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1. 牛劍申請常識
2. 錄取要求達到什麽(me) 成績?
3. 曆年錄取數據如何?
4. 影響錄取的因素都有哪些?
5. 如何規劃才能拿到牛劍offer?
01
牛劍申請常識
1
牛津劍橋二選一
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不能同時申請,隻能二選一。
2
通過UCAS係統申請
所有申請者都要通過英國大學錄取服務係統(UCAS)提交申請。UCAS的全稱是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即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
每位申請者可以提交5個(ge) 專(zhuan) 業(ye) 誌願。
盡管牛津劍橋不能同時申請,但可以申請同一所大學的多個(ge) 專(zhuan) 業(ye) 。(通常不推薦這麽(me) 做)
3
申請截止日期
每年10月15日截止。
4
申請大致流程
10月15日
牛津劍橋UCAS係統申請截止
10月底或11月上旬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入學考試
11月下旬-12月上旬
牛津劍橋發放麵試邀請
12月中旬
牛津、劍橋麵試
次年
1月中旬
發放錄取通知
次年
8月31日
達到條件錄取要求的截止日期
次年10月
開學
02
牛劍數學類專(zhuan) 業(ye) 錄取成績要求
下表就牛劍工程類專(zhuan) 業(ye) 的幾項關(guan) 鍵錄取成績要求進行對比。
項目 | 牛津數學 | 劍橋數學 |
語言成績 | 雅思7.0
(分項最低6.5) 托福100 (聽22說25讀24寫(xie) 24) 劍橋CAE/CPE 185分 (分項最低176) GCSE英語6分 O-Level等級B IB SL英語5分 |
雅思7.5
(分項最低7.0) 托福110 (分項最低25) 劍橋英語C2 Proficiency 200分 (分項最低185) |
A Level成績 | A*A*A
(數學A*、高數A*) |
A*A*A
(數學A*、高數A*) |
IB成績 | 39
(766,HL數學) |
40-42
(776,HL數學) |
SAT/AP成績 | 以條件錄取中的要求為(wei) 準 | 以條件錄取中的要求為(wei) 準 |
高考成績 | 不接受 | 通常全省前1‰ |
入學考試 | MAT
(2020年11月4日) |
STEP
(2021年6月) |
麵試 | 有 | 有 |
04
影響數學類專(zhuan) 業(ye) 錄取的關(guan) 鍵因素
影響牛劍錄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申請者不可控的,比如:政治影響、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價(jia) 值觀差異、高精尖涉密技術領域等,少部分專(zhuan) 業(ye) 不招收中國籍學生。
除開上述因素,多數專(zhuan) 業(ye) 在錄取時考量的關(guan) 鍵因素包括:中學階段成績、推薦信、個(ge) 人陳述、麵試表現、專(zhuan) 業(ye) 筆試、競賽活動等。
1
中學階段成績
不管是牛津還是劍橋,都很看重學生的GCSE成績。尤其是2020年英國本土A Level改革全麵完成,A Level取消AS考試,學生在申請的時候基本上隻有學校給的A Level預估成績,預估成績的可信度自然不及GCSE成績證書(shu) 。
此外,牛津大學看重GCSE成績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牛津長期以來對學生的跟蹤都表明:GCSE成績與(yu) 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表現呈正相關(guan) 。尤其自2019年牛津實施PAT成績麵試篩選機製改革之後,GCSE成績在R-Score中占一定的權重,GCSE成績優(you) 秀的學生更容易獲得麵試機會(hui) 。
對於(yu) 國際學生而言則是IGCSE成績+AS成績+A Level預估成績是最佳組合。實在沒有IGCSE成績,最好能取得幾門AS成績或AP成績,來證明中學階段常規課程的學術水平。
如果上述成績都沒有,在申請中必然會(hui) 處於(yu) 非常不利的位置。
2
推薦信
西方國家非常注重誠信,招生官非常看重推薦信的真實性,所以推薦信一定要找了解自己的老師或主任寫(xie) 。如果校長能通過向各科任課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xi) 情況後寫(xie) 推薦信則更好。
