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師接觸到的學生中,十之八九都是參與(yu) 過或正在備戰競賽的學生。他們(men) 與(yu) 時間賽跑,與(yu) 題目較勁,傾(qing) 注無數時間和精力,追尋著最終的結果。
而競賽的意義(yi) 到底是什麽(me) ?
今天,老師邀請到機構的T老師來為(wei) 大家分享競賽經曆,相信聽完T老師的故事,你一定會(hui) 對競賽的“答案”有更深刻的理解。
打開競賽大門 T老師的競賽技巧
“我上學的時候競賽氛圍是很濃厚的。”關(guan) 於(yu) T老師的競賽之路,要從(cong) 他的小學時代講起。
“當時的小學開設了各種各樣的興(xing) 趣班,數學競賽班就是其中一個(ge) ,然後我就去試了試,感覺自己還挺擅長這方麵的。”據T老師回憶,在進入數學競賽班後,他便展現一定的數學天賦,屢屢取得優(you) 異成績。而正是這樣“輕而易舉(ju) ”便能得到的成就感,為(wei) 他打開競賽的大門。
“小時候大家的‘開發程度’其實都沒有那麽(me) 高,除了有一些家裏專(zhuan) 門訓練過的之外,更多的還是看你這個(ge) 孩子聰明不聰明,有沒有這方麵的這個(ge) 能力。”T老師表示,在數學學習(xi) 的過程中,年幼時天賦的加成讓他“一帆風順”,但隨著年齡增加和學習(xi) 難度的提高,學習(xi) 的習(xi) 慣包括刷題、做題、練題的技巧,與(yu) 學習(xi) 態度逐漸成為(wei) 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老師能在競賽道路上取得長足發展靠得不僅(jin) 僅(jin) 是天賦,也有獨特的學習(xi) 技巧和良好的學習(xi) 習(xi) 慣支撐。
✍️T老師
“我是比較喜歡那種歸納總結的。”T老師講道,有的同學可能做完題之後再看一遍就結束了,但他總是喜歡再多想一想。“我會(hui) 想一想這個(ge) 題用的是什麽(me) 方法?這個(ge) 方法呢我之前有沒有見過?或者這個(ge) 方法一般用的時候有什麽(me) 樣的特點?然後下次刷題的時候,我就會(hui) 先把這個(ge) 題目和之前做的題相比,看是否有類似的地方。”
除此之外,T老師還喜歡在做題時評估題目的難度。“就是在做題前,對題目進行估計,看對我現在的水平來講,它是不是合適我的。”T老師提到,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可能習(xi) 慣於(yu) 隨便找一本書(shu) 做,但往往會(hui) 忽略題目是否匹配自己當前的需求。“這樣盲目的刷題,對個(ge) 人能力的提升幫助較小。所以我主張大家刷題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T老師建議道。
站在職業(ye) 岔口 在競賽找尋自我快樂(le)
提及競賽在人生中扮演著什麽(me) 角色,T老師給了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答案。從(cong) 世界觀的角度講,競賽的經曆讓T老師的世界觀更偏向於(yu) 一個(ge) 理工科的世界觀,改變了他對生活中很多問題的認知,讓他用更加科學的分析方法去決(jue) 策。而從(cong) T老師個(ge) 人的角度來講,競賽又對他有著極為(wei) 不同的意義(yi) 。
競賽中找到快樂(le)
“在本科畢業(ye) 時,我陷入了一種迷茫的狀態,我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麽(me) 樣的職業(ye) ,不清楚自己應該過什麽(me) 樣的人生。”T老師回憶著,說道“但在最終做決(jue) 定的時候,我想起了許多參加競賽的畫麵。”
從(cong) 小學到大學時光,T老師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競賽,在競賽中,他不僅(jin) 學習(xi) 到學科知識,更是領略到了和學校中不同的“風光”。“我在這個(ge) 過程中找尋到了自己的快樂(le) ,我突然意識到這才是我想追尋的生活,所以我最終走向了教育的這條道路。”T老師表示。
“而競賽可以說是給了我一個(ge) 進入這個(ge) 領域的門檻以及最基本的能力。”T老師說道。
