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類比閱讀的提高過程,來說下聽力。
兩(liang) 個(ge) 其實是非常類似的。一個(ge) 用眼睛接收信息,一共用耳朵。
眼睛接收的信息更多些,特別是在學習(xi) 外語的時候,我們(men) 普遍讀的比聽的多。
所以大多數同學的閱讀比聽力好。
但是低齡段的學習(xi) 者裏麵,也遇到過很多聽力能力比閱讀好的。這個(ge) 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對於(yu) 這批學習(xi) 者來說,他們(men) 聽的比讀的多。 而且普遍這批低齡的同學還有一個(ge) 特點,就是口語會(hui) 比較出色,但是詞匯量是個(ge) 比較大的短板。
提高聽力的和閱讀也是類似的。理論上來說閱讀和聽力的最小單位是句子,就是閱讀和聽力要處理的都是
- 句子與句子的關係
- 句子和段落的關係
- 段落與段落的關係 (如果有篇章有多個段落的話)
但是因為(wei) 在句子這個(ge) 單位之下,我們(men) 有著單詞這個(ge) 缺口,使得我們(men) 理解句子會(hui) 變得比較困難。所以當我們(men) 剛開始學習(xi) 語言的時候會(hui) 同時記憶下單詞和磨一下耳朵。
這裏順帶著囉嗦一下,積累單詞的方式有很多,母語學習(xi) 者更多是通過閱讀文本的方式去積累單詞的,這個(ge) 方法的好處是積累的更為(wei) 紮實和靈活。缺點是要求起初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另外不能短期內(nei) 大量積累單詞。所以外語學習(xi) 者,如果短期內(nei) 要語言能力提高的,一般會(hui) 先記憶下單詞書(shu) 或者詞表,這個(ge) 學習(xi) 方法是有理性支持的。
# 聽力的磨耳朵(3s 左右長度)相當於(yu) 閱讀的記憶單詞
也就是我們(men) 一般意義(yi) 上的聽寫(xie) 很大一部分是為(wei) 了解決(jue) 耳朵對於(yu) 個(ge) 別單詞發音的敏感度。相當於(yu) 通過記憶單詞去提高眼睛對於(yu) 單詞字母構成的敏感度。
# 磨耳朵(7s 左右長度)或者跟讀 相當於(yu) 閱讀的句子理解
聽力聽懂3s 左右長度的內(nei) 容對於(yu) 整體(ti) 篇章理解的幫助是不大的,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有時候我們(men) 感覺自己精聽了一段時間了,但是聽力能力的進步不大的原因,因為(wei) 要聽懂篇章的最小單位是句子,隻有能聽懂7s 左右內(nei) 容了,才能讓聽到的不是隻言片語,而是有意義(yi) 的內(nei) 容,才能去make sense。
跟讀也是一個(ge) 道理,當然這裏讀的也是7s 左右的長度,能讀出來,說明首先是理解了的。當然跟讀有個(ge) bonus是可以同時提高下口語,很多時候口語發音不好,是因為(wei) 聽不出來不同,所以當耳朵敏感的時候,嘴巴也會(hui) 變得利索。(當然前提是你得願意多說)
聽力和閱讀因為(wei) 接收信息方式的本質不同,所以在聽力裏麵基本沒有閱讀裏的所以長難句。所以對於(yu) 聽力提高來說,就不存在讀懂長難句這麽(me) 一說了。
# 聽力的文本結構分析類似閱讀的文本結構分析
首先結構分析的目的是
- 能明確句子和段落之間的關係,幫助更好的理解段落
- 能分清主次,定位考點信息
標題問的是有沒有必要分析聽力文本。這個(ge) 困惑的主要來源是,分析聽力文本的時候更多是用看的形式,也就是當我們(men) 分析聽力文本的時候,我們(men) 似乎就是把這個(ge) 聽力做成了閱讀。
但是最終我們(men) 做聽力的時候還是要用耳朵去獲得信息的,所以就會(hui) 有困惑,這種通過眼睛去分析的文本,對於(yu) 耳朵的信息接收有幫助嗎?
要申明的是,文本分析因為(wei) 處理的是句子和段落之間的關(guan) 係,所以對於(yu) 句子還看不懂,單詞還不明白的同學來說,這個(ge) 過程是比較多餘(yu) 的。換一句話說,對於(yu) 托福聽力或者閱讀在20分以下的同學,精讀和精聽會(hui) 比分析文本會(hui) 更有用。因為(wei) 基礎的東(dong) 西沒掌握好的話,哪怕強行分析完了,在做新的閱讀和聽力的時候,也是比較難用套入分析過的結構的。
換句話說,如果閱讀或者聽力已經是20+ 的成績了,目標到25+ 的話,這個(ge) 分析還是有用的。
不管是聽力還是閱讀。
至於(yu) 一個(ge) 用眼睛做的結構分析,對於(yu) 耳朵為(wei) 什麽(me) 有幫助,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men) 的耳朵和眼睛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它們(men) 隻是信息接收的入口,最後都是在大腦處理的啊。所以,相信用眼睛分析出來的聽力結構,再刻意的聽一遍,用耳朵去記憶這些結構(比如出現哪些詞的聲音,證明是例子;出現哪些聲音,說明是觀點...)多練習(xi) 幾篇,你的耳朵也會(hui) 記憶下來這些結構的。
回答了標題裏麵的問題。
下麵來簡單的整理下TOEFL 的聽力 講座部分常有的結構
比如藝術類一般是這樣的
開頭: 藝術類型/人物
中間: 風格(style/technique等)/成績/評價(jia) 等
(多人物出現的時候還會(hui) 有對比)
例子: 63L2
分析完結構之後,當然最後還是要用耳朵去梳理一下這個(ge) 結構。
總的來說,分析聽力結構也是為(wei) 了讓信息有層次,不是一股腦的接收。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