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美本收官,坊間都會(hui) 有最難申請季的說法!今年,這一聲聲“狼來了”成為(wei) 了現實。如果把美本申請看作是一個(ge) 供求關(guan) 係,最近幾年美國名校的錄取(供給端)基本持平(甚至收縮),但申請人數(需求端)卻高速增長。因此美本申請越來越難,不僅(jin) 僅(jin) 是指中國學生。但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7屆中國學生的錄取難度似乎遠超其他群體(ti) 。
01整體(ti) 錄取情況
今年,美國T25綜合高校的申請難度略有提升,整體(ti) 申請人次達到120萬(wan) ,錄取率為(wei) 7.7%,相比之下,五年前的2023屆為(wei) 10.1%。
02“難”才是真相
美本申請是一年比一年卷,以前隻需要刷刷成績,提高標化就能申請到好學校。現在需要做的活動越來越多,大家一起做誌願者、義(yi) 工,再到後麵刮起科研風,乃至社科、人文…留學家庭總是在試圖摸索出一條穩定邁入TOP30名校的道路。與(yu) 往年數據來對比,今年中國大陸學生的早申結果不能說史上最難了,甚至是跌入“冰點”。
錄取難度的變化因校而異,比較突出的摘要如下:
1、紐約大學連續16年申請規模創出曆史新高,本申請季,紐大收到近120000份入學申請,較去年增加13%。ED申請人數達到近22000。錄取率達到8%的曆史新低,2026屆則為(wei) 12.2%。
2、聖母大學申請人數達到28,351,其11.9%的錄取率同樣創出曆史新低。校方表示,盡管RD申請量較去年增加2%,但REA出人意料地飆升25%。
3、塔夫茨大學申請規模連續第二年超過34000大關(guan) ,錄取率為(wei) 9.5%。招生辦表示視塔夫茨為(wei) 首選的學生人數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分別較去年和三年前增加6%和37%。
4、科爾比學院僅(jin) 向2027屆申請學生中的6%發出入學邀請,相比去年的曆史新低再度跌去約1個(ge) 百分點。整體(ti) 申請規模增加5%,值得注意的是,科爾比學院本年度錄取人數較去年減少約100名,或許為(wei) 了應對2026屆超出預期的入學人數。
5、耶魯整體(ti) 生源攀升4.4%達到52,250人,同樣創該校曆史記錄,其錄取率相應跌至4.35%的曆史新低。相比三年前的2024屆,今年申請規模飆升近50%。耶魯招生院長認為(wei) 申請量劇增的一項重要原因在於(yu) 該校為(wei) 應對疫情而臨(lin) 時性采取的標化可選政策。
6、除了上述名校以外,名不見經傳(chuan) 的康州大學收到超過48,000份2027屆入學申請,大幅超過去年創出的曆史新高(43,000)。
所有名校付出的招生努力,公平地說,確實起到某種積極效果——例如鼓勵了某些弱勢群體(ti) 學生向原本可望不可及的名校提交入學申請;但是,與(yu) 日俱增的申請規模往往更滿足於(yu) 校方的攀比心理,而非符合申請學生(尤其是我們(men) 國際學生)的最佳利益。
那麽(me) ,美國高校采取何種策略盡可能多地吸引更多學生申請呢?
