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本科轉學是一個(ge) 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頂尖名校的轉學錄取率甚至超過直申錄取率。沒有拿到夢校的offer、專(zhuan) 業(ye) 不適合自己、地理位置偏僻、教學資源有限、無法適應學校的環境等等,都是很多學生轉學的理由。
轉眼又到了美國大學接受秋季轉學申請的“黃金時間”,有需要進行美國大學轉學申請的同學們(men) 可以準備起來啦!
一、什麽(me) 是美本轉學
和中國本科不同,美國本科申請並不是“一錘定音”。在美國轉學其實是一個(ge) 非常普遍的現象。
美國大學以“學分”來衡量學生的學習(xi) 程度,隻要學生按照學校的規定修滿學分即可以畢業(ye) ,這種衡量方式是比較開放的,即便是校與(yu) 校之間的轉換,或者是專(zhuan) 業(ye) 與(yu) 專(zhuan) 業(ye) 之間的轉換都比較靈活。美國大學按照已修學分來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一般本科需要修滿120-130個(ge) 學分,30分以下相當於(yu) 大一。
取得兩(liang) 年製的準學士學位,須修讀完60-64個(ge) 學分
取得四年製的學位,需要修讀完120-128個(ge) 學分
因此,美國大學有一種轉學製度,即美國大學本科轉學,主要是指已經在本國大學就讀的學生可以通過已修學分申請轉到美國其他大學的本科學習(xi) ,在轉入的學校修完本科課程並拿到美國大學的本科畢業(ye) 證和學位證。
二、如何界定轉學生資格
美國各所大學對於(yu) 轉學生身份的認定政策各有不同。
有些學校,隻要在高中畢業(ye) 後選修一門兩(liang) 年或四年的大學課程,就足以使你成為(wei) 轉學申請人。而其他學校,則需要在轉學之前獲得24-30個(ge) 學分,才有資格申請轉學。
以下是美國綜合排名Top 50學校對於(yu) 轉學生資格的界定標準:
三、適合轉學的學生
高中標化成績不盡人意、GPA低、規劃較晚,導致影響錄取結果的學生
很多學生在高中時期,因為(wei) 不知道提前規劃的重要性,9~10年級還處於(yu) 對學習(xi) 的迷茫狀態,等到11年級才開始努力,但這時的GPA已經被拉低,導致想要申請的夢校無法進入。
還有一些學生,留學決(jue) 定做的晚,高二才打算出國留學,但此時申請季快要到了,準備申請材料的時間已經不夠了,加上高中參加的活動少,導致無法申請夢校。
與(yu) 夢校擦肩而過的學生
早早就確定好目標院校,並做足準備,但在申請時遺憾落榜,隻能先去其他學校就讀一年做過渡並還想繼續衝(chong) 刺夢校的學生,希望通過轉學去到目標院校。
好學校但專(zhuan) 業(ye) 冷門的學生
每年申請季,會(hui) 有一部分同學為(wei) 了去到綜合排名較高的大學,而選擇申請比較冷門的專(zhuan) 業(ye) ,到了美國大學再轉熱門專(zhuan) 業(ye) 。雖然這類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如果選擇這種做法的學生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轉專(zhuan) 業(ye) 的跨度很大,如果沒有提前規劃好,很可能轉專(zhuan) 業(ye) 失敗!
