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有哪些比較容易申請的碩士專業?

我帶過六七屆申請港碩的學生,也花了大量時間集中研究過港碩申請的偏好和難度,所以對這個(ge) 問題還是比較有經驗和心得的。

目前港校,尤其港前三的碩士申請難度大、競爭(zheng) 比較卷已經基本成為(wei) 常態,但具體(ti) 分析的話,大家各有各的卷法。

首先港大和港中文本身的碩士學科門類全,同一學科下可替代的專(zhuan) 業(ye) 也很多。

拿競爭(zheng) 最激烈的商科來說,如果商學院下麵的專(zhuan) 業(ye) 你申請有壓力,拿offer幾乎沒機會(hui) ,轉戰理學院、工學院甚至社科學院,申請一些跨學科的泛商科碩士,上岸幾率會(hui) 更大。

相比之下,港科大所有全日製授課型碩士專(zhuan) 業(ye) 加起來大隻有40來個(ge) ,大約是港中文碩士課程數量的一半,港大的三分之一,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理工科和商科專(zhuan) 業(ye) 上。

所以對於(yu) 打算申請港科大的同學而言,你的可選擇範圍很小,而且幾乎沒什麽(me) 低難度的相近專(zhuan) 業(ye) 來緩衝(chong) 申請壓力。

從(cong) 每年上岸港科大的生源情況也能判斷,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名校、高分加硬核實踐背景,對雙非學生來說上岸港科大的難度其實比港大和港中文更高。

其次,港大和港中文的錄取offer更多,但每年的申請遞交量也很驚人。

去年23fall剛一開放申請,有相關(guan) 機構根據申請編號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港中文在同一時間段的申請遞交人數比上一屆多了77%。

而港城大官微也公布,22fall的申請人數相比上一年度直接翻了一倍!!

作為(wei) 港八大首席的港大、以及學校話題熱度居高不下的港中文,盡管學校官方並未正式公開過每年的申請遞交量,但從(cong) 種種跡象來看其超高的申請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每年雙非學生申請港前三最普遍的現象就是:

被港科大脆拒(如果不是專(zhuan) 業(ye) 類強校,比如知名財經大學,一般很難過通過簡曆篩選);

或者被港大和港中文放進waiting list長達數月,最後在申請快結束時才收到麵試邀請,抑或發完argue 信後再次被拒。

分析完以上港前三碩士申請的整體(ti) 難度,我們(men) 回到本文的核心問題——香港大學有哪些比較容易申請的專(zhuan) 業(ye) ?

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港大並沒有絕對容易申請的碩士專(zhuan) 業(ye) !!!

即便是我們(men) 常玩梗的冷門保底專(zhuan) 業(ye) 佛學研究、佛教谘詢碩士,也要相關(guan) 背景才能申請,而且人家的專(zhuan) 業(ye) 實力和口碑在業(ye) 內(nei) 很強的!

不過港大會(hui) 有一些相對比較好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有的是對實踐經驗要求低的,比如:

文學院大部分專(zhuan) 業(ye) ,像語言學、應用語言學、中國語言文學以及曆史相關(guan) 碩士,隻要本科均分成績、標化語言成績高,再有相關(guan) 的學術論文,即便沒有實習(xi) 實踐經驗拿offer也不難;

還有一些歡迎跨學科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比如:

中國曆史研究、金融科技、環境管理、中國發展研究、國際公共事務管理、以及社會(hui) 工作碩士等。

這些課程有的專(zhuan) 業(ye) 性不強,有的本身就是跨學科的複合專(zhuan) 業(ye) ,因此對生源背景要求比較多元化,相比很多嚴(yan) 格要求本科學習(xi) 背景或相關(guan) 實踐經驗的課程更好申請。

但也要注意一個(ge) 問題,不限製背景的專(zhuan) 業(ye) 申請也很火爆,大家同樣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本科學習(xi) 成績和標化語言成績,在申請動機信(也就是個(ge) 人陳述)上好好打磨。

最後就是一些雙非背景比較好申請的專(zhuan) 業(ye) ,這裏我羅列一些自己收集到offer比較多的,大家可以作為(wei) 參考:

