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selor溝通應該注意什麽?

每一位學生都知道申請大學時counselor的推薦信起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

為(wei) 了寫(xie) 出更完整的推薦信,學校的counselor會(hui) 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每屆申請季學生的性格、特點、擅長的學科以及主要申請方向等細節,最終寫(xie) 出適合的推薦信。

Counselor了解學生的方式有很多種,主要會(hui) 通過調查問卷表的填寫(xie) ,然後約學生和家長麵談的方式進行。不管是通過哪種方式,作為(wei) 申請者家庭,大家都要做好準備,這樣才可以在有限的篇幅或者時間裏讓counselor更好地了解自己,寫(xie) 出符合自己申請定位和形象的推薦信。然而,很多學生和家長往往會(hui) 忽視跟counselor溝通的重要性。僅(jin) 僅(jin) 隻是認為(wei) counselor的作用是單純的輔助學生準備申請大學的材料。

因此機構特地整理了counselor會(hui) 跟家長溝通的細節,讓大家在見counselor之前能夠有所準備,以便更好地幫助大家進行有效而順利的溝通。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大學招生官希望通過counselor推薦信,也就是第三方的表述來了解更全麵的你,因此推薦信的內(nei) 容和你自己在申請材料表述的內(nei) 容是否一致顯得特別的重要。那麽(me) 推薦信內(nei) 容和你的申請材料表述內(nei) 容不一致可能會(hui) 產(chan) 生怎麽(me) 樣的後果?

試想一下,學生通過common app都是作為(wei) 第一人稱來闡述自己獲得的獎項、做的活動,以及自己的故事和特質。很多時候,如果學生作為(wei) 第一人稱所說的內(nei) 容和第三方對學生的評估不同,招生官會(hui) 更傾(qing) 向於(yu) 相信第三方的評估,那麽(me) 這將對學生自己在申請中所寫(xie) 的所有信息大打折扣。

大部分情況下,推薦信老師並不會(hui) 直接說一位學生的缺點。但是如果出現推薦信內(nei) 容和學生自己的表述背道而馳:比如老師在推薦信中說你是一位非常優(you) 秀但是有點內(nei) 斂的學生,而你在申請材料中說自己非常有領導力、帶領同學一起開展了非常多的社團活動,這樣很有可能會(hui) 引發大學招生官對你申請材料產(chan) 生懷疑,無法在第一時間判斷你是否是合適的候選者。情況嚴(yan) 重的,甚至可能會(hui) 全盤否定,直接將你拒絕。這也可能是一部分成績非常不錯、活動也過得去的學生出現“全聚德”的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讓老師寫(xie) 出和你自己申請材料表述的內(nei) 容一致性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那麽(me) 大家應該怎麽(me) 做,才能夠讓counselor寫(xie) 出合適的推薦信內(nei) 容呢?接下來,我們(men) 將告訴大家如何與(yu) 老師溝通,幫助學校內(nei) 的老師更了解你各方麵的情況。

大部分學校會(hui) 通過三種方式進行,分別是家長問卷表,麵對麵談話以及家長會(hui) 。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一般情況下家長問卷表是第一步,學校會(hui) 通過問卷先了解學生和家長的情況和需求。主要是在開學初或學校剛分配counselor時間段內(nei) ,學校老師們(men) 為(wei) 了更快了解到自己負責學生情況,在第一時間通過郵件的方式把問卷發給家長或學生。counselor會(hui) 基於(yu) 問卷表來準備接下來的麵談溝通內(nei) 容。

家長問卷的內(nei) 容主要分為(wei) 二大板塊,一是個(ge) 人情況溝通板塊,二是升學預期板塊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個(ge) 人板塊中建議從(cong) 家長的角度出發,去補充學生沒有提到或者需要相互印證的一些內(nei) 容。counselor想從(cong) 家長這裏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dong) 西,了解到一些學生在校外的表現。在這裏請記住,學生也是需要填寫(xie) 問卷調查的,因此,家長問卷調查和學生問卷調查不應該是重複說同一件事,而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

比如說,問卷中經常會(hui) 問到的一個(ge) 問題類型是聊聊學生的性格、經曆、小故事之類,這樣可以讓counselor更了解學生的性格。我們(men) 用下麵圖片中的一個(ge) 問題來舉(ju) 個(ge) 例子: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Q1、你能不能用三個(ge) 詞來形容你的孩子?

