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越高找工作越難嗎?

最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說:現在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低於(yu) 大專(zhuan) 畢業(ye) 生,大專(zhuan) 畢業(ye) 生的就業(ye) 低於(yu) 中專(zhuan) 和高中生,也就是說,你學的越多,就業(ye) 率反而越低

這與(yu) 很多結構性變化,以及疫情時代學生畢業(ye) 後找工作的溝通信息都有關(guan) 。無論如何,這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當我們(men) 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時候,高質量人力就變得特別重要

中國在2012年過了“勞動力供給”巔峰,也就是過了經濟學所謂的“路易斯拐點”。今年是總人口峰值過了,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看,我們(men) 要從(cong) 人口紅利走向工程師紅利,讓大學生充分就業(ye) 就變得非常重要。

學曆越高,找工作越難?

之前,城鎮就業(ye) 收入比農(nong) 業(ye) 收入高,農(nong) 民工就源源不斷地往城裏趕,隻要資本家給的工錢比種地高,就不愁招人。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即用較少的錢招募較多的人。等到農(nong) 村也沒有剩餘(yu) 勞動力了,但工作崗位還在不停地增加,老板也沒那麽(me) 容易招到“人美價(jia) 廉”的打工人了,就需要提升工資。那這和高學曆不如低學曆的好找工作又有什麽(me) 關(guan) 係呢?

簡而言之,在有人口紅利、經濟情況好的時候,老板兜裏的錢還很多的,初級工人工資又低,稍微複雜一點的崗位,他都願意多花點錢,來溢價(jia) 購買(mai) 學曆。

一來不差錢,二來充門麵,三來中國人一直有學曆崇拜。因為(wei) 曆史原因,我們(men) 曾經有過學曆斷檔期,老板容易自帶學曆濾鏡,認為(wei) 高學曆約等於(yu) 高能力。但是後來用了這麽(me) 多年大學生,突然發現一個(ge) 人好不好使和學曆高低沒有直接聯係,隻和這個(ge) 人本身能力有關(guan) 。

學曆低但是有經驗,會(hui) 來事的,可能比高學曆但是木兮兮的人好用多了。且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也就慢慢顯得不那麽(me) 值錢了。

很多人都認為(wei) 現在農(nong) 民工月入還是處於(yu) 2-3k的時代,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工地還是工廠,低學曆工人的工資普遍收入都達到了4K以上,沒有本科學曆,但稍微有點技能的工人,達到5k-6k都很輕鬆。以富士康為(wei) 例,他們(men) 家平均月工資為(wei) 6703元/月,其中39%員工的工資收入位於(yu) 4-6k區間,23%員工的工資收入位於(yu) 6-8k區間,另外富士康的平均年終獎是11029元。老板們(men) 發現,本來高中生能幹的活,招個(ge) 大學生,一個(ge) 月多給千把塊錢,他還是幹這點活,並沒比高中生好多少。這種情況下,他就不再願意支付學曆溢價(jia) 了。加上現在本科學曆也比較普遍,老板用高學曆的人多了,高學曆也就失去了神秘的麵紗。

總之一句話,在兜裏子彈不充足的情況下,老板選擇不再打腫臉充胖子,不再為(wei) 沒太大必要的學曆買(mai) 單了。而同樣的工作,給不了高學曆匹配的工資,他們(men) 就會(hui) 麵臨(lin)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yu) ”的困境,甚至部分同學還會(hui) 故意考試或論文答辯不及格,以延期畢業(ye) ,從(cong) 而表現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不如專(zhuan) 科、中專(zhuan) 、高中生”的社會(hui) 現象。

好了,分析完上述的例子,我們(men) 來進行一個(ge) 小總結:為(wei) 什麽(me) 大家覺得學曆越高工作反而越難找了呢?