首先,高校更傾(qing) 向於(yu) 采用提前決(jue) 定(ED,即錄取學生綁定入學)這一早申請選項;ED不但可以提前鎖定大量生源,而且有助於(yu) 保護入學率。因此,很多美國名校向ED申請學生提供遠超RD的錄取機會(hui) 。
埃默裏大學明確表示擴大ED錄取!2027屆ED1、ED2和RD錄取率分別為(wei) 37%、12%和9%;而且今年該校在ED階段較去年多發出約90份錄取通知。聖華大的情況同樣如此,該校2026屆ED錄取率為(wei) 27%,RD錄取率僅(jin) 為(wei) 8%。
今年,南加大有史以來首次推出EA招生選擇,其效果立竿見影,吸引了超過40,000名EA申請人;其申請總人數飆升17%。同樣提供EA選項的東(dong) 北大學無需申請人提交任何補充申請材料,學生隻需在通用申請平台上勾選提交就可完成申請。公立大學也發現EA特別好使,兩(liang) 大旗艦州立高校——弗吉尼亞(ya) 大學和密歇根大學,通過該方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包括國際生在內(nei) 的)州外高中生。本申請季,UVA整體(ti) 申請人數達到創新高的56,439,較去年增加10%,該漲幅主要歸功於(yu) 州外學生踴躍申請;令人遺憾的是,後者更有可能成為(wei) 錄取率的分母,該校75%的EA申請人來自佛州以外,但他們(men) 僅(jin) 占EA錄取學生的56%。
由於(yu) 疫情影響後錄取學生入學率異常波動,部分美國高校就讀新生數量超過校方的招生規模。由於(yu) 校園宿舍、食堂和教學設施不堪重負,不少學校本年度縮減了錄取數量。例如,科爾比學院的錄取量較去年較少100份。麻省理工2026屆入學率劇增,因此校方本申請季隻錄取了1259名學生,創出數十年來MIT錄取人數的新低。順便提一下,MIT上個(ge) 申請季的國際生錄取率為(wei) 1.4%。
此外,ED錄取規模增加趨勢也有助於(yu) 高校減少整體(ti) 錄取人數;這是因為(wei) ED入學率遠高於(yu) RD錄取率,如果招生規模不變,每增加一份ED錄取將減少至少兩(liang) 份RD錄取。
03中國學生錄取
人們(men) 普遍認為(wei) 中國學生對名校情有獨鍾、並熱衷於(yu) 在錄取率較高的早申階段鎖定名校錄取。
美國通用申請平台(Common App)最近發布的一份國際生報告對上述行為(wei) 模式提供了確鑿證據:76%的中國學生至少申請了一所名校(其定義(yi) 為(wei) 錄取率低於(yu) 25%的院校),平台均值36.2%;65%至少提交一份綁定入學的ED申請(平台均值13%)。
盡管如此,由於(yu) 美國名校的招生規模收縮,導致中國學生的錄取難度進一步加劇。
盡管近來大學榜單受到諸多詬病,不過總體(ti) 而言,排名越高的大學錄取難度越大,給到中國學生的錄取名額越少。以下為(wei) 最近兩(liang) 年T30美本大U的中國錄取人數對比:
盡管中國學生趨之若鶩,但美國名校則若即若離。主要原因在於(yu) 美國高校(尤其是名校)近年來麵臨(lin) 的國際生源更趨多樣化!CommonApp報告顯示,2014/15至2021/22學年間,通用申請平台的國際生規模暴漲63%;同期中國學生漲幅僅(jin) 為(wei) 26%。其結果是中國學生在整體(ti) 國際生源中占比滑坡。按照美國高校多元招生理念,國際生名額也勢必向非中國生源傾(qing) 斜。
04結語
盡管過去數年美國大學招生發生重大變化;不過隨著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取締大學平權招生,未來的美國高校本科錄取將受到更為(wei) 深遠的影響,這包括招生、獎學金、標化考試和校友偏好等。因此中國學生的錄取也更加難以把握。
從(cong) 學生角度來看,在理想情況下,大學錄取應該是一個(ge) 學生與(yu) 學校匹配的過程,每個(ge) 學生都有自己的興(xing) 趣與(yu) 優(you) 勢,大學應該是一個(ge) 能讓他們(men) 成長、幫助他們(men) 實現自身抱負的地方。所以,不要總是擔心“沒學上”,而應該努力尋找“哪些學校最適合我”、“哪些學校最可能錄取我”這兩(liang) 個(ge) 問題之間的重疊部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