對外英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工業(ye) 工程與(yu) 物流管理、環球管理、食品安全與(yu) 毒理學、應用語言學、英語研究、語言學等,這些碩士專(zhuan) 業(ye) 相對錄的雙非學生數量會(hui) 多一些。

不過,這些雙非學生的背景普遍也都是一本高校,比如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連外國語、深圳大學等,而且本科均分成績普遍在85+雅思成績普遍在7分以上,相關(guan) 實踐經曆2-3段起步。

最後,簡單聊聊最近在做選校谘詢時的一些感想。

算是本篇題外之話,抑或者送給24fall學生的一個(ge) 彩蛋。

我們(men) 一直都在吐槽港碩申請很難、競爭(zheng) 很卷,但難和卷的核心其實是大家的心態問題。

論價(jia) 格,港碩現在讀完也不便宜,港前五至少二十五萬(wan) (人民幣),按現在港碩學費和香港物價(jia) 漲勢來看,30萬(wan) +讀完港碩可能會(hui) 成為(wei) 一個(ge) 常態

論排名,同等排位區間內(nei) ,港校會(hui) 比日韓和馬來西亞(ya) 等全球TOP100、TOP200的高校在大陸認可度更高,這是客觀地域優(you) 勢,是其他外國沒辦法去競爭(zheng) 的。

但是,我們(men) 把打算留學的人群鎖定到那些本科背景偏弱、學習(xi) 成績偏低或者留學預算不高的人身上,如果港碩對於(yu) 你來說可能申請也很吃力、入讀也很吃力,其實真的可以把目光放到周邊國家和地區上。

這裏我不是因為(wei) 小眾(zhong) 國家好申請,所以鼓動大家都去申請。

留學確實是一個(ge) 充滿選擇性的問題——

要不要選擇留學?選哪個(ge) 國家/地區、哪所學校、哪個(ge) 專(zhuan) 業(ye) ?

等等的諸如此類問題,都太需要我們(men) 去做判斷、下決(jue) 心,以及取舍。

而現在討論認可度、討論性價(jia) 比,完全就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

我一直都認為(wei) ,沒有一個(ge) 絕對完美的留學國家/地區,更沒有一所站在留學生立場上,在排名、教學、科研、就業(ye) 、難度等方麵都絕對完美的學校。

麵對各個(ge) 維度的比較,我們(men) 要思考的首先是自己的留學目的,其次是適合自己的留學地區,最後是能申請的學校和專(zhuan) 業(ye) 。

而不是一開始就從(cong) 別人的印象式評價(jia) 出發,完全否定自己在任何地區、任何學校、任何專(zhuan) 業(ye) 的機會(hui) 和可能。

如果港大真的沒有你能申請的專(zhuan) 業(ye) ,你願意犧牲排名就選香港後幾所學校,不願意犧牲排名就換別的地區/國家,預算充足就去英國澳洲,預算不高就去日韓馬來。

絕大部分打算去留學的人,都是抱著功利的期待,就像一百年前出去淘金、下南洋的人,這些都無可厚非。但問題是:

既然我們(men) 都已經打算出去了,就應該從(cong) 現在開始換一種新的思維,跳出中介的固化體(ti) 係,跳出周圍人的認知僵局,做你自己的判斷和決(jue) 定。

即便是我能提供給大家的信息和建議,有時候也不自覺地充滿了主觀性,存在一些無法避免的局限,更不用說為(wei) 了搶占留學市場份額而對自己不做的地區加以貶低、大加撻伐的評價(jia) 。

所以未來的準留學生們(men) :

不管是考慮申請難度還是所謂的性價(jia) 比、認可度,你所聽到的結論基本都是非常相對而言的,而且是一個(ge) 會(hui) 隨著時間過程而慢慢發生變化的可變事實。

畢竟,香港也是一個(ge) 從(cong) 三五年前比較好申請、就讀壓力也不大,到慢慢變得不好申請、費用逐漸超支的熱門留學地區。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初三畢業升高中階段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來得及嗎?

下一篇

為什麽英國留學受到追捧澳洲留學就被拉踩?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