部分學生聽信一些機構的建議,找大咖、很牛的教授為(wei) 自己背書(shu) 、寫(xie) 推薦信,或者幹脆讓機構代勞。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wei) 這些人並不是特別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曆和學習(xi) 情況,隻能聽學生本人描述再加上他們(men) 的美化,這些非但不能加分,反而會(hui) 導致減分、甚至出局。
3
個(ge) 人陳述(PS)
個(ge) 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PS)最能體(ti) 現出學生學習(xi) 特定學科或專(zhuan) 業(ye) 的意願。通常PS中要闡述為(wei) 什麽(me) 想在大學學習(xi) 該專(zhuan) 業(ye) ,展現出學生對學習(xi) 該專(zhuan) 業(ye) 的積極性、表達在該領域的興(xing) 趣、列出自己曾為(wei) 此做過哪些努力。同樣,PS中的描述一定是學生本人的親(qin) 身經曆和真實想法。
此外,麵試過程中學生可能會(hui) 被問到PS的內(nei) 容。如果PS是別人代寫(xie) 、或者為(wei) 了豐(feng) 富經曆而杜撰了某些內(nei) 容,一旦在麵試中被問及而卡殼,那基本就與(yu) 牛劍無緣了。
4
專(zhuan) 業(ye) 筆試
每年10月底、11月初牛津劍橋部分專(zhuan) 業(ye) 會(hui) 組織統一的入學筆試。其本質是對當年所有申請者進行一次學術水平的大排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牛津MAT數學考試
申請牛津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都必須參加MAT考試。MAT考試成績不僅(jin) 僅(jin) 是發放麵試邀請的重要依據,同樣也是發放條件錄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劍橋STEP數學考試
劍橋數學專(zhuan) 業(ye) 在麵試前不安排統一的筆試,但部分學院數學專(zhuan) 業(ye) 會(hui) 在麵試期間安排筆試。需要注意的是:劍橋官方沒有要求申請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在AS年級取得任何一門STEP成績。但所有拿到劍橋數學專(zhuan) 業(ye) 條件錄取的學生都會(hui) 被要求參加2021年6月的STEP考試,且通常會(hui) 要求兩(liang) 門或三門STEP同時取得等級1以上的成績。
對於(yu) 很多沒有8門以上IGCSE A*成績的國內(nei) 學生而言,在AS年級(或高二)的6月份提前參加STEP考試、並取得不錯的成績毫無疑問能證明其學術能力、增加競爭(zheng) 力。
5
麵試表現
麵試考查方式方法很多,不同專(zhuan) 業(ye) 的麵試側(ce) 重點不盡相同。不同麵試官的個(ge) 性、挑選學生的傾(qing) 向也千差萬(wan) 別。盡管牛津劍橋都有專(zhuan) 門的麵試評價(jia) 量表,但麵試官的主觀意見很難通過量表進行統一。
對於(yu) 申請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來說,麵試主要就是解題。通常數學專(zhuan) 業(ye) 的麵試題都很有挑戰性,多數都是開放性的,難度遠大於(yu) STEP,但也不一定就是競賽題型。通常麵試題沒有固定的解題套路,主要就是為(wei) 了考查學生的臨(lin) 場反應、思維敏捷程度等。
簡單說來,麵試官需要通過學生現場答題的表現來判斷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ang) 、思維水平、思維方式以及溝通能力等。
想要獲得麵試官的青睞,需要與(yu) 教授在一個(ge) 頻道進行溝通和交流,以證明自己的可塑性很強、具備完成學業(ye) 的實力。
6
競賽活動
數學競賽在世界各國都廣泛展開,比如英國數學奧賽BMO、美國數學競賽AMC,這些都是含金量高、國際學校學生參加較多的係列數學競賽。
盡管牛劍官網上並未大力推薦這些競賽,隻是鼓勵學生參與(yu) ,但實際上數學競賽成績突出的學生與(yu) 其在大學中的學業(ye) 表現同樣呈正相關(guan) 。尤其是對於(yu) 沒有IGCSE、完整的A Level、AP成績的情況下,數學競賽獎項將成為(wei) 一項重要的學術水平證明。
05
如何規劃才能拿到牛劍offer?
1
何時開始規劃?
近幾年牛津、劍橋熱門專(zhuan) 業(ye) 的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錄取率急劇下滑,想進牛劍就必須提早準備——越早準備越好!
2
要做哪些方麵的規劃?
語言+學科+競賽+筆試+PS+麵試+活動一樣都不能少!
