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學期的到來,申請er們(men) 又開始奔波在各大競賽中,上半年備受關(guan) 注的大型商科賽事——NEC全美經濟學挑戰終於(yu) 迎來全國站的放題。
有別於(yu) 區域站單一客觀題目的考察,全國站中,參賽者要麵對更多樣的挑戰,其中與(yu) 晉級全球站掛鉤的Critical Thinking是很多同學之前比較陌生的板塊,而在CT的classic模式中,Essay部分更是占到了30%的分數比例。
針對這一部分的備賽,老師將在下文中,結合往屆CT範文,為(wei) 大家詳細解讀如何才能寫(xie) 好一篇學術Essay,下麵就來一起看看吧
學術寫(xie) 作的種類有很多,而NEC的Critical Thinking部分對於(yu) 寫(xie) 作的要求更像是學術寫(xie) 作中的essay + research paper + literature review的合體(ti) 。
表1 學術寫(xie) 作的分類
NEC的Essay部分會(hui) 給學生一個(ge) 經濟事件背景,首先要求學生對於(yu) 主題進行簡短的分析,接著通過對Policy的分析去判斷當前某個(ge) 國家在某個(ge) 經濟事件上的政策是否合理;很多題目還要求學生分析在現行Policy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alternative policy可選,並且也要對這些policy進行風險和收益的分析。
總體(ti) 而言,essay部分對於(yu) 學生知識點的考察可以分為(wei) 幾個(ge) 主題:background,economic theory,和policy and effect。
範文剖析
以2022 China Finals (DR)為(wei) 例,題目考到了關(guan) 於(yu) Sustainable Growth可持續發展的話題,提到了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各個(ge) 國家在節能減排上做出的承諾和現行的policy,同時也要求學生提供alternative policies的列舉(ju) 和分析。題目部分如下:
圖1 2022 China Finals DR組NEC題目
得分點1:行文邏輯清晰
很多文章乍眼看上去篇幅一樣、引用的圖片大同小異,但是在行文敘述上會(hui) 拉開很大差距。NEC的essay、經濟論文乃至任何學科的論文都對寫(xie) 作者的邏輯有很大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好的文章邏輯設計,會(hui) 給文章增色不少。以官方一篇範文的Abstract為(wei) 例:
這是本小組文章的第一段落,但信息量很大,功能性很強。作者沒有一味重複題目當中已經敘述過的世界範圍內(nei) 環保相關(guan) 的現狀,而是用“in attempt to”的短句直接帶過了文章分析所處的背景,重點放在了列舉(ju) 本文重點分析的policy,分析policy所根據的benchmarks,以及團隊最後建議使用的policy上。這一段高度概括了整篇文章的重點,讓讀者在essay開始就能期待到後續文章的整體(ti) 脈絡和內(nei) 容。
Do:以introduction/abstract/background的形式簡單概括已有信息,在文章開頭就切入主題
Don’t: 重複題目已有內(nei) 容,花大篇幅強調文章的背景,作用性不強
在行文過程當中的邏輯也很重要,每一小主題之間段落與(yu) 段落之間要有邏輯關(guan) 係,同時要避免邏輯衝(chong) 突、邏輯重複的問題。以同一篇文章在分析當前command and control policy部分的分析為(wei) 例:
段落第1段總起概括了當前CAC policy的現狀,接著用2-5段分別分析了CAC policy對於(yu) 經濟的不同影響:第2段表達CAC policy會(hui) 帶來經濟增長的擔憂,第3段表達CAC policy會(hui) 增加生產(chan) 成本、帶來通貨膨脹,第4段轉向開放經濟的角度分析CAC policy對於(yu) 貿易的影響,最後第5段分析了CAC policy因為(wei) 各國合作的差異導致的inefficiency。
仔細推敲文章的脈絡,我們(men) 會(hui) 看到這4段的分析邏輯從(cong) 國內(nei) 轉向國外,從(cong) policy本身的影響推導到市場對於(yu) policy的應對和反擊,由內(nei) 而外地完整展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CAC policy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有效”這一觀點。
Do: 全盤梳理邏輯,保證全文、段落、句間邏輯的連貫性
Don’t: 說“車軲轆話”重複邏輯,缺乏全盤邏輯設計,前後論點自相矛盾,前後邏輯不連貫等
得分點2:知識儲(chu) 備充足
從(cong) 官方給出的範文來看,雖然得獎的團隊大部分知識是建立在課內(nei) 經濟學知識基礎上的,但是每篇範文都或多或少有引用高中課程大綱外的知識點。以同一篇範文在講解alternative policies時給出的其中一個(ge) 政策建議為(wei) 例:
作者不僅(jin) 使用了課內(nei) 經濟學學習(xi) 的investment所帶來的multiplier effect作為(wei) 論點,同樣也引用了中級宏觀經濟學中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概念,還引申了TFP在環保經濟學中的應用GTFP,其中後者是學術界還非常新的理論。
不難看出,作者在寫(xie) 作過程當中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涉獵了更多課外的經濟學知識點,融會(hui) 貫通應用在了文章的寫(xie) 作當中。
但是一定要記住,引用課外知識並不等於(yu) 炫技:很多同學在寫(xie) 作的時候囫圇吞棗看到了一些看起來比較高大上的理論,知識點還未理解透徹,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各種詞匯堆疊在essay當中,這也是考官能夠一眼看出來的。
Do: 搜尋相關(guan) 論據,用課內(nei) 知識點引申課外知識點來支撐論點,同時保證引用方式的正確和reference的完整
Don’t: 堆疊專(zhuan) 業(ye) 詞語,不管相關(guan) 性就濫用理論和概念,徒增文章閱讀難度,但並不貢獻有效想法
得分點3:表述清楚得當
NEC的essay部分要求是最多5頁,但題目本身內(nei) 容很多,想要完整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就需要學生在有限的篇幅中有效率地規劃寫(xie) 作的重點,要分清需要展開的觀點和略過的觀點之間的區別。
同時,既然是學術寫(xie) 作,學生需要清楚明確地把經濟學論點用英語呈現出來,這項要求會(hui) 非常考驗學生遣詞造句的準確性。拿一段學生寫(xie) 作的關(guan) 於(yu) standard of living的分析為(wei) 例:
這段分析當中,學生嚐試用Engel’s Coefficient分析國家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關(guan) 係,在段落的最後做了GNI和Engel’s Coefficient的回歸分析,想要嚐試證明國家收入越高,人民在生活負擔上食品的比重占得更小,也就說明生活水平越高。
但從(cong) 文章的表述上,段落最後幾句話的語法問題和結構問題導致這層意思沒有被完整表達出來,同時也沒有為(wei) 這篇文章的主觀點做出更多的貢獻,而是草草結束在了例子的分析上。在學術寫(xie) 作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時刻以讀者的身份審視自己的寫(xie) 作是否清晰明確,為(wei) 主旨服務。
Do: 保證句意清晰,經濟學表述準確,時態和語法正確 Don’t: 隻談表象不談結果和分析,張冠李戴引用經濟學理論,文章完成後不進行proofreading
總結
NEC的essay雖然不要求學生創造和發展任何新的經濟學理論,但對於(yu) 學生的已有經濟學知識點應用的要求較高,同時還需要學生在寫(xie) 作過程中積極尋找新的論據作為(wei) 支撐,形成一篇完整的話題討論。
2023 NEC中國站的題目已經放出,大家就可以把之前積累的學術寫(xie) 作的方法,以及一些時事話題的經濟學理論,應用到自己的CT寫(xie) 作中,去大展身手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