會(hui) 影響句子意思的語法錯誤,這種錯誤通常和詞語用法/句式有關(guan) 係,錯起來會(hui) 讓個(ge) 別句子沒法被理解,甚至聽得人很困惑。

比如最近有位同學在一道口語題裏有這麽(me) 一句回答:"Because the ragworts growing there and the moth was eating them, so the moth had a lot to eat and they are pretty much the same."

口語裏那些脫口而出的語法錯誤怎麽(me) 破

前半部分的內(nei) 容摻雜著些語法錯誤,但整體(ti) 還是能夠理解:ragwort這種植物長在那片地方,然後蛾是吃這種植物的。隻是最後一句話讓人十分費解:所以蛾有很充足的食物,他們(men) 是差不多一樣的。在不聽原材料的情況下,這幾句話和前後文基本搭不到一起:就好像你能聽懂每一句話,但連在一起不知道這個(ge) 回答在講什麽(me) ,因為(wei) 前後邏輯沒法接。

如果去聽下原材料,就會(hui) 發現講的是蛾有充足食物所以他們(men) 的數量基本不變(the total number of moth in the field stayed pretty much the same)。而會(hui) 出現 “前後文不搭” 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wei) 語法和表達的錯誤直接影響了內(nei) 容意思。這樣的情況對分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這兩(liang) 種語法錯誤要怎麽(me) 去練和改呢?

1 對於(yu) 基本形式的錯誤,練習(xi) 方法很簡單但大部分都忽略的:開 口 重 複

(不要小看⬆️ 這個(ge) 過程)說實話,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你的腦子大部分時候肯定是在思考 “講什麽(me) 內(nei) 容” 和 “這個(ge) 內(nei) 容怎麽(me) 表達出來”,這個(ge) 時候基本上沒有精力再去分神思考語法形式。這個(ge) 時候如果你隻是告訴自己,我要記得加s,我要記得用對單複數,其實幫助不大,因為(wei) 到時候還是需要你的 “腦子” 去提醒你。

因此,應該把語法形式變成一個(ge) 自然反應,也就是你的肌肉反應,這個(ge) 過程就是需要不斷重複,重複到習(xi) 慣。舉(ju) 個(ge) 例子,比如 task 2 裏的聽力觀點句:The man agrees with the idea. 如果你總是說錯,就應該把 the man agrees with 這幾個(ge) 詞連續快速重複個(ge) 20 到 30 次,重複到嘴巴形成一種習(xi) 慣,習(xi) 慣到每次講 the man agree 的時候下意識就會(hui) 在 agree 後麵帶個(ge) s 的音。

這個(ge) 原理和練習(xi) 鋼琴 / 練習(xi) 運動 / 開車是類似的,有些動作重複多了身體(ti) 部分就會(hui) 有記憶,久而久之就不再需要腦子去思考,而是下意識去做。語法形式也該這樣練習(xi) 才有效。

2對於(yu) 影響句子理解的錯誤,練習(xi) 方法: 檢 - 學/改 - 反複和總結

這種類型和形式錯誤不太一樣。主要是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句子意思是被語法/表達錯誤影響了,所以在反複練習(xi) 之前,還需要一個(ge) 自檢/他檢和學習(xi) 積累的過程。舉(ju) 個(ge) 例子,比如 TPO 中,有道 task 2 講了這麽(me) 一段內(nei) 容:

這段的意思是:讓學生留下學生卡替代押金去借自行車是不實際的,因為(wei) 學校個(ge) 別地方還是需要卡才能進去,比如圖書(shu) 館和食堂。所以如果學生把卡拿去借自行車了,就進不去這些地方了。當中 “個(ge) 別地方還是需要卡才能進去” 這樣的內(nei) 容不乏看到同學這樣去複述:

“The libraries also need a card.”

“Certain buildings on campus need a card.”

口語裏那些脫口而出的語法錯誤怎麽(me) 破

 

口語裏那些脫口而出的語法錯誤怎麽(me) 破

而且即便讓這些同學去回聽這句話,也是覺得沒問題呀就是圖書(shu) 館需要卡呀,卻沒有意識到中英文中的語法/表達/用詞的差異;應該是學生需要卡進去圖書(shu) 館和食堂,而不是圖書(shu) 館或者食堂本身需要卡(他們(men) 就是個(ge) 客觀物體(ti) ,沒法需要什麽(me) ),所以得改成 The students will need their ID cards to enter those buildings 或者 The library or the dining hall will need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ID cards to get in.這類的問題,有時候如果沒 “自檢” 甚至 “他檢”,可能都還沒有到 “改” 的那一步

在明確了問題以後,最好就是積累起來,不斷地去反複句子培養(yang) 語感,另外下一次遇到類似的用法或者類似的錯誤,也可以放在一起加深記憶

最後,改正口語語法,甚至把它變成一種說話的習(xi) 慣和語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精力和時間的。但這種習(xi) 慣的語感一旦養(yang) 成,你發現“說對” 就是一件相對輕鬆的事情了。最後,一定要開口重複,持續重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大學錄取條件沒有變 你要證明自己的也沒有變

下一篇

初高中生10大文科寫作競賽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