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十一國際部,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學校的硬件:“白盒子”(演出專(zhuan) 用化妝間)、大圓頂廣場、開放式自習(xi) 室、電影放映廳、遊泳館和滿足各種飲食需求的食堂等。這些高大上的硬件為(wei) 學生的學習(xi) 提供了條件。畢業(ye) 的學生告訴我,十一的硬件甚至比她就讀的大學還要好。
再好的校園設施也需要和學生匹配,什麽(me) 樣的學生適合十一國際部?聽聽十一國際部筆麵試班L老師的觀點。
從(cong) 近幾年的題目看,十一的麵試提問非常注重學生的自我表達和個(ge) 性發展,外教善用追問來全麵了解學生。
比如,孩子在自我介紹中提到自己愛好閱讀,那麽(me) 接下來麵試時,麵試官會(hui) 問最喜歡的一本書(shu) ,或者問最喜歡的作者是誰,學生回答時,還需要論述原因。
如果同學們(men) 在簡曆中提到了機器人活動,例如曾經參加了FRC機器人比賽,那麽(me) 麵試官就會(hui) 問,在這個(ge) 活動中遇到了什麽(me) 困難,以及你是如何克服困難,有何種收獲等問題。
如果同學們(men) 提到了很小便學習(xi) 英語,那麽(me) 麵試官會(hui) 問,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早學習(xi) 英文或英文學習(xi) 的心得。
因此,同學們(men) 在準備麵試時,更應該將麵試看作是一次增進彼此了解的對話機會(hui) ,而不是“考試”。不少同學會(hui) 把簡曆的內(nei) 容一字不落的機械性背誦,這樣反而會(hui) 影響麵試的發揮。
能否準備好一場麵試,取決(jue) 於(yu) 你如何回複麵試官的問題,才能讓麵試官對你的經曆感興(xing) 趣,在簡曆的基礎上,了解更多有關(guan) 你的故事。
十一國際部每屆招收230名學生,中外教團隊共110餘(yu) 人。學生人數多,教師規模龐大塑造了學校追求平等、多元的校園文化。這也意味著每位同學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
在筆麵試中,學生需要將自己的優(you) 勢充分表現出來。學習(xi) 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多提及自己的學習(xi) 經曆,例如如何克服學習(xi) 上遇到的困難。英語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展示自己學習(xi) 英語的興(xing) 趣。有個(ge) 性或特點突出的同學可以多講述自己的課外活動經曆,例如課外活動如何塑造了自己的品質或性格。
麵試中的交叉式提問也向學生傳(chuan) 遞了“主動溝通”的聲音。如果麵試時,學生都不能和麵試官正常交流,如何能保證入學後的溝通能順暢呢?
一位高一學生告訴我,當他選課遇到問題時,他會(hui) 主動找項目協調員溝通。老師會(hui) 盡力和他協商解決(jue) 方案;倘若無法解決(jue) ,老師也會(hui) 給出其他的建議。這個(ge) 過程讓他意識到溝通是在十一國際部成長的關(guan) 鍵。
除了個(ge) 人陳述的問題外,麵試官也會(hui) 問到其他問題,如常見的“為(wei) 什麽(me) 選擇十一國際部?”、“為(wei) 什麽(me) 十一國際部要選擇你?”、“為(wei) 什麽(me) 決(jue) 定出國?”等。麵試官想通過這些問題判斷學生是否和國際部的辦學理念一致。
在十一國際部,學生的選擇很重要,學校想通過豐(feng) 富的選擇激發學生的內(nei) 動力。選擇的前期一定是同學們(men) 對學校有所了解。這樣學生才能在選擇中進步和成長。
在學校的角度,麵試官也希望看到同學們(men) 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並展示自己的特長。一般情況下,選擇國際教育是孩子和家長和諧探討下的決(jue) 定,而非一意孤行。麵試官們(men) 根據這些問題可以了解同學們(men) 是否適合十一這個(ge) 注重個(ge) 性、自治的校園。所以在十一麵試中,“如何用兩(liang) 個(ge) 詞形容你自己?”、“哪個(ge) 藝術作品能代表你?”、“你最近讀了什麽(me) 書(shu) ?”、“你不擅長什麽(me) 科目?”等“常規”題目,是麵試中的常客。
在賓大學姐眼中,十一國際部讓她在選擇中成長,在選擇中發現自我。無論是校內(nei) 的選課還是課外活動,她都需要做自己的選擇。成功的活動經曆能堅定她的選擇。