這個(ge) 問題也會(hui) 問到學生本人,一般情況下學生會(hui) 從(cong) 平日在學校裏的表現來形容自己,比如開朗,堅持,積極等一些形容詞,家長在回答這類問題時建議更多從(cong) 家長的角度去闡述,例如說你經常出差,孩子會(hui) 自己做飯,承擔一部分家務,或者照顧弟弟妹妹這類,表現出你孩子獨立及責任感的一麵,而這一麵可能是你孩子在學校裏沒有機會(hui) 表現出來的特質,那麽(me) 可以通過家長的問卷表讓counselor看到你孩子更多的特質

一方麵counselor想了解學生更全麵的信息,幫助他去判斷學生適合什麽(me) 類型的學校並去做推薦;另一方麵學生有時不好自誇或者解釋的內(nei) 容,也可以通過家長的表述讓counselor知道,這也就是我們(men) 所說的,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解釋的部分,比如學生在某一階段成績有起伏,那麽(me) 可能家長會(hui) 通過封控期間的一些家庭變故所導致的原因解釋情況。

關(guan) 於(yu) 這部分家長和學生別擔心,機構顧問老師會(hui) 幫助你們(men) 一起來梳理問卷表。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Q2、聊聊孩子的優(you) 缺點

其實這個(ge) 類型的問題不容易回答得出彩,過分誇張或過分貶低學生都不利於(yu) 讓counselor客觀的了解學生。客觀表達也是為(wei) 了體(ti) 現家長表達內(nei) 容的真實性和可參考性,因為(wei) 學生有些小缺點也許在學校裏表現出來,並不是家長不分享,counselor就感受不到;但是如何表達你孩子的缺點,請在表述前一定要和機構顧問老師溝通,顧問老師並不僅(jin) 僅(jin) 是幫家長修改問卷表上的文字表述,更重要的是結合學生的申請定位和思路,在有效時間內(nei) 家長向counselor展現學生“真實”的一麵,由此來獲得符合學生個(ge) 人特質與(yu) 申請方向的推薦信

Q3、附加信息的補充

一般是指問卷表上沒有問到的,額外需要讓counselor了解到的信息,比如學生有沒有一些病況,家裏是否有親(qin) 人去世,或者說疫情封控幾個(ge) 月導致學術的不穩定之類的(如果此類說明在其他部分內(nei) 已經結合故事和經曆講述過了,那麽(me) 沒有必要重複說明和強調)。如果你的孩子成績優(you) 異,沒有特別要補充的內(nei) 容,可以空著,不要為(wei) 了寫(xie) 而寫(xie)

第二個(ge) 板塊是升學板塊,主要側(ce) 重在專(zhuan) 業(ye) 方向,升學預期,目標學校,經濟情況等等。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第一個(ge) 問題類型專(zhuan) 業(ye) 方向。counselor一般會(hui) 從(cong) 學生擅長的學科,近期在做的項目等來了解學生擅長文科還是理科,甚至有些counselor會(hui) 非常直接問家長,你們(men) 有沒有討論過想申請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等。不管counselor問題的方式是什麽(me) ,一定要符合題目要求,要針對counselor問題去回答,切忌不要去寫(xie) 過多的內(nei) 容,讓counselor抓不到重點

比如學生想要申請工程專(zhuan) 業(ye) ,那麽(me) 可以重點強調學生本身喜歡和擅長的課程,如物理和計算機;以及在校外做的一些科技項目等等。注意,信息不要給得太分散!第一次跟counselor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簡潔明了地給到學生最重要的個(ge) 人申請定位信息,如專(zhuan) 業(ye) 方向、核心活動以及個(ge) 人特質。

