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A:其實我一開始沒怎麽(me) 想過讀博,更別說想到還能回國讀博了。爸爸告訴我說可以申請的時候我還是挺意外的。
對於(yu) 大多數中國學生而言,大學畢業(ye) 22歲,碩士畢業(ye) 24-25歲。過去,很多同學的學習(xi) 生涯到這裏就止步了。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學在碩士畢業(ye) 後選擇繼續鑽研學術。博士申請已經成為(wei) 熱潮,也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想要回國發展,無論是讀博還是工作,建設祖國的愛國之心不可阻擋。那麽(me) 對於(yu) 海外就讀碩士的同學來說,我們(men) 怎麽(me) 才能實現回國讀博的理想呢?
申請考核製為(wei) 你打開夢校的大門
學姐A
雖然授課型碩士總是被詬病“水”,申不申請留學的都要來“踩一腳”。但是就國內(nei) 博士申請以及我自己現在讀博以來的感受而言,海外碩士就讀這段經曆別並沒有任何負麵影響,甚至是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海碩申國內(nei) 博士的優(you) 勢(以英國為(wei) 例)
1. 時間成本低
申請時間線(以24年秋季入學為(wei) 例):
23年1月左右
碩士第一學期結束開始準備申請工作
23年2-4月
確定申請專(zhuan) 業(ye) 及院校
23年5-7月
準備申請材料以及背景提升,同時確定好套瓷導師
23年8-10月
套瓷,研究計劃準備,專(zhuan) 業(ye) 課提前複習(xi)
23年11-24年1月
網申,遞交紙質版材料,準備複試(拿到碩士畢業(ye) 證,完成認證)
24年2-4月
準備並參加複試
24年5-9月
擬錄取公示,準備入學
*國內(nei) 高校要求學生最遲在博士生入學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書(shu) 》
相比較與(yu) 國內(nei) 讀碩士的同學,要少1年的就讀時間,並且準備時間更充分,壓力更小。國內(nei) 讀研的同學要準備畢業(ye) 同時準備申請博士,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
2. 語言優(you) 勢明顯
英國的碩士比較突出的優(you) 勢就是英語優(you) 勢。國內(nei) 大部分高校對於(yu) 博士申請的要求包含“在母語為(wei) 英語的國家或地區學習(xi) 、用英語撰寫(xie) 畢業(ye) 或學位論文並獲得碩士學曆(學位)”,這也是我們(men) 常說的“免語言成績”。而且博士對於(yu) 學生而言,需要學生擁有能夠讀懂英文文獻,目前最前沿的成果論文大多都是英文的。授課型碩士在這方麵的能力是比較好的,具有天然優(you) 勢。
3. 教育背景優(you) 勢
國內(nei) 的教授也樂(le) 於(yu) 招收海碩背景的學生。不同教育背景的學生,能夠帶來不同的研究視角,國外的教育形式和內(nei) 容,說不定可以碰撞出新的靈感和新的方向,給研究增加更多可能性。
4. 院校背景優(you) 勢
對於(yu) QS排名靠前、碩士院校知名度高的學生,不僅(jin) 在學校進行材料審核的時候會(hui) 成為(wei) 加分項,導師也會(hui) 更傾(qing) 向這部分學生。QS排名高的院校,比如英國G5,這些院校本身就擁有更好的學術資源,研究團隊,和學術環境。
不過授課型碩士申請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缺少學術成果
就目前申請形勢而言,國內(nei) 幾乎所有高校對於(yu) 博士申請的要求會(hui) 包含學術成果(專(zhuan) 利、論文發表等),在套瓷的時候導師也會(hui) 直接問是否有論文發表。但是大部分在海外讀碩士的同學基本沒有發表論文的條件和時間,學校和導師也不做要求,所以決(jue) 心申請國內(nei) 博士的同學最好是從(cong) 碩士就讀階段就開始準備論文發表。
2. 沒有國內(nei) 人脈資源
對於(yu) 國內(nei) 在讀的碩士同學們(men) 來說,申請博士選擇什麽(me) 導師,很多時候都是求助自己的老師,和自己的師哥師姐,有很多人脈資源可以問到哪些院校的導師研究成果是比較好的,甚至於(yu) 性格,研究風格等等,都可以提前詳細的了解到。而海外碩士往往缺乏這類人脈和信息來源。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