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大學招生平權法案對於華裔學生是好是壞?

美國當地時間6月29日、北京時間6月30日淩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結果,分別裁定美國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在錄取學生時將種族作為(wei) 考慮因素的做法,違反了美國的憲法。

最高法院根據哈佛大學以及北卡的招生情況,認為(wei) 他們(men) “消極的使用種族政策”,因而“無法與(yu) 平等保護條款相協調”,從(cong) 而宣告他們(men) 違憲。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大學招生平權法案,對於(yu) 華裔學生是好是壞?

最高法院公開的說明似乎象征著一些因程序正確而在申請美國大學流程中飽受打壓的族裔(比方說白人和亞(ya) 裔)將會(hui) 迎來美本申請的新風口

目前美國國內(nei) 的主流媒體(ti) 上,大部分發聲者還是對此持反對意見的,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以及其妻子,美國首位黑人大法官傑克遜,以及美國現任總統拜登。

總統拜登說道:“不能讓這個(ge) 裁決(jue) 變成最後的決(jue) 定。”

前總統奧巴馬說道:“平權法案讓我和米歇爾這樣的幾代學生,證明了我們(men) 的歸屬。現在我們(men) 應該為(wei) 年輕人提供幫助,得到他們(men) 應得的機會(hui) 。”

同時,美國各大高校也發出郵件聲明這個(ge) 裁決(jue) ,“非常讓人失望”,他們(men) 認為(wei) 依靠平權法案的種族保護政策可以讓校園獲得足夠的多樣性,而這種多樣性是有益於(yu) 校園社區生態的。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大學招生平權法案,對於(yu) 華裔學生是好是壞?

如何理解最高法案的這個(ge) 裁決(jue) ,我們(men) 需要從(cong) 平權法案本身開始說起。

01、平權法案的那些事

作為(wei) 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甚至很可能沒有之一,美國國內(nei) 有著大量的族裔,其中很多都在美國的曆史中遭受過極其不公的待遇,其中包括非裔,拉丁裔,印第安裔,亞(ya) 裔等等。

主要針對於(yu) 這些國內(nei) 弱勢群體(ti) 及族裔的保護,1965年美國開始推出平權法案,旨在保證少數族裔以及婦女在就業(ye) ,求學,以及社會(hui) 生活上不受歧視,因此,法案中一開始就有包含,企業(ye) 及高校對於(yu) 少數族裔對象有比例配額。

實際上這非常有效,不管是婦女還是少數族裔,受此法案的影響就業(ye) 率和畢業(ye) 率都顯著上升。

然而隨著時代的前進,這項法案開始變得沒有那麽(me) 好了。

在美國國內(nei) 各州都開始有人質疑,企業(ye) 和高校給婦女以及少數族裔的比例配額實際上高出了法案的限製,法案政策開始被惡意利用。

對於(yu) 此,最先做出行動的是加州。

在1996年加州通過的209法案,禁止了政府公共機關(guan) 以及高校在審核申請者是考慮種族因素

此後,先後總共有十個(ge) 州曾經通過修正案來限製平權法案(德州修正案通過後數年又再次被公投推翻)。

從(cong) 此我們(men) 可以看到,平權法案已經不是第一次遭受非議了。

彼時開始,種族其實已經不再有過去那麽(me) 強的限製性,