首先,工作性質使然。咱們(men) 是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結構,它所需要的勞動力往往不必具有高素質。如果觀察中等職業(ye) 學校、中專(zhuan) 技校職業(ye) 高中的就業(ye) 率,就會(hui) 發現它們(men) 始終保持在 95%-99%明顯高於(yu) 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上述分析的工作類型大部分是那些中小企業(ye) 的招聘現狀,他們(men) 對科學技術的要求並不高,隻要幹一段時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可以做的很好。進去的很多高學曆同學大概率發揮不了自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這就導致你和其他學曆比你低的同學並無太大差別,甚至別人的技能掌握程度、為(wei) 人處世方式更被企業(ye) 所認可,再加之高學曆同學倚仗自己的學曆優(you) 勢總想著拿高工資,但是對於(yu) 這種工作,大家覺得老板可能對你溢價(jia) 發工資嗎?

其次,年齡問題優(you) 勢。一般情況下,本科畢業(ye) 是23歲左右,碩士畢業(ye) 就二十五六歲了,博士畢業(ye) 就30歲了。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把招人年齡上限定在25歲左右,年齡偏大的高學曆畢業(ye) 生們(men) 連麵試的資格都沒有。很多用人單位表示:“研究生們(men) 由於(yu) 年齡較大,工作激情不如本科生,逃避出差、不願加班。並且很多研究生的工作能力還不如本科生;另一方麵,本科生不僅(jin) 成本低,可塑性也比較強,招聘一個(ge) 研究生的所開出的工資高於(yu) 本科生,但對於(yu) 工作本身來說,研究生和本科生其實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的。”

最後,還是心態的問題。導致他們(men) 就業(ye) 率下降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研究生、本科生的就業(ye) 期望值高於(yu) 社會(hui) 實際需求。同樣的月薪5000元,給本科生他們(men) 會(hui) 覺得已經很可以了,畢竟自己的學曆在那兒(er) 擺著;但是給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那他們(men) 大概率就不幹了,不隻是物質上的輕浮,更是感覺對自己學曆的嚴(yan) 重侮辱,自己辛辛苦苦讀書(shu) 二十幾載,最後卻和拿著比自己學曆低的同學一樣的工資,說出去多少有點丟(diu) 人,導致心理不平衡。專(zhuan) 家分析說:無論是精力還是經費,研究生都比本科生、專(zhuan) 科生投入得多,因而對工作有著更高的期望。不少研究生對工資低的工作都不予考慮;大多數研究生紮堆在人才資源豐(feng) 富的中心城市,而不願意去有大量需求的邊遠地區。不過,事實上,很多研究生並沒有顯示出比本科生更明顯的優(you) 勢。並且作為(wei) 多年來研究生主要就業(ye) 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國有大中型企業(ye) 等用人單位的需求增長速度低於(yu) 研究生數量增長,出現了“供大於(yu) 求”的現象。由此,高學曆的同學就會(hui) 對未來抱以太高的期望,甚至與(yu) 行業(ye) 的實際情況脫節,一旦感覺給的待遇不滿意就會(hui) 另尋下家,形成一種“高學曆反而找不到工作”的現象。

但是,我們(men) 不能因此就對高學曆人才予以否定。雖然現在的本科生、碩士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優(you) 秀企業(ye) 對於(yu) 招聘的檔次也在不斷提升。以前隻需要本科生的崗位,現在也開始隻針對研究生及以上學曆開放。考公務員(包括選調生)、教師(包括輔導員)、事業(ye) 編,包括國企的,對學曆要求是按照崗位高低來定的,比如人家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你本科生就算再優(you) 秀也入不了門檻,學曆鴻溝還是存在的,進入工作後的待遇和未來發展潛力也是千差萬(wan) 別的,絕對不會(hui) 存在高學曆不如低學曆的情況。對於(yu) 高精尖的科研任務,還得是高學曆人才去完成,畢竟多讀幾年書(shu) 的知識儲(chu) 備還是有的。如果高學曆人才願意,完全可以向下兼容,其他人能完成的你肯定也可以,但是你能完成的,他們(men) 是無法通過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你的優(you) 勢所在,不可替代性得到了增強。

最後,如果大家家庭條件允許、自身更加熱愛學習(xi) 、想通過學曆來提升自己交友圈子和未來工作環境的話,還是建議同學們(men) 不斷向上努力。畢竟,同樣的5000元,大多數情況下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掙的更容易更體(ti) 麵一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3年Ayn Rand Institute essay contest安·蘭德寫作比賽介紹

下一篇

USACO三大語言難度如何?USACO晉級規則是什麽?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