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教育這個(ge) 事本身是去搶資源,而在搶奪資源這件事上本身有很多信息差。在如今2023這個(ge) 時間段,國內(nei) 稍微有點能量,有點認知的家庭,已經放棄了高考這個(ge) 賽道了。或者說,高考不是很多家庭的唯一賽道,他們(men) 退路太多了。低認知的家庭,或者普通家庭往往沒得選,基本最多能做的就是給孩子補補課,把幾門成績武裝上去,最好能武裝到牙齒。
然後在高考這個(ge) 獨木橋上挖啊挖啊挖。挖少少的坑位,開小小的花。成績好點的學霸還好,成績一般的,或者中遊的,其實每年都有各自的悲歡離合。每年的高考,家長也累,孩子更累。國內(nei) 的教育的本質是篩選人才,通過高考這個(ge) 事給你劃三六九等,讓你去不同的本科再繼續層層篩選。本質不是培養(yang) 人才,而是篩選出合格的合規的符合他們(men) 學曆需求的那一撥,再去分配更好的資源。
所以,大陸的教育資源極度內(nei) 卷,有限的好學校其實並不夠分配。而未來畢業(ye) 生人數會(hui) 越來越多,前陣子有人統計了每年共招收大學生人數。從(cong) 1978年開始,全國共招收40萬(wan) 人次,到2005年,共招收504萬(wan) 人次,到現在20022年一共有1193萬(wan) 大學畢業(ye) 生。而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未來幾年,這個(ge) 數據將達到1500萬(wan) 的人次。
這個(ge) 數據的增長在匹配下國內(nei) 有限的211和985的坑位。其實如今的國內(nei) 學校位置早就供給嚴(yan) 重失衡了。高考很難有出路,普娃在高考這個(ge) 賽道很難出挑,即使牛娃,也會(hui) 被各種各樣的牛娃擠到一邊去。所以,稍微有點認知的家庭,稍微能為(wei) 子女提前規劃的家庭,稍微有些經濟實力的家庭,都不會(hui) 盲目去選擇高考這一個(ge) 賽道。沒選擇或隻有這個(ge) 一個(ge) 選擇的代價(jia) 太大了。孩子的試錯空間太小了。
家長本身來說,其實就是孩子未來的規劃師,你不能決(jue) 定你孩子天賦多好,學習(xi) 多好。但你能掌控他未來能有多少選擇,並和他或她商量下來選擇最匹配他們(men) 的一條道路。像現在,很多中產(chan) 家庭已經開始卷香港身份,父母一方先拿優(you) 才身份,給孩子提前規劃,走香港DSE路線,提前為(wei) 孩子布局,再通過DSE的分數轉化到國內(nei) 的清北這些名校。
你不需要考到很高分數,因為(wei) 這個(ge) 身份本身是一層對家庭經濟,實力,認知的篩選。你過了這層身份,孩子有國內(nei) 成績的底子,隻要英語能提升上來,進一個(ge) 好點的985跟玩一樣,進清北一樣不難。這也是國內(nei) 普通家庭高考更難的原因,因為(wei) 你們(men) 早已經不在一個(ge) 賽道上玩了,很多人在拚命的搶有限的考位。而大多數考位,其實已經被提前放出去了,放給海外學生,放給一些有位置綁定的學生,放給確確實實的牛娃。
除了香港的DSE路線,港澳台的華僑(qiao) 生聯考也是個(ge) 思路,一樣是報名人數小,考試內(nei) 容簡單,競爭(zheng) 小,錄取分數線直接拉到最低,很多學生進名校就是低分入名校。還有人會(hui) 質疑,這類學生即使拿到名校入場券,但本身能力或學術不夠紮實,以後也不過爾爾。這又是認知方麵的錯誤。未來就業(ye) ,或者其他,你們(men) 一樣不在一個(ge) 賽道,同樣是名校畢業(ye) ,你辛辛苦苦海投100個(ge) 崗位,能喊你麵試的沒有多少個(ge) ,因為(wei) 你除了學曆,其他履曆都相對普通。
而這類提前規劃的學生,早就去你夢想的公司實習(xi) 過,被內(nei) 推過,甚至熟悉他們(men) 的模式。他們(men) 能中的概率本身就比你更大。再說有的學生,本身能帶資源進去,尤其是金融這個(ge) 領域,名校+資源進組就是王炸。當然,他們(men) 也需要技術流去做研究員的苦力。這份差事是你能卷的路,但一樣千軍(jun) 萬(wan) 馬,你艱難進場,做最苦最累的活,拿不到最高收入。
還有些家庭,其實早就脫離了高考路線這個(ge) 賽道,直接選的國際學校,有的在國內(nei) 讀a-level,或高考失敗了直接跑國外讀個(ge) Foundation,預科橋梁一年,直接去海外讀個(ge) qs前百的本科,回國直接對標top 985,比如去英國,你讀個(ge) kcl的預科,隻要65分就可以升學你的王這種名校,本科三年就讀完,本科成績隻要過得去,能達到60+,碩士去個(ge) UCL並不難,成績在好點,碩士去個(ge) LSE或牛劍也不是沒有。有些你們(men) 認為(wei) 的高考的失落者,換了條賽道,一樣名校身份殺回來。最終你們(men) 又在求職這條賽道相遇,而此時,他們(men) 在頭部,你甚至還沒到腰部。
總了個(ge) 結:教育這個(ge) 事,不是靠孩子讀出來的,是靠家庭規劃出來的。為(wei) 什麽(me) 有的家庭孩子和你天賦差不多,但出路不一樣?
那是在你們(men) 看不到的角落,家長們(men) 在不斷的研究可行性的信息差,不斷的在為(wei) 孩子篩選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當然,資金上的投入一樣也是你看不見的門檻。而門檻這件事本身就攔住了很多人,這個(ge) 東(dong) 西又回到了前麵說的資源的分配上。高考也是通過高考這個(ge) 門檻去設攔路虎。隻不過認知更高的家庭,已經脫離了原有的規則了,不和高考玩了,有更多路線可以選了。但終局都是一樣的,一樣拿到名校畢業(ye) ,然後回國把好的資源給搶走了。
這類資源被拿走得越多,普通學生就越難。而且越往後,普通留學生越難出來。說得更紮心點,不要指望高考再出來了,這可能已經是人家不願意選擇的一條路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