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UCAS發布報告《本科招生的未來》。在報告中,UCAS明確表示,由於(yu) PS撰寫(xie) 難度大,部分中產(chan) 家庭出身的申請者通過尋求外界幫助的途徑完成撰寫(xie) ,對貧困家庭的申請者造成不公。
為(wei) 保障該部分學生權益,使大學獲取公平有效的關(guan) 鍵信息,UCAS決(jue) 定自2024年起,取消PS,由結構化問題答複作為(wei) 替代材料。
該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英本申請圈的熱議,但卻鮮少有人注意,除PS外,UCAS在報告中也列舉(ju) 了其他改革事宜,如推薦信結構化改革、新增入學水平報告、取消部分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等。
推薦信結構化改革
由於(yu) 推薦信的寫(xie) 作格式無固定模板,形式為(wei) 自由寫(xie) 作,這導致推薦老師在書(shu) 寫(xie) 推薦信時難以把握內(nei) 容重心。
部分推薦老師喜歡針對申請人進行描述,部分申請老師則喜歡書(shu) 寫(xie) 學校間的對比,然而這與(yu) UCAS設定推薦信的初心相悖。UCAS所期望的是在推薦信中看到申請人與(yu) 申請季中的整個(ge) 申請群體(ti) 作比較。
顯而易見,目前的推薦信較難實現這一目標。不僅(jin) 如此,多數推薦老師甚至與(yu) 申請者並不相熟,未能進行深入地了解,因此推薦老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轉圜於(yu) 推薦信中。
麵對目前難以進行橫向比對的推薦信,為(wei) 切實發揮推薦信的正向作用,UCAS決(jue) 定改革推薦信的寫(xie) 作形式。
自2024屆開始,推薦信由自由寫(xie) 作模式改為(wei) 結構化問題回答,推薦人需根據UCAS提供的三個(ge) 固定問題進行回答。
# 推薦信結構化問題:
- 您的學校/學院的一般聲明(必填);
- 任何可能影響申請人考試或其他評估的情有可原的情況(選填);
- 概述任何你覺得學校/學院應該了解的申請人的情況(選填)
通過設定目標問題,大學招生官將更加順利地獲得想要的申請人信息,而推薦老師也能夠在書(shu) 寫(xie) 過程中抓住重心,減少因過於(yu) 紛繁複雜的前期準備工作而花費的精力。
新增入學水平報告
此前,在英國大學招生公平審查中發現,申請者所獲取的最終成績與(yu) 預估成績相差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因此,UCAS正在建立Entry Grade Reports模塊,該模塊搭建完成後,申請者可在UCAS係統中查詢近5年內(nei) 相應學校的被錄取者的入學成績情況,以便讓申請者在擇校及選科過程中進行更加合理的自我預判。
取消部分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
早在去年11月份,劍橋大學考試中心就已宣布,自2024—2025學年起將不再組織部分學校的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
具體(ti) 取消的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有:醫學專(zhuan) 業(ye) 的BMAT (medicine)、工程專(zhuan) 業(ye) 的ENGAA (engineering)、自然科學專(zhuan) 業(ye) 的NSAA (natural sciences) 和數學專(zhuan) 業(ye) 的TMUA (mathematical skills) 。
BMAT考試將由其他方式代替
在宣布取消部分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的同時,彼時劍橋大學考試中心也聲明,申請者無需過分擔憂,後續將通過其他方式代替已取消的入學考試。
目前,UCAS也就此發布通知,原本將BMAT考試納入醫學院入學篩選條件的7所院校:布萊頓大學、薩塞克斯大學、帝國理工、蘭(lan) 卡斯特大學、倫(lun) 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利茲(zi) 大學、牛津大學及其他國家的醫療衛生學院將采用其他方式來代替BMAT。
以上即是UCAS近期針對英本申請材料的重要改革內(nei) 容,當然,申請者最為(wei) 關(guan) 注的還是PS調整為(wei) 了結構化陳述。
須知,此前的命題式文書(shu) 幫助了許多申請者在其中充分展示了個(ge) 人背景,作為(wei) 學術能力弱勢的補足。甚至部分大學分外強調PS的重要性,將PS作為(wei) 麵試的替代,以此衡量申請者是否符合入學條件。
但為(wei) 保證大學能夠獲取到公平有效的關(guan) 鍵信息,自2024年起,PS將由以下6個(ge) 結構化問題呈現:
#1 結構化陳述:
- 申請動機(Motivation for the course)
- 申請準備情況(Preparedness for the course)
- 通過其他經曆所做的準備(Preparation through other experiences)
- 任何情有可原的情況(Extenuating circumstances)
- 對學習的準備程度(Preparedness for study)
- 喜歡的學習方式(Preferred learning style)
實際上,調整為(wei) 結構化陳述後,PS的整體(ti) 形式將更加美化,但與(yu) 美國不同的是,英國的PS不論從(cong) 內(nei) 容亦或是偏好上,重心都仍將在學術方麵。
且仔細分析調整變化可知,結構化陳述與(yu) PS在內(nei) 容上並無本質變化,而在改革的初始,為(wei) 順利銜接進新政策,大學也需要適應的時間,不會(hui) 在喜好與(yu) 偏重上做出太大更改變化。
因此,申請者隻需按部就班地根據個(ge) 人規劃考取出色的學科成績,同時更加重視學科競賽、學術研究等項目。因為(wei) PS改革後,大學招生官將更加集中、直觀地了解申請者的學術背景和實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