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請英國master/mphil/phd前需要和想要申請的專(zhuan) 業(ye) 導師聯係,寫(xie) 郵件表達自己想要申請的願望,自己的條件,從(cong) 而展現個(ge) 人實力,使教授肯定申請者的科研能力,且認定其背景與(yu) 科研項目的契合度高。
套磁可以獲得:
申請關(guan) 鍵信息獲取、幫助修改RP、獲得麵試或見麵機會(hui) 、課題組實習(xi) 機會(hui) 、口頭offer、語言豁免、直接錄取、獎學金獲得等等。
英國的prof對你申請結果有壓倒性的決(jue) 定權。例如我和牛津的博士朋友不少拿到interview後,prof就給了口頭offer,然後就是按部就班過department的篩選,因為(wei) prof打了招呼要這個(ge) 學生,department一般不會(hui) 為(wei) 難(e.g. 雅思語言小分沒過argue後毫無妨礙)。然而對於(yu) 那些沒有聯係prof,交了材料傻傻等結果的,要過係裏的硬性標準,然後是軟實力打分,層層篩選後survive的材料,再分配給相關(guan) 的幾個(ge) prof,然後就tricky了,如果這幾個(ge) prof對你不感興(xing) 趣,或者雖然感興(xing) 趣但是已經被套了,你就炮灰了。因此可以看出套磁在英國高校的重要性。
正確及有效的套磁其實分為(wei) 2個(ge) 準備階段+3至4個(ge) 正式交流階段。
根據我多年幫助學弟學妹們(men) 套到耶魯、劍橋等老師的成功經驗來看,合理的套磁時間取決(jue) 於(yu) 你的目的。
無論是為(wei) 了獲得口頭Offer、還是得到教授在申請中給予助力,例如研究計劃的修改、獎學金申請、語言Wavier等,都需要在申請季當年的6-11月份開始套磁。
大多數吐槽教授沒有回複石沉大海的同學,都是在9-11月份才開始投第一封套磁信的,殊不知此時對方每天收到至少10-30封類似的套磁信件。這就相當於(yu) 把主動權交給上帝,聽天由命.......
長期學術套不僅(jin) 有助於(yu) 硬件背景提升,更有可能獲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機會(hui) 。
比如九牛21Fall學員中,就有提前22個(ge) 月合作,研究生期間用一年半時間學術套磁得到Oxford-Chemistry Department課題組機會(hui) ,直接確認未來的研究方向,畢業(ye) 即進組並由教授支持斬獲CSC-Oxford Scholarship獎學金的。
一般來說早期套磁的重要目的就是在7到8月份的暑期時間到相應的老師課題組進行提前的實驗。這個(ge) 實習(xi) 和科研對於(yu) 增加我們(men) 的科研背景經曆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對於(yu) 早期套磁,我們(men) 一定要盡早開始。套磁一般是從(cong) 6月份一直延續到11月,甚至是12月份。這段時間是我們(men) 套磁的黃金期。我在從(cong) 10月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和3月,一直都在跟各個(ge) 學校的老師保持積極的聯係。所以我們(men) 整個(ge) 套磁的戰線是非常長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而且把握住每一封套磁信的回複策略,這樣才有助於(yu) 大家增強自己的回複幾率。
一般12月份到1月初這個(ge) 階段是普遍教授回複率比較低的。因為(wei) 大多數的老師都已經準備去過聖誕節假期了。所以我們(men) 一般建議大家要不就在12月份之前發出套磁信,要不幹脆就等到聖誕節之後,也就是元旦,在新年之後再去發你的套磁信。
套磁的第一封郵件,需要附件一份學術CV(除非導師主頁明確寫(xie) 出對於(yu) 套磁信附件有額外要求,比如成績單,RP等文件)。後期如果收到對方回複,那要添加的東(dong) 西就多了。套磁都是分3-4個(ge) phases,每個(ge) phase要做的事情都不同。如果教授對你的簡曆有興(xing) 趣,申請者還需提供研究計劃。
1. 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容:
不多不少,介紹自己的內(nei) 容需要的就放進去,不需要的就不要放。你的老師最關(guan) 心的是你的科研能力和潛力,或許還有部分你的個(ge) 人興(xing) 趣來判斷你的性格。有同學一封套磁郵件恨不能把自己的生平都寫(xie) 進去,幾百上千字,你的導師大概率是不會(hui) 看的。因為(wei) 他們(men) 很忙,長的郵件往往很容易引起他們(men) 的反感,適得其反。一般情況下,在正文裏書(shu) 寫(xie) 你的個(ge) 人教育簡介、你的科研方向簡介之後,就可以提出你的研究課題。
2. 專(zhuan) 業(ye) 的格式:
郵件subject簡單明了,比如Your Potential PhD candidate即可。正文段落清晰。開頭稱呼教授要用姓,英文郵件的結尾 Best Regards這些基本的標配記得不要出錯。雖然這些操作聽起來很簡單,但統計下來能全做對做好的同學屈指可數。
3. 初期套磁帶上你的CV:
一般在初期的套磁信中需要帶上你的CV,一封純粹的學術CV,一封脫離了無用信息的CV。很多同學套磁忘記附上自己的CV其實是一個(ge) 非常愚蠢的錯誤,因為(wei) 你可能浪費了一次讓導師了解你的機會(hui) 。當然有部分同學比方說藝術係的同學,有時候會(hui) 在套磁中附上自己過往作品集的網站接也是OK的。如果收件人對你有興(xing) 趣,他一定會(hui) 打開你的CV或者網站,做一次更加詳細的評估。
4. 及時跟進導師的回複:
隨著初期套磁完成,導師們(men) 開始陸陸續續地回複郵件,這時就進入我們(men) 套磁的下一個(ge) 階段,即跟進階段。在這個(ge) 階段內(nei) ,導師如果對你的背景比較感興(xing) 趣的話,可能會(hui) 要求提供更多的材料,比方你之前文章的Abstract等。不同老師的回複究竟是套路性的回複還是非常positive的回複,都需要根據經驗果斷判讀,以決(jue) 定下一個(ge) 階段繼續跟這位老師“套感情”還是當機立斷“套學術”,亦或是鞠躬道謝,尋找下家。
Q1 郵件套磁沒回應隻能傻等麽(me) ?
