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美國雇主不願意雇傭藤校學生?

前言

我們(men) 生活在名牌大學履曆受到追捧的時代,不想被學曆捆綁和束縛,卻又很難不去向往學曆帶來的光環。人們(men) 眼中的精英大學究竟能給一個(ge) 學生增多少值?作者R.R.Reno從(cong) 雇主的角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同時也是美國的跨宗教期刊《First Things》的總編。

我不打算雇用美國精英大學的畢業(ye) 生。十年前我可能會(hui) 很高興(xing) 有機會(hui) 請到哈耶普斯和其他大學的優(you) 秀畢業(ye) 生,如今卻不這麽(me) 想了。

作為(wei) 哈弗福德學院(Haverford College)的畢業(ye) 生,我對去年秋天發生在校園的騷亂(luan) (*指2020年秋天哈弗福德學生在校園內(nei) 的大罷工,以示對非裔美國人Walter Wallace槍擊事件的抗議)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一場學生罷工在全校本科生的Zoom會(hui) 議上達到高潮,在會(hui) 議期間,許多學生表現出難以承受批評的自戀和赤裸裸的攻擊,令人震驚,而校方的管理人員隻以自我貶低式的道歉作為(wei) 回應。

哈弗福德是一個(ge) 進步陣營的暖房(progressive hothouse)。如果學生們(men) 在那個(ge) 暖房一樣的校園裏仍然會(hui) 受傷(shang) ,那麽(me) 他們(men) 就不可能在一個(ge) 必須處理許多現實問題的組織中有效發揮自己作為(wei) 團隊成員的作用。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想雇用一個(ge) 一言不合就進行煽動性指責的人。

學生活動家(Student Activists)並不能代表大多數學生,但我也對許多學生的沉默感到奇怪。他們(men) 允許自己被種族主義(yi) 和其他罪名的指控所嚇倒。我很同情。在精英高等教育中,恐嚇的氛圍很濃。但是,我不想雇用一個(ge) 習(xi) 慣保持沉默的人,發聲是要付出代價(jia) 的。

傳(chuan) 統的伊斯蘭(lan) 世界會(hui) 對其他宗教信仰的族類表現出適度的寬容,在他們(men) 的世界裏基督徒和猶太人是“dhimmi”,被允許存在,但條件是他們(men) 必須接受自己在社會(hui) 中的從(cong) 屬地位。在研究這種現象時,社會(hui) 學家創造了“dhimmitude”一詞,用來描述一種將“二等公民”的地位內(nei) 化的心理。

哈弗福德和其他頂尖的美國大學一樣,毫無疑問,從(cong) 這裏走出了許多優(you) 秀的年輕人,他們(men) 具有良好的個(ge) 性和對世界的明智的看法。但在過去的十年裏,“dhimmitude”的現象在高等教育中已經十分普遍。精英大學裏正常的孩子都低著頭做人。在四年時間裏,這可能演變為(wei) 一種難以捕捉但真實存在的習(xi) 慣性服從(cong) ,一種在道德和精神上屈服的狀態。

也有些人會(hui) 反抗。這些人似乎是我招聘時的理想人選,因為(wei) 我所在的組織是為(wei) 宗教和社會(hui) 保守派說話的。但即使是這樣的畢業(ye) 生也容易在職場上給人帶來負擔。我最近遇到過的常春藤畢業(ye) 生,他們(men) 有著保守主義(yi) 的信念,表現出一種創傷(shang) 應激障礙。還有些人養(yang) 成了咄咄逼人的反擊習(xi) 慣,這種習(xi) 慣並不比肆意地指責他人好多少。

毫無疑問,常春藤大學吸引了很多聰明、有才華和有抱負的孩子。但這些大學能否讓孩子們(men) “增值”?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正常的孩子們(men) 在象牙塔裏備受嗬護,被培養(yang) 得越來越有戾氣,心智正常的孩子反而受到攻擊和教育上的虐待。如果你也聽了哈弗福德學院全校性的Zoom會(hui) 議,就會(hui) 明白,今天的精英大學並不是由勇敢的成年人來領導的大學。學生失去了好的榜樣,自己也不可能成為(wei) 成熟的、好的領導者。

我會(hui) 根據自己的經驗,從(cong) 我熟悉的一些學校中進行招聘,比如希爾斯代爾學院(Hillsdale College)、托馬斯-阿奎那學院(Thomas Aquinas College)、懷俄明天主教學院和達拉斯大學等。這些地方的畢業(ye) 生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men) 得到了學校的支持和鼓勵,且沒有被有毒的政治正確所扭曲。

大型的州立大學和周邊的衛星學校也很不錯。羅格斯大學表現優(you) 異的學生和藤校的學生一樣有才華,而且沒有那麽(me) 自視甚高。他們(men) 更有可能接受權威,從(cong) 比他們(men) 更有經驗的前輩那裏得到很好的指引,而這會(hui) 讓他們(men) 的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明顯。

精英大學畢業(ye) 生最大的包袱是,他們(men) 對係統性種族主義(yi) 的談論和對代名詞的固執,讓他們(men) 充滿了世界末日般的緊迫感。這種心態往往會(hui) 擾亂(luan) 職場的工作,對多樣化、包容性和其他定義(yi) 尚不清楚的概念進行以自我為(wei) 中心的思考,而這與(yu) 我需要他們(men) 做的工作——良好的寫(xie) 作、編輯和論證,相去甚遠。

幾年前,一位藤校學生告訴我,“我在大一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說出自己在想什麽(me) 。”他就讀的學校聲稱要培養(yang) 未來的世界領導人。從(cong) 這位年輕人的反映來看,學校所做的恰恰相反,他們(men) 正在培養(yang) 未來的自我審查者(self-censors),也就是追隨者,而非領導者。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高二學生留學申請十條個人經驗分享

下一篇

就讀牛津劍橋本科一年需要花費多少錢?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