在成為(wei) 一名老師後,T老師選擇教授數學和物理兩(liang) 個(ge) 學科。盡管有其他老師的幫助,教授兩(liang) 門課程仍然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但據T老師表示,他在工作過程中總是能收獲快樂(le) 。
“每次看到學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或是學生出現明顯的進步,成績明顯提升上去了,我就會(hui) 特別的快樂(le) 。”T老師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他繼續講道,“正是因為(wei) 這份快樂(le) ,教學工作於(yu) 我而言並不是一種負擔,它沒有成為(wei) 消耗我的事情,反而激起了我對工作的熱情。”
進入教育之路 為(wei) 競賽學生指明方向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T老師遇見了學習(xi) 習(xi) 慣千差萬(wan) 別的學生,也為(wei) 他們(men) 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
“去年暑假我遇見過一個(ge) 這樣的學生。”T老師告訴我們(men) ,這個(ge) 學生數學能力很出眾(zhong) ,很多難題都能夠做得出來,但每次AMC的試卷得分卻總是不高。而原因就是他在簡單題中總是出現三、四個(ge) 粗心大意的錯誤。
據T老師表示,國內(nei) 很多小學往往會(hui) 進行強度非常高的計算練習(xi) ,但很多國際學習(xi) 在這方麵管得較鬆,所以有些國際生上高中之後,計算能力會(hui) 呈現斷崖式下跌。
針對這種情況,T老師要求他每周做兩(liang) 份數算練習(xi) 題,就像小學生做的那樣的計算題。“他一開始呢,還覺得特別的吃驚。我都是馬上要上高中的人了,你讓我做這個(ge)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T老師笑著講道,“後來讓他練了幾次,他發現自己居然真的沒法做到全對,而且錯的還挺多。”隨後,T老師帶著他堅持練了兩(liang) 三個(ge) 月,他的注意力也越來越集中,計算能力也得到飛速的提升,最終在AMC10中取得了130多分的好成績。
“我在教學中,經常會(hui) 遇到有很多從(cong) 小養(yang) 成的不好的學習(xi) 習(xi) 慣的同學。這個(ge) 時候我就要通過自己的一些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小手段,去盡量幫助他們(men) 把壞習(xi) 慣改掉。如果能讓他們(men) 明確地看到自己的進步,那麽(me) 他就很容易接受你後麵的更多意見來幫助他們(men) 改變自己,形成一種正向循環了。”T老師說道。
提及給想往競賽方向走的同學的建議,T老師表示,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學習(xi) 的“基礎”,而這個(ge) “基礎”來自於(yu) 興(xing) 趣和天賦。
“其實你搞明白自己不適合之後,我們(men) 人生還是有很多別的可以追求的地方的,如果你在數學上並不擅長,你也可以去參加演講辯論之類學習(xi) 。”T老師提到,有一些同學可能對數學根本就不感興(xing) 趣,對數學也不擅長,但是還是被家長逼著過來學習(xi) 。所以,T老師建議低年齡的同學在決(jue) 定往數學競賽方向走時,多多考慮一下個(ge) 人興(xing) 趣、天賦以及培養(yang) 目標。
“在確定有這個(ge) 能力和興(xing) 趣後,提前去做好我們(men) 整個(ge) 生涯的規劃是非常關(guan) 鍵的。”T老師繼續講道,在之前他曾見過很多家長認為(wei) AMC10就是等到十年級再去學再去考的。但實際上,十年級是AMC10最後的門檻的,十年級再學很有可能是來不及的。“所以,想要在競賽方向道路上走得更穩,我建議大家提前把這個(ge) 規劃做好。不然很可能出現,還有幾個(ge) 月就要考了,但完全來不及準備的情況。”
最後
對於(yu) 許許多多的競賽生來說,他們(men) 在競賽中與(yu) 難題“廝殺”,與(yu) 疲憊“鬥爭(zheng) ”,為(wei) 結果一次次地努力著,而T老師也曾經是其中的一員。在與(yu) T老師交談完後,老師對競賽的意義(yi)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