下表列出了在申請牛劍之前需要準備的項目和達到的成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逐項突破。
事項 | 相關建議 | 深度解讀和係列課程【鏈接】 |
英語語言 | 參加麵試前達到雅思7.0以上水平,口語單項7.0以上 | — |
學科課程 | 8門GCSE或IGCSE課程A*(如果有)
預估數學、物理A*(必須) 或同等數學、物理成績 |
A Level【培優(you) 課程】
AP【培優(you) 課程】 |
推薦信 | 找熟悉的老師、主任、校長寫(xie) 1封 | — |
個(ge) 人陳述 | 2個(ge) 月時間,修改6-8稿,找2位以上老師幫審 | PS【指導課程】 |
數學競賽 | 英國當地學生
SMC晉級袋鼠輪或BMO1 中國、美國、加拿大學生 AMC 10/12晉級AIME |
BMO競賽解讀
SMC/BMO【衝(chong) 獎課程】 AMC競賽解讀 AMC 8/10/12【衝(chong) 獎課程】 |
專(zhuan) 業(ye) 筆試 | MAT 85+
STEP S/1/1 |
MAT數學考試解讀
MAT【備考課程】 STEP考試解讀 STEP【備考課程】 |
麵試準備 | 至少提前3個(ge) 月開始準備,全英文交流、討論問題無障礙 | 牛劍麵試輔導【數學思維】
牛劍麵試輔導【學科素養(yang) 】 牛劍麵試輔導【模擬麵試】 |
課外閱讀 | 精讀2本、泛讀10本以上官方推薦讀物 | 見下文 |
項目研究 | 可嚐試EPQ、IPQ或其他與(yu) 數學相關(guan) 的短期研究項目,通過做出數十頁的論文達到訓練基本學術研究素養(yang) 的目的即可 | — |
牛劍夏校 | 以親(qin) 身體(ti) 驗、開拓視野為(wei) 主 | 牛劍【夏校課程】 |
3
學科課程規劃建議
數學類專(zhuan) 業(ye) 對數學的要求非常高,除了必須的數學課程,通常學生都會(hui) 選修A Level高數(進階數學)或AP微積分BC、統計等課程。
其他的理科課程可以選物理、化學、生物,選擇劍橋大學數學與(yu) 物理方向的學生將來可以往自然科學專(zhuan) 業(ye) 發展。
4
MAT和STEP考試備考建議
牛津MAT | 劍橋STEP |
1. 考試範圍相對比較窄,基本都是純數範圍的知識,但是所有知識點都需要全麵覆蓋,以防止因出現冷門考點或未考過的考點而丟分。
2. 在大題水平提升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重點訓練選擇題,提高選擇題的正確率。不要小看選擇題或者覺得選擇題容易拿分。MAT裏送分的選擇題是為(wei) 了不讓考生分數太難看、平均分太低而出的,但這不意味著選擇題容易拿滿分。錯兩(liang) 、三個(ge) 選擇題就相當於(yu) 比別人少答一道大題。在實力差不多的考生中,拉開差距的不是大題反而是選擇題。一言以蔽之,“得選擇題者得天下”。 3. 每道大題的出題套路都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偶爾有一點小變化,但是不會(hui) 太大。針對這個(ge) 特點,分專(zhuan) 題訓練各個(ge) 大題涉及的知識點、熟悉出題套路和解題技巧,用不了太長時間就可以提升大題的得分率。基本上每題15分拿到12分左右是多數數學A*的學生在訓練後能達到的水平。所以,訓練到一定程度,大題提升空間就非常有限且很難拉開差距了,因此第2條要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4. 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的申請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單獨訓練最後兩(liang) 道大題,其中最後一道大題出題套路變化無常,但多與(yu) 計算機基本算法相關(guan) ,所以要額外花一些時間積累一些算法知識。 5. 試卷題目基本是按先易後難的順序安排的,所以順序做答即可。模考練習(xi) 時也按照順序做答的方式進行,以保證正式考試和模考時的“手感”相差不大,確保正式考試的平穩發揮。 6. 相比STEP糾結大題的完整做答,MAT的大題最後一小問不會(hui) 可以做適當的放棄處理,因為(wei) MAT的最後一小題很少占分一半以上,放棄可能也就丟(diu) 3到5分。放棄這個(ge) 小分,如果能在選擇題上檢查出一道錯題或正確求解一道選擇題,也是值得的。 |
1. 備考階段主攻純數,另加力學或統計(選更為(wei) 擅長的模塊)之一進行訓練,以避免因為(wei) 純數難題較多導致無法答滿6道大題。
2. STEP鼓勵完整做答,但多數情況下推導、分析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很有必要訓練並掌握簡潔、明了但書(shu) 寫(xie) 規範的答題方式。 3. 完整做答才能得高分,因為(wei) 一般每題最後一小問的分值非常高(占一半左右),所以平時練習(xi) 時務求完整解答,否則總分高不到哪兒(er) 去。 4. 多數學生要在備考STEP的同時學習(xi) 高數,兩(liang) 者是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 5. 備考周期較長,前麵學過的專(zhuan) 題和知識容易遺忘,因此在5月份的時候要安排時間合理複習(xi) 。 6. STEP考試在6月份舉(ju) 行,基本和A-Level大考時間重疊,要特別合理的安排大考期間的複習(xi) 計劃和STEP模考節奏。 