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什麽時候讀國際課程最合適?

我接下來想講的東(dong) 西,其實藏在心中非常多年了。我自己是從(cong) 初中開始就在美國讀書(shu) 的,所以很多我在美國的所見所聞,以及美國教育體(ti) 係培養(yang) 孩子的教育理念,往往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回國從(cong) 事留學行業(ye) 這13年來,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出國留學的孩子們(men) 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尤其是2-3線城市的孩子們(men) 。在日益競爭(zheng) 的環境下,他們(men) 現在及接下來所麵臨(lin) 的挑戰,遠遠超過一線城市的孩子們(men) ,尤其是在經濟上的挑戰。

走留學這條路,或許就是在這個(ge) 卷到不行的時代,給孩子買(mai) 一個(ge) 未來可能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當國內(nei) 大學生麵臨(lin) 畢業(ye) 即失業(ye) 的窘境,相反的,美國正迎來了自1969年來最低的失業(ye) 率。最近美國的工作簽證中簽率也大幅度下降。在某些方麵,這個(ge) 事件並不一定是壞事,起因是留學生受惠於(yu) 美國火熱的經濟表現,畢業(ye) 後在美國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但是,二三線城市的家長們(men) ,想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往往麵臨(lin) 著家庭資產(chan) 更大比例的降低畢竟在收入和家庭資產(chan) 整體(ti) 較低的情況下,留學的費用給普通家庭帶來的壓力也是更大的。而且近年來,如果想要進入國外頂尖名校,家庭的投資要比往年更大得多。有競爭(zheng) 力的孩子們(men) ,往往從(cong) 小就接受了全英語的教育,體(ti) 驗世界加強世界觀,並且有機會(hui) 接觸更多的能力提升的活動。但是現在動輒一年30萬(wan) 的頂尖國際學校費用,是絕大多數家庭所承受不起的。

這就有點讓我想到了學區房。有錢人可以花更高的價(jia) 格買(mai) 到學區房,讓孩子有機會(hui) 接觸到最優(you) 秀的教育資源。但是差別是,學區房使用過後還可以賣,拿回原本的投資。但是國際教育的錢,一旦花出去,就是實打實的花出去了。

因為(wei) 家庭收入及財富的差別,除了少數自身極度優(you) 秀(別人家)的孩子外,往往也決(jue) 定了孩子未來出國大學的好壞。因為(wei) 美國所講究的素質教育,在國外很普遍,是因為(wei) 國外的教育體(ti) 係已經把這些活動變成了學校課程體(ti) 係或是社區活動體(ti) 係的一部分。比如美國每個(ge) 社區都有非常多的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而且都是免費對群眾(zhong) 開放的。而且有些學校甚至從(cong) 小學開始,就會(hui) 針對不同興(xing) 趣的孩子開始做個(ge) 性化培養(yang) 。以體(ti) 育方麵為(wei) 例,每種體(ti) 育都會(hui) 有教練,一路上來鼓勵及輔導孩子們(men) 發展自己的興(xing) 趣及愛好。

而美國的大學也特別注重這種理念的可持續性。美國大學在錄取學生的時候,對體(ti) 育或是其他才藝上有特別天賦的學生,也會(hui) 給出很大幅度的加分。比如全美頂尖的橄欖球員或是籃球員,隻要學術條件不是太差,基本上可以選擇全美任意一所大學就讀。而且藝術好的學生,也同樣可以透過作品集,為(wei) 本科申請添加非常多的優(you) 勢。

但是在國內(nei) ,因為(wei) 教育體(ti) 係主要就是以硬核學科教育為(wei) 主,也因為(wei) 客觀缺乏這方麵的條件,所以留學美國加分的才藝或是特長,一般隻能是在課外靠錢堆積起來。而且即使家長有這方麵的意識,迫於(yu) 學業(ye) 的壓力,往往也隻能選擇放棄,尤其是在小學畢業(ye) 後。我看到太多國內(nei) 的孩子,在小學時候有很熱愛的才藝或是興(xing) 趣,但是都在臨(lin) 近小升初的時候被無情地抹殺了。

我覺得至少在目前,小升初是一個(ge) 比較重要的轉折點。許多在一線城市並且有留學意識的家長,會(hui) 在這時候或是更早,就選擇送孩子去國際體(ti) 係的學校就讀。因為(wei) 孩子在小學階段已經打好了語文和數學的基礎,並且學到了國內(nei) 在紀律方麵的美德。孩子這時候進入國際體(ti) 係,比起太早進入國際體(ti) 係的孩子們(men) ,在學術和自我管理上會(hui) 有明顯的優(you) 勢。而且孩子在小學所發展的興(xing) 趣愛好,可以不用間斷,持續得到提升。

我發現這個(ge) 時間點進入國際教育體(ti) 係的孩子,整體(ti) 的發展其實會(hui) 更全麵。從(cong) 初中開始接觸全英語的學習(xi) ,孩子的英語能力也可以在進入高中前,得到顯著的提升,甚至在語言考試成績上也能大有斬獲。對未來申請國外大學也會(hui) 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問題是,國內(nei) 除了一線城市的家庭外,很少有這方麵意識的。大多數家庭還是抱著“中考沒考好再考慮出國”的態度。但是當這些二三線孩子從(cong) 高一才從(cong) 體(ti) 製內(nei) 教育進入國際課程體(ti) 係的時候,就會(hui) 發現,他們(men) 在這個(ge) 賽道上,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一大截了。

以南京為(wei) 例,很多家長都抱怨,為(wei) 什麽(me) 南京在錄取美國名校上的成就大不如前?我個(ge) 人覺得,就是因為(wei) 目前在南京,還是有很大比例的孩子,是在中考出分前,根本就還沒有做好孩子要不要出國的決(jue) 定。

這些孩子在高一和高二兩(liang) 年,要把別人多年為(wei) 出國準備的項目和活動都完成。這些活動包括有:英語學術能力、英語表達能力、SAT考試、托福考試、AP考試,才藝、體(ti) 育、國外競賽、領導力、社會(hui) 責任活動、國際視野、人生理想和價(jia) 值觀構建、與(yu) 眾(zhong) 不同的人生經曆、批判性思維等。

對於(yu) 很多孩子來說,這真的是強人所難。所以二三線城市,因為(wei) 大多數都是從(cong) 高中階段才開始走上國際教育這條路,走起來特別坎坷,出現心理問題的大有人在。反觀一線城市那些提早就有出國意識的孩子們(men) ,他們(men) 的高中生活雖然也不會(hui) 輕鬆,相對就豐(feng) 富多彩多了。

希望今天看到我這篇文章的各位,都能和孩子有出國意向的周邊朋友們(men) 分享一下,讓他們(men) 盡早做好準備,拉長戰線。讓孩子在高中階段不至於(yu) 這麽(me) 辛苦。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判斷OSSD證書和成績單的真實性?

下一篇

UCL vs KCL、愛丁堡vs曼大怎麽選?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