第二個(ge) 問題類型是大學預期不太表現太有功利心,不要反複強調排名,可以多說一些專(zhuan) 業(ye) 符合度或者個(ge) 人的preference。比如學生和家長在做學校研究,通過學校研究發現這所學校的某個(ge) 項目和學生專(zhuan) 業(ye) 的符合度比較高等等,來表達你們(men) 想申請這些學校的原因。家長在與(yu) counselor溝通的時記得把控住大方向就好,細節可以讓學生去表達,但每個(ge) 人的情況因人而異,在你們(men) 和counselor溝通之前機構的顧問老師都會(hui) 幫大家去分析及建議要從(cong) 什麽(me) 角度去說會(hui) 更好些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第三個(ge) 問題經濟情況。一般指助學金,大部分情況下學生不太會(hui) 涉及到助學金的問題,正常表達即可。如果想申請獎學金,也可以主動和counselor提,詢問counselor是否有推薦的學校或者項目等

第四個(ge) 問題額外信息。如果你考慮多國混申的話,那麽(me) 可以在這個(ge) 板塊說明一下。比如,除了美國你還想申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這些熱門國家的學校時,涉及到counselor推薦信,需要讓counselor知道你的計劃是什麽(me) ,關(guan) 鍵的時間節點是什麽(me) 時候。比如你打算申請牛津劍橋大學,牛劍的申請截止時間是10月15日,counselor知道後也可以提前準備推薦信。

不管什麽(me) 類型的學校,美高、加高、國內(nei) 的雙語和國際學校,都會(hui) 需要家長和counselor麵對麵溝通升學細節的會(hui) 議。

麵對麵溝通技巧需要注意以下幾個(ge) 方麵:

提前了解你孩子的全貌:

在與(yu) counselor見麵前,請先和你孩子及顧問老師詳細溝通清楚目前的申請定位(專(zhuan) 業(ye) 方向、已經做的活動和拿到的獎項)以及接下來的規劃和節奏,比如11升12的時候有打算申請夏校嗎?暑期的安排是怎麽(me) 樣的?暑假打算考SAT/ACT嗎?你孩子的ED/EA/RD不同階段的預期是怎麽(me) 樣的?特別是RD階段需要寫(xie) 推薦信的時候,讓counselor提前做相關(guan) 的準備。

RD提交申請前有個(ge) 聖誕假期,大部分counselor都處於(yu) 休假期間,特別是海外高中和偏外籍的國際學校,當你孩子臨(lin) 近截止日期去找counselor幫忙去做一些調整不一定能夠按照我們(men) 的想法去實現。因此,如果你們(men) 能讓counselor提前有個(ge) 預期,了解到你們(men) 的時間安排的話,能更好地把握你們(men) 的申請進度。

尊重的溝通態度:

尊重counselor,不管分配到你孩子的counselor是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還是剛剛入行的新老師,請家長和孩子在溝通時尊重counselor所表達的任何內(nei) 容。特別是counselor提出的建議也許是你不認同或反感的,請不要用生硬的方式拒絕counselor的提議,建議用緩和的方式婉轉的去表達你的觀點。

客觀評價(jia) :

客觀評價(jia) 你孩子,不過多表揚你的孩子,也不過多打壓你的孩子。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ou) 缺點,在和counselor溝通時,從(cong) 客觀的角度去表述你眼中的孩子是一位什麽(me) 樣的孩子(建議補充一些學生在校外發生的一些故事),讓counselor對學生有更立體(ti) 的形象。

控製溝通時間:

注意與(yu) counselor的溝通時長(不要超時太多),在會(hui) 議前先把要溝通的重點內(nei) 容考慮好,這樣才可以更有條理的讓counselor了解最重要的信息。每位counselor每年要帶幾十位甚至上百位的學生,他們(men) 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ei) 把他負責的所有學生都了解一遍,因此counselor的時間非常寶貴。

特別是前二次和counselor溝通所需要聊的關(guan) 鍵信息是counselor對學生的第一印象,因此,我們(men) 一定要給counselor留下一個(ge) “有關(guan) 鍵詞+很likable”的學生印象。等你們(men) 與(yu) counselor熟悉後,可以繼續聊一些不是那麽(me) 關(guan) 鍵的信息幫助counselor更全麵地了解學生。因此,每次與(yu) counselor溝通的分寸感以及對內(nei) 容的把控就會(hui) 非常重要。