A:不要傻等。套磁的時候是需要至少兩(liang) 張表格的,用於(yu) 搜集教授的信息和套磁統計信息。自己給每個(ge) 教授“幾次機會(hui) ”,如果對方超級冷淡或直接默拒,那趕緊找其他人。
最終套磁都沒什麽(me) 成效,建議的殺手鐧是寫(xie) 一篇相關(guan) topic的 RP Draft。之前的文章和回答提到過,研究計劃的初稿,是呈現你學術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關(guan) 鍵。如果能夠提供一篇RP Draft,讓教授看到你未來研究的潛能,可以增加教授對你的了解,從(cong) 而提高套磁回複率。
Q2:套磁隻能套professor麽(me) ?
A:非也。我更傾(qing) 向於(yu) 套assistant prof和associate prof。首先,套assistant prof和associate prof會(hui) 更有幹勁,產(chan) 量高。其次會(hui) 相當於(yu) prof或大牛回複效率更高更熱情。
套磁這個(ge) 東(dong) 西,也是不能一直熱臉貼冷屁股。如果對方比較積極,我們(men) 套的也會(hui) 更有自信。
Q3:套磁是隻和教授聯係?
A:我們(men) 通常意義(yi) 上的套磁,是和教授進行申請前的溝通,爭(zheng) 取成功幾率。但是套磁不僅(jin) 僅(jin) 可以和教授聯係,也可以和係裏的其他工作人員。比如套小秘爭(zheng) 取錄取的reconsideration、language waive或reassessment,etc。這些決(jue) 定你能否拿到最終uncon offer的地方都是可以去通過ARGUMENT爭(zheng) 取的。很多學弟學妹通過這些方式最終被錄取,總結一句話:被動,你就輸了。
Q4:套磁同時套多個(ge) 教授可以麽(me) ?
A:同一學校同一專(zhuan) 業(ye) 的教授不可以多個(ge) 同時,但可以按順序來。然而,可以同時套磁不同學校的教授,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一直強調套磁要趕早。一個(ge) 教授的套磁周期是很長的,如果一個(ge) 學校一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教授你幾個(ge) 都有意願,那還得排隊慢慢來。
Q5:套磁禮儀(yi)
A:套磁信千萬(wan) 不能寫(xie) 得長篇大論或者是寫(xie) 得沒有任何郵件禮節。譬如針對美國教授寫(xie) 套磁信和英國教授寫(xie) 套磁信,都是有不同的禮節和禮儀(yi) 的。我們(men) 回複教授的套磁信也要有一定的策略,而且也要把握時機。
教授對於(yu) 我們(men) 套磁的回複一般分為(wei) 這三種:
第一種是積極回複。積極回複時,教授會(hui) 問你要更多的額外資料,並且會(hui) 要求你提供一份RP。大家在提供了RP之後,教授會(hui) 給你來回幾個(ge) 郵件進行討論,甚至會(hui) 跟你進行一個(ge) skype meeting或者是zoom meeting,以確定你的學術能力。最終給你發口頭offer,或者讓你走網上的流程,最終拿到offer。
第二種是比較中立的回複。教授往往會(hui) 讓大家直接去網申投遞,或者說讓大家先過了committee以後,才能進一步溝通。類似這樣的回複基本上是中立的回應。但是大家也要把握住機會(hui) ,進一步跟導師進行溝通和套磁,爭(zheng) 取到提前和導師進行在線meeting 的機會(hui) 。
最差的一種情況就是導師對你的郵件不進行回複。導師不回複,並不代表沒有任何希望。因為(wei) 導師是非常的忙碌的,可能沒有時間回複大家的郵件。所以我們(men) 一般建議大家可以在發出郵件的一到兩(liang) 周之後,再去發一封同樣的郵件跟導師去詢問你的進度以及郵件是否收到。通常我們(men) 去追加郵件的時候,老師都會(hui) 非常nice地回複大家。
所以關(guan) 於(yu) 投遞套磁信的整個(ge) 過程,我想不僅(jin) 僅(jin) 是考驗我們(men) 學術能力的一個(ge) 過程,同樣也是考驗我們(men) 心態的一個(ge) 過程。大家隻要放平心態,想辦法去跟導師建立connection 和聯係,相信大家都一定可以成功。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