國際部為(wei) A-Level項目學生開設21門課程、為(wei) AP項目學生開設36門課程、為(wei) IB項目學生開設18門課程。豐(feng) 富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在選課時有很大自由度,既可以探索新學科,又可以挑戰熟悉領域的高難度課程。
在最新的麵試題目中,就有考官提問:你想去哪個(ge) 項目?你為(wei) 什麽(me) 選擇AP?可見同學們(men) 需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定的把握,也需要對於(yu) 十一的三個(ge) 項目有比較基礎的了解,這樣不僅(jin) 在麵試中能更胸有成竹,也能在真正進入十一自己心儀(yi) 的項目之後,快速適應校園生活,掌握好學習(xi) 的節奏。
一位被芝加哥錄取的同學提到,初中時所有人的目標都是中考考個(ge) 好成績。進入十一國際部後,每個(ge) 人會(hui) 有不同的專(zhuan) 業(ye) 追求,大家很難第一時間就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一個(ge) 大的選課池能夠滿足學生個(ge) 性化的選課要求,能夠幫助同學更好適應高一學習(xi) 。
2020年以前的十一麵試,通常會(hui) 有小組麵試,現場即興(xing) 完成規定的小組任務或表演。其目的是觀察同學們(men) 的小組協作能力。疫情之後,該麵試形式被取消。目前為(wei) 止,這種形式任務,仍未在麵試中恢複,我們(men) 也無法預判之後的麵試是否會(hui) 出現這種形式,一旦遇到,同學們(men) 也不要慌,團結身邊的小夥(huo) 伴是最佳解決(jue) 方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線下麵試全麵恢複以來,十一麵試在保留以往的“看圖說話”題目的基礎上,還出現了一個(ge) 變體(ti) 題目,即“根據一句話,編故事”,學生根據外教給出的一句話,在經過1分鍾的準備之後,要即興(xing) 講述一個(ge) 故事。這種題目更多的是考察學生們(men) 的英文表述能力和聯想創造能力,建議同學們(men) 平時多聽多看,多鼓勵自己“張開嘴”練習(xi) 即興(xing) 口語表達,可以根據身邊人、事、物,選定主題,進行即興(xing) 口語組織練習(xi) ,避免臨(lin) 時抱佛腳或話到嘴邊說不出的尷尬。
十一國際部放棄“行政班”,改用“導師製”的走班教學形式。新入讀的學生有種脫離班集體(ti) 的感覺。因此,學生需要在各種課程上或社團裏尋找自己的集體(ti) 。
在課上,同學們(men) 需要在“小學期”組隊完成團隊學習(xi) 任務,在課外,學生可以加入一個(ge) 社團,認識來自不同年級的、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也可以接手一個(ge) 社團,嚐試在社團基礎上,努力創新,實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創建一個(ge) 社團,感受社團從(cong) 無到有的挑戰與(yu) 收獲。
目前國際部大概有173個(ge) 學生社團。被康奈爾錄取的學生告訴我,她在團隊中負責英文論文,其他兩(liang) 位同學分別負責建模和編程,大家分工協作,各自發揮自己優(you) 勢。
在麵對結構性提問時,同學們(men) 要將真實的自己呈現給麵試官。
麵試不是考試,而是你向對方推銷自己的絕佳機會(hui) 。挖掘自己的優(you) 勢,並用合適的英文展示給麵試官即可。
根據以往麵試的經驗,如果麵試官就一個(ge) 問題不斷地和孩子互動並進行後續提問,這是考官對於(yu) 孩子們(men) 經曆感興(xing) 趣的表現,“麵試官跟你聊得越嗨,對你的印象越好”。如果發現麵試官開始機械的換問題,通常都是因為(wei) 孩子們(men) 隻能“就題答題”,回答個(ge) 三兩(liang) 句,甚至三兩(liang) 個(ge) 詞兒(er) ,就“把天兒(er) 聊死”了,那就非常危險。
還是那句話,十一喜歡樂(le) 於(yu) 表達、善於(yu) 表達的人。大方、自信是麵試的兩(liang) 大法寶。
☆ L老師的筆麵試建議 ☆
• 答題時,落落大方,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語句連貫,邏輯縝密;切忌人雲(yun) 亦雲(yun) ,盡量“差異化”回答,考官想了解的是“你”這個(ge) 獨特的個(ge) 體(ti) ,而不是網上隨手一搜就能有的“標答”。
• 遇到不會(hui) 的問題時,不論筆試還是麵試,可以實話實說。沒聽清的問題可以禮貌請求麵試官重述問題。
• 切忌不懂裝懂,答得風馬牛不相及,給自己平添尷尬。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