有技巧的溝通目標學校:

美高、海外高中的中國家長要特別注意。切記不要用學校的排名來表達你對升學的預期,外籍counselor是非常反感這點的,這會(hui) 讓counselor產(chan) 生一種“你是典型中國家長的刻板印象”。如果你孩子是就讀於(yu) 國內(nei) 雙語學校,那你可以直接的表述自己的預期,國內(nei) 學校老師比較能體(ti) 諒家長的心情。在與(yu) counselor溝通時我們(men) 可以通過地理位置、氣候等方式有技巧地來表達你們(men) 對目標學校的期許。

“有沒有校外的顧問老師”:

最好不要主動在counselor麵前提起你們(men) 已經有顧問老師這件事,雖然很多學校裏的counselor都會(hui) 默許你們(men) 在外麵找顧問這件事,但還是建議在counselor沒有主動提起之前,你們(men) 不要主動提,甚至是不要主動提起你們(men) 知道的一些成功案例來給counselor施壓。

家長會(hui) 大多出現在國內(nei) 雙語學校或國際部,這些學校老師善於(yu) 總結與(yu) 升學有關(guan) 的數據,如果你孩子是在這一類學校就讀,那麽(me) 家長在開升學家長會(hui) 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筆記,把相關(guan) 的數據記錄下來,這些數據對後麵的選校策略是非常有參考意義(yi) 的。美高是沒有家長會(hui) 的形式,如果你孩子是在美高就讀,那麽(me) 這些數據需要在與(yu) counselor溝通時盡可能多的了解到這些信息(當然與(yu) 往屆的家長溝通,了解到更多的中國學生錄取信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Counselor溝通不給力,申請毀所有!

接下來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哪些數據信息對升學有用。

Admission Data:學生所在學校近幾年的錄取數據,這些數據除了在家長會(hui) 裏出現,我們(men) 還可以通過往屆家長和學生分享的方式,公眾(zhong) 號文章或升學小靈通,升學app之類方式獲取,也可以通過與(yu) counselor麵談溝通的方式獲取。

Student Data:同屆學生的學術數據,比如GPA分布情況,整體(ti) 標化分布情況等等。

Previous Student Case:成功學生案例,這方麵的數據除了家長會(hui) 外,問counselor或班主任是比較快速獲得信息的通道,也可以通過跟上一屆家長溝通獲取信息。

Timeline:雖然申請大學的截止日期都是一樣的,但是每所學校的節奏可能會(hui) 有些略微的不同。因此,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注意學校告訴大家的時間節點,並且需要尊重學校給到的最後deadline。比如學校counselor準備推薦信的周期需要多長時間,需要提前一個(ge) 月還是更久呢?家長和學生可以通過與(yu) counselor溝通或者家長會(hui) 的方式提前確認清楚。

與(yu) counselor溝通時,家長需要讓counselor了解到你孩子從(cong) 早申到常規申請完整的時間節點,比如你孩子EA的其中一所學校是UNC,但是UNC的截止時間是10月15日。如果counselor不提前了解你孩子要申請的這所學校,按照大部分ED/EA正常的截止日期進行材料的準備的話,當你孩子十月初才去跟counselor溝通這個(ge) 學校申請的情況的時候,counselor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nei) 去準備好你孩子想要EA的學校所需要的材料,比如成績單、推薦信等等。因此提前讓counselor了解你孩子的需求,以及你孩子申請的時間節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早申階段

家長與(yu) counselor的溝通更像是一道開胃菜,而學生跟counselor的一對一溝通才是升學的主菜。

有些學生即便去了美高或國際學校,還是會(hui) 有“怕麻煩別人”的心態,有疑問寧願憋著也不願意主動向counselor詳細溝通或者尋求幫助。這樣的話大家可能會(hui) 延誤一些信息,甚至錯失很多機會(hui) 。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CB/UCLA國際生錄取率低至6% 加州大學2023申請數據解讀及放榜預測!

下一篇

Unlock 3 Unit 5 運動和健康課堂實錄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