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誌願理科看專業?文科選城市!

又到一年高考時,還有不到2天時間,2023屆的學子就要踏上征途,迎接人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挑戰。

很多人說選擇大於(yu) 努力,在努力完高中三年之後,高考誌願可能有著不亞(ya) 於(yu) 高考分數的作用。一時的不謹慎可能帶來的是長時間的後悔,和人生方向的迷失。因此正確把握好高考誌願,對於(yu) 即將考完的同學們(men) ,有著無比大的現實意義(yi) 。

其實高考誌願填寫(xie) 的維度並不複雜,總結下來最大的有以下3個(ge) 因素,地域——學校——專(zhuan) 業(ye) 。弄清楚這三點之間的權重,和優(you) 先級排序,就基本可以幫助你從(cong) 茫茫多的高考誌願選擇中,縮小範圍,找到答案。

方便討論,我們(men) 來對考生分一些類別,來聊一聊不同類別考生這3大因素的排序建議。

理工科考生: 專(zhuan) 業(ye) 》學校 》地域

對於(yu) 理工科學生來說,大部分情況下,理工科對口行業(ye) 的進入門檻是明確,是相對較高的。你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就是未來就業(ye) 最重要的砝碼。別說什麽(me) 跨專(zhuan) 業(ye) 跨學科的人才是趨勢,那是針對頂尖一小撮的創新創業(ye) 者,或者高級管理者來說的,對於(yu) 大多數應屆畢業(ye) 的學生這些螺絲(si) 釘來說,人家企業(ye) 要的,就是來之能戰的即戰力。專(zhuan) 業(ye) 不對口,任憑你口吐蓮花根本毫無優(you) 勢可言。哪怕頂著985的牌子,幹不了活,等於(yu) 啥也沒有。

至於(yu) 地域呢,在老觀念裏,大城市,尤其一線城市的資源和所謂“眼界”對於(yu) 一個(ge) 18歲初入社會(hui) 的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早些年有大量的學生為(wei) 了地理優(you) 勢,降低一個(ge) 檔次去北上廣深,比如有省城985的分,去一線的211。有當地一本的好專(zhuan) 業(ye) ,去一線的二本差專(zhuan) 業(ye) 。為(wei) 了就是這麽(me) 一份軟性價(jia) 值。

這種思路呢,對於(yu) 某些專(zhuan) 業(ye) 依然正確,但對於(yu) 理工科學生來說相對沒有那麽(me) 重要。盡管理工科學生也需要在本科階段尋找一些實習(xi) 機會(hui) ,但是就像上邊提到的,理工科對口的工作,要求是相對明確的。1+1在哪裏學都等於(yu) 2,在哪個(ge) 廠上班也都等於(yu) 2。

不是說見識和資源多寡不重要,而是相對專(zhuan) 業(ye) 的硬能力來說,沒有那麽(me) 重要。你可以在阿裏字節騰訊找到大量的全國各地優(you) 秀的IT人才(華科,哈工,西交等等),但你在律所,廣告或者券商那裏是能看到明顯的大城市院校畢業(ye) 生(尤其京滬)的巨大比例優(you) 勢的。

所以總結一下,理工科——以專(zhuan) 業(ye) 實力為(wei) 第一擇校要素,以院校檔次次之,可以不太顧慮地理位置的問題。

而對於(yu) 社會(hui) 人文類的學生來說,則幾乎相反,地域 》學校 》專(zhuan) 業(ye)

古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科除了經濟與(yu) 法律之外,大多數專(zhuan) 業(ye) 其實並沒有客觀的評價(jia) 標準。因此糾結專(zhuan) 業(ye) 的好壞其實意義(yi) 不大。

反而是地理位置加成非常明顯,上麵提到了一些文科生對口的行業(ye) ,比如法律,金融,財務,廣告,媒體(ti) 等等,在這些行業(ye) 的一些頭部企業(ye) ,你會(hui) 看到非常明顯的大城市院校背景傾(qing) 斜(比如外經貿,或者上財這些211在這些企業(ye) 的校友數量,是遠遠超過一些二三線城市的985相同專(zhuan) 業(ye) 的)。地理優(you) 勢可見一斑。

同時呢,上文提到的諸如“眼界”等等軟性優(you) 勢,社科人文類的學生也會(hui) 比理工類的學生更加需要。舉(ju) 個(ge) 例子說比如創意行業(ye) 尤其明顯,我有一些學廣告設計的朋友,課堂裏學到的內(nei) 容最多占到10%-20%,絕大多數想法和實踐都來自於(yu) 海量的展覽或者行業(ye) 交流。這顯然在小城市是很難遇到的。

