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強基計劃深度解析

根據曆年教育部針對強基計劃發布的相關(guan) 指導政策來看,強基計劃的招生方案每年都會(hui) 有一定程度的變化。

臨(lin) 近4月,2023年各所高校的強基招生簡章即將發布,今年強基計劃會(hui) 有哪些重大調整與(yu) 變化呢?

學長下麵將會(hui) 通過深度複盤【2022年】的強基計劃招錄政策(2000+字),通過分析22年的政策,來觀望分析23/24年的考生同學們(men) ,應該如何準備!

 PART ONE期待往年招錄形勢總結

從(cong) 2020年1月教育部發文開始強基計劃試點方案之後,一直到2022年,各所高校通過強基計劃一共錄取了1.8萬(wan) 餘(yu) 人(逐年增加)。其原因和政策的利好、各地學校的重視、家長們(men) 的規劃理念加強、五大學科競賽獲獎人數增加……諸多原因有關(guan) 。隨著強基計劃報名人數保持高位,“強基計劃已然成為(wei) 高中尖子生和競賽生們(men) 必爭(zheng) 的一條升學路徑。”

隨著強基計劃實施以來,其招錄政策每年都在做著相應的優(you) 化調整,釋放出的諸多積極信號:培養(yang) 方式、名校雲(yun) 集、高考分數+校測的錄取方式……國家在強基計劃實施戰略方向上不斷呈現利好趨勢,政策方向也愈發明朗

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發布在即,我們(men) 後台收到了不少家長關(guan) 於(yu) 今年強基計劃的一些問題。我們(men) 列舉(ju) 下麵幾個(ge) 例子:

▪招錄選拔機製是否會(hui) 在2022年基礎之上繼續突破優(you) 化?

▪招生規模及試點高校是否會(hui) 擴大?

▪招生專(zhuan) 業(ye) 是否會(hui) 進一步擴大?

▪競賽生是否仍然是各大高校強基計劃的主要招生對象?

▪今年是否也會(hui) 有新的強基政策優(you) 惠呢?

關(guan) 注我們(men) ,我們(men) 將第一時間跟進2023年強基計劃最新動態,並進行獨家解讀分析。

PART TWO必看2022強基政策大回顧

校測入圍規則01

縱觀2022年強基計劃校測入圍規則,整體上我們可以劃分為2大類4種方式。

1)第一種,依據高考成績按照各省招生計劃的4~6倍,在確認考試的考生中確定入圍名單。2022年有33所高校采取這種方式,是目前的主流形式。這些學校還應注意最低分數要求,如同濟、北航、山大、東(dong) 南大等校都有相應要求,廈大要求數學成績達到125分。

2)第二種,上交大、複旦、南大報名強基,通過即可參加校測,考生須經過初試、複試兩(liang) 輪校測選拔。

3)第三種,按照加權後的高考成績入圍這種方式對單科成績突出的考生更有利,數學、物理成績優(you) 秀考生重點關(guan) 注報考。如北航、北理、大連理工。

4)第四種,五大學科競賽金牌、銀牌,破格入圍且不占用第一類考生招生計劃。清華、北大增加破格審核,一定程度上會(hui) 優(you) 化考生分流

見下表

助力23年考生,22年強基計劃深度解析

關(guan) 於(yu) 23年強基02 

《教育部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助力23年考生,22年強基計劃深度解析

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大格局仍然聚焦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曆史、哲學、古文字等基礎學科,但進一步向關(guan) 鍵領域的應用型專(zhuan) 業(ye) 拓寬,尤其是國家安全、高端芯片、先進製造、智能科技等領域

基礎學科都是冷板凳?未來出路如何 強基計劃專(zhuan) 業(ye) 看似都是基礎學科,但2022年更多高校給出明確的本碩博培養(yang) 方案依托本校王牌院係給予最優(you) 勢的資源投入,強基逐漸熱門化。

看似是基礎學科,毫無疑問,近些年最火的學科叫“交叉學科”

隨著全球科學技術的發展,急需的科創人才不少都分布在交叉學科領域,我國近年來也提升了對交叉學科的重視程度。

2021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教育部正式將交叉學科新增為(wei) 第14個(ge) 學科門類,下設“集成電路科學與(yu) 工程”和“國家安全學”這兩(liang) 個(ge) 一級學科。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455所高校共設立了616個(ge) 交叉學科。

科技創新、突破與(yu) 發展越來越依賴多學科交叉與(yu) 融合。這些革命性、顛覆性技術涵蓋集成電路、生物化學、光電信息、計量經濟等諸多領域,將對未來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產(chan) 生深遠影響。

39校強基校測模式03 

目前高校強基計劃校測依然以筆試、麵試、體(ti) 育測試為(wei) 主,綜合素質材料一般作為(wei) 重要材料在麵試環節參考。其中清華、北大等25所高校設置筆試+麵試考核北航、同濟、哈工大等15校僅(jin) 考麵試

強基計劃是高校招生的一種特殊途徑。與(yu) 高考不同,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和校測成績擇優(you) 錄取,突出基礎學科的引領作用,入校後單獨編班,重點培養(yang) 。

針對沒有競賽基礎或數理基礎相對較弱的考生重點關(guan) 注隻考麵試的15所高校筆試成績占比較低高校如北理筆麵試1:8。然而,強基校測隻考麵試並不意味著考試難度降低。各大高校麵試考核要求中“科研潛質、創新能力、學科素養(yang) 、興(xing) 趣誌向”等是高頻詞。

助力23年考生,22年強基計劃深度解析

 錄取規則04

近年來強基錄取整體(ti) 原則不變,為(wei) 85:15模式。各校之間具體(ti) 錄取政策有差異。

北航、山大等高校設置校測合格線 的錄取前置條件,結合強基校測難度,對考生綜合素質要求更高。以往經驗來看,部分學校的校測難度是低於(yu) 學科競賽對應科目的難度的,但是明顯會(hui) 高於(yu) 高考難度,所以會(hui) 發現競賽考生,在強基校測中往往會(hui) 脫穎而出。

錄取規則方麵大多數高校遵循分數優(you) 先,專(zhuan) 業(ye) 誌願平行,專(zhuan) 業(ye) 認定各校有差異。

附表 39校2022年強基計劃錄取綜合成績測算

助力23年考生,22年強基計劃深度解析

寫(xie) 在最後 

2023強基簡章即將公布

學長建議:每一位考生家庭務必打好兩(liang) 場戰役——1.學生的考試攻堅戰2.家長信息戰。

高年級考生務必提前了解清楚自己意向的高校的招生方向和政策及報考要求,做好應考準備。

低年級考生需要做好政策研究和規劃報考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不管是否選擇學競賽!一定要提前規劃好自己的學習(xi) 路線,等到“考在臨(lin) 頭”了,就來不及了!

完善自身實力,盡早準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3年SAT/ACT備考時間已出該選SAT還是ACT?

下一篇

科研能幫助研究型夏校的申請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