7. 複習(xi) 的時候不要平均分配時間在每個(ge) 專(zhuan) 題上,而是要挑出自己比較擅長、容易拿分的專(zhuan) 題多分配一些複習(xi) 和練習(xi) 時間,而比較冷門、不太擅長的考點做適當的複習(xi) 即可,不必分配太多時間。 8. 正式考試的時候雖然可以做答6道題以上並將得分最高的6題計入總分,但還是不建議做到一半左右就放棄,一來浪費時間,二來很難拿到高分。 9. 試卷題目順序與(yu) 難度無關(guan) ,前幾題不一定是容易題,反而對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ge) 坑,等花了不少時間做完第一道題的一半才發現繼續做下去沒什麽(me) 思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種事情經常出現。所以拿到試卷不要著急做題,而是要先挑出自己最擅長、最有把握的題,按自己有把握拿分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做答,即不一定非要按題號順序答題。 10. 與(yu) 前一條要點一樣,不一定要做完純數再做力學或統計,往往力學或統計題會(hui) 因為(wei) 自己比較擅長而比純數題更容易拿到20分滿分。 |
5
數學競賽規劃建議
各個(ge) 國家或國際級別的競賽比較多,下表隻列出含金量相對較高、且是在相應的國家能參加的競賽。
學科競賽 | 學生在中國 | 學生在英國 | 學生在美加 |
英國數學奧賽
BMO |
無法參加 | √ | 無法參加 |
美國數學競賽
AMC |
√ | 無需參加 | √ |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參加的競賽並非越多越好。有些競賽含金量並不高,即便拿到證書(shu) 也沒有任何加分效果,反而可能會(hui) 因為(wei) 參加競賽太多導致精力分散而影響學科課程的學習(xi) ,或擠占相關(guan) 課外活動的時間。
選擇兩(liang) 到三項競賽並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準備,目的是為(wei) 了提高數學學習(xi) 興(xing) 趣,挑戰更高難度的學習(xi) 內(nei) 容、拓展數學學科方麵的視野。這對備考MAT或STEP考試、提升麵試表現都有很大的幫助。
6
有哪些推薦的課外讀物?
下表列出部分劍橋官方推薦的數學專(zhuan) 業(ye) 讀物。
書(shu) 目很多,學生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閱讀所有推薦讀物。優(you) 易國際教育的導師會(hui) 根據學員的個(ge) 性特點和興(xing) 趣愛好推薦合適的精讀和泛讀讀物。
曆史和通識類 | ||
![]() |
Makers of Mathematics S. Hollingdale (Penguin, 1989) | 網頁版 |
![]() |
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 R. Kanigel (Abacus, 1992) | 有
|
![]() |
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G.H. Hardy (CUP, 1992) | 有
|
![]() |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R.P. Feynman (Arrow Books, 1992) | 有
|
![]() |
How to Think like a Mathematician Kevin Houston (CUP, 2009) | 有
|
![]() |
Mathema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imothy Gowers (CUP, 2002) | 有
|
![]() |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Terence Tao (OUP, 2006) | 有
|
![]() |
What is Mathematics? R. Courant & H. Robbins (OUP, 1996) | 有
|
休閑消遣類 | ||
![]() |
Game, Set and Math. I. Stewart (Penguin, 1997) | 有
|
![]() |
To Infinity and Beyond Eli Maor (Princeton, 1991) | 有
|
![]() |
A Mathematical Mosaic Ravi Vakil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7) | 網頁版 |
課本教材類 | ||
![]() |
Advanced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S.T.C. Siklos (1996 and 2003) | 有
|
![]() |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Pure Mathematics Martin Liebeck (Chapman& Hall/CRC Mathematics) | 有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