除了文理分科之外,學生和家庭的誌願填報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決(jue) 定因素,比較典型的還有比如學生的家庭情況。說起來有點殘酷,如果家庭條件不足以支撐你在一線買(mai) 房落腳,自己的能力也不是清北複交,或者至少C9這種頂尖直通絕對高薪工作料。那麽(me) 即便你在一線能很方便的找到工作,距離你能真正留一線城市的概率是很低的。

本科或者研究生都差不多,都留不下。就拿某人力網站上海去年的數據,應屆本科5800,碩士7600,5年後分別是9100和12300。甭管你覺得是高了還是低了。就算這個(ge) 數字翻一倍。你想要在上海拿下一個(ge) 上班1小時能到的房子,都幾乎不可能。

因此如果沒有家庭助力,不如直接著眼於(yu) 自己本身的省會(hui) (湖北的武漢,四川的成都,陝西/乃至整個(ge) 西北的西安)或者某個(ge) 自己喜歡的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的蘇錫常,渤海灣的青島大連?珠三角的珠海東(dong) 莞等等?),一來可以充分利用好區域中心學校在本地的資源優(you) 勢,獲得在本地更高的職業(ye) 起點。二來可以直接從(cong) 大學開始就積累本地的人脈(因為(wei) 大部分人還是會(hui) 留在本地的未來),比起在北上廣深混到快三十,再黯然回來的人,不知道強了多少。更別地本省學校對本地生源終歸會(hui) 有些許傾(qing) 斜,同一分數,你也許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hui) 。

當然,填誌願還有很多其他考量,比如網上每天噴的天坑專(zhuan) 業(ye) - 生化環材是否真的巨坑無比,土木機械老哥是否真的沒有希望,現在這個(ge) AI創作滿地爬的時代,再學個(ge) 普普通通的文學,未來是否真的幹的過電腦?

我隻能說,有些信息有道理,有些信息就是幸存者偏差。其實在自己搜集信息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向當事人尋求答案。不信你試一試,你問任何一個(ge) 人,不管是他的大學,還是他的專(zhuan) 業(ye) ,還是他的行業(ye) ,不敢說99%,至少90%以上,會(hui) 給你挑一大堆問題。最終的結論就是告訴你千萬(wan) 別來。

網上一堆清華的老哥,也一樣說自己學校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進了鵝廠拿著大幾十萬(wan) 起薪的IT精英,也大談計算機課千萬(wan) 必能選等等等。你問他們(men) 就跟沒問一樣,除了坑你,不會(hui) 有任何用處。教大家一招就是需要什麽(me) 信息就搜什麽(me) 信息。需要知道學IT哪家強,就把每年這些IT廠的高校招聘會(hui) 捋一遍,自然知道哪裏的生源更被認可。要趕緊考研,還是趕緊進廠再學。看看人才學曆比例就知道,如果是上市,尤其是外資,類似信息到處都是。

自己去搜來這些生信息,自己加工處理就好。千萬(wan) 不要去谘詢什麽(me) 專(zhuan) 家。給你意見的專(zhuan) 家既然做的是這一行,就意味著他不在任何熱門產(chan) 業(ye) 中,自己學曆也肯定不高,除了利用你的焦慮騙你點錢,其他都是一些一文不值的大道理。

除此之外,高考填誌願還經常破壞著很多家庭的和睦,尤其是子女和父母兩(liang) 代人之間的認知誤差。其實同學們(men) ,家長們(men) ,各位都大可不必。我覺得大家可以在自己各自的領域發力。孩子們(men) 結合自己的興(xing) 趣和通過互聯網檢索獲得的新世界的認知,為(wei)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把關(guan) 。父母長輩則根據自己對於(yu) 自己家庭狀況的認知,以及對於(yu) 國情文化的理解,對於(yu) 地理位置提供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彼此的意見往中間湊一湊,也許就是個(ge) 漂亮的答案。

不管怎麽(me) 說,高考誌願沒有完美解,人生的路還很長,即便設定好了目前完美的教育計劃,未來也可能遇到更多新的,目前還意想不到的問題。放平心態,踏實前行。祝願所有幾天後的高考學子都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如何找到完美的博士學位?博士研究適合我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