與(yu) 學校文化或氛圍格格不入的學生
在申請大學時,對美國大學並不了解,入學後發現學校不適合自己。入學後才確定自己熱愛的專(zhuan) 業(ye) 和未來發展方向,但發現學校並沒有更好、更專(zhuan) 業(ye) 的課程,想轉去該領域實力更強的大學。
四、美本轉學方式
按照申請時間,常見的美本轉學有秋季學期轉學和春季學期轉學兩(liang) 種,大部分的美國大學都設置有秋季學期的轉學申請輪次,且錄取名額相對較多;而春季學期轉學申請往往名額較少,設立的學校也少的多。
按照轉學時間,一般分為(wei) 大一轉和大二轉。
大一轉學
大一轉學一般適合高中成績很優(you) 秀的學生,大一轉學,申請時隻有一個(ge) 學期的大學成績,這時招生官會(hui) 更看重學生高中時的GPA,以及在高中時的表現和背景活動。
大一轉學的優(you) 勢:更好地融入新學校、不會(hui) 延遲畢業(ye) 、不用再準備標化、可進行二次轉學、部分頂尖名校偏愛大一轉學的學生、個(ge) 別學院隻接受大一轉學的學生。
大二轉學
如果高中GPA不太理想, 建議大二轉學。因為(wei) 大二轉學招生官更看重的是大學期間的GPA。大二轉學,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hui) 在大學期間提升GPA、刷標化分數、補充學術背景活動, 提升學術能力。
大二轉學的優(you) 勢:有更多時間提升GPA,補充學術背景、個(ge) 別學校偏愛大二轉學的學生。
按照轉學類型,一般分為(wei) 三類:美本轉美本、社區大學轉四年製美本、陸本轉美本。
美本之間轉學
美本之間互轉是比較常見的轉學方式。一些同學進入大學之後,專(zhuan) 業(ye) 或學術興(xing) 趣方向發生轉變;或者目前所在的學校不是自己的夢校,想要轉學,都是很正常的。通常美本之間轉學的錄取率要比國內(nei) 轉學高,可轉換的學分也會(hui) 更多。
社區大學轉四年製美本
從(cong) 社區大學轉到四年製美本也是比較常見的轉學路徑。以加州大學為(wei) 例,學校大部分轉學生來自社區大學。
社區大學的優(you) 勢在於(yu) :學費較低,更容易轉入本州大學。比如,加州社區大學的學生很容易轉入UC係大學,並且錄取率通常高於(yu) UC係新生錄取率,甚至還會(hui) 高於(yu) UC係分校之間互轉的錄取率。
陸本轉美本
美本也接受國內(nei) 本科的轉學申請,通常需要申請人提供SAT/托福成績、WES認證。
要注意一個(ge) 點,學分轉換上可能會(hui) 有一定損失,比如從(cong) 陸本大二轉學,去到美國那邊有可能還是要重讀大二,因為(wei) 中西方的課程差異,一些理論課程無法轉換的。但一般來說,一些基礎課程,比如數學,基本都能轉換。因此學生在讀期間可以多修一些數學課程,提早規劃,降低風險。其他方麵基本和四年製美本互轉類似。
五、美本轉學要求
在申請美國轉學時,美國院校主要考察幾個(ge) 方麵的背景:大學成績(可能會(hui) 要求高中成績),國際生需要提交語言成績,今年大部分學校對於(yu) SAT/ACT是可以不用提交的;另外不同的專(zhuan) 業(ye) 可能會(hui) 有額外的要求,比如先修課、作品集、麵試等。
美國轉學的申請截止日期從(cong) 前一年的11月到入學當年的3、4月份都有,不過與(yu) 申請本科和研究生不同的是,轉學的截止日期大部分是在3月份截止。所以對於(yu) 今年想要轉學到美國院校的,時間完全是來得及的。
六、學分如何轉換
許多轉學生會(hui) 擔心獲得的大學學分是否會(hui) 轉移到新的大學。一般來說,同州的公立學校之間轉移學分是最簡單的。這些學校通常保持銜接協議,以促進大學學分轉移,甚至可以保證符合特定要求的學生入學。
例如,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與(yu) 幾個(ge) 州內(nei) 合作機構簽訂了轉學協議。同樣,加州的公立學院和大學運營著一個(ge) 名為(wei) ASSIST的網站,幫助學生了解在一所州立大學獲得的學分如何轉移到另一所州立學校。
此外,轉學後專(zhuan) 業(ye) 相同或相近,可轉的學分也會(hui) 多些。
不同學製的大學學分轉換的常見公式如下:
Quarter學分/1.5=Semester學分
Semester學分*1.5= Quarter學分
七、美本轉學注意事項
(一)前期規劃及申請信息整理
規劃的重要性不再贅述,美國大學的數量以及相關(guan) 排名非常多,申請材料更是每個(ge) 學校的要求都不一樣,有些材料需要提前準備,有些材料需要到某個(ge) 時間節點才能提供。要注意留意轉學截止日期。
(二)針對性背景提升
在轉學中,活動背景很重要,甚至可以彌補標化成績的不足。轉學申請的課外活動應該更加聚焦深入,更偏學術一些。畢竟你現在做的是本科轉學的申請,招生官隻會(hui) 對你的大學生活更感興(xing) 趣。
建議學生在轉學的學年裏做3個(ge) 以上的課外活動,其中最好有2個(ge) 是和主要申請的方向相關(guan) 。
此外,能有實習(xi) 經曆或科研經曆,體(ti) 現在大學階段充分利用資源,提高專(zhuan) 業(ye) 水平也是非常不錯的。
(三)選校/選專(zhuan) 業(ye) 規劃
選校、選專(zhuan) 業(ye) 是讓許多學生頭大的事情,學校的地理位置、專(zhuan) 業(ye) 的選擇、申請要求的區別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保分衝(chong) 刺階段
部分的學校轉學申請不需要提供SAT的成績,但提供不錯的SAT成績可以幫你在申請時加分。尤其是在申請Top20,甚至Top10的學校時,高標化無疑是加分項。
托福、GRE、GMAT是必需的,但是有的同學成績不理想,所以在申請截止日期截止之前,抓緊機會(hui) 再拚一把,衝(chong) 刺達到理想的申請分數。好的分數可以幫助你申請到更好的院校,提升拿到獎學金的機率。
(五)文書(shu)
文書(shu) 是轉學申請中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元素。轉學的文書(shu) 可以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第一是CA主文書(shu) ,第二是Why Transfer,第三是學校附加文書(shu) 。
其中難度最大的是Why Transfer和附加文書(shu) 裏的Why School,寫(xie) 作過程中需要闡述轉學的理由和對新學校的了解,以及詳細說明為(wei) 什麽(me) 離開原學校,又為(wei) 什麽(me) 選擇新學校。大家應該盡早確定最終的目標學校,以便提早開始文書(shu) 寫(xie) 作。
(六)推薦信
轉學的推薦信與(yu) 新生申請推薦信是有區別的,會(hui) 更加複雜,一般需要2-3封。轉學的推薦信一般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學術推薦信、個(ge) 人推薦信、職業(ye) 推薦信,所對應的推薦人人選分別是學校老師、同學朋友和校外的工作人員,其中大學任課老師的推薦信一般更重要一點。
通過閱讀推薦信,招生官能夠清楚了解到麵前的這位申請生在課堂中表現如何,在小組學習(xi) 中表現如何,以及學術潛力如何。
(七)麵試
許多學校會(hui) 有麵試環節,這對許多同學來說可能是最忐忑的時候。麵試官會(hui) 提出哪些問題?萬(wan) 一我聽不懂怎麽(me) 辦?萬(wan) 一我緊張到說不出話怎麽(me) 辦?這一環節建議同學提前演練,想好回答,多試幾次,在熟練後就不會(hui) 那麽(me) 緊張了。
(八)及時提交材料
根據不同學校的要求提交網申資料,線下郵寄各個(ge) 學校所需材料,並及時和學校溝通確認。
在表格填寫(xie) 以及上傳(chuan) 時,一定要認真仔細地檢查,不要因為(wei) 粗心大意而後悔莫及。
提交申請的流程看似簡單,可是常常出現各種小問題讓你煩惱不已。一定要提前預留時間防止意外,遇到無法解決(jue) 的問題,可以求助學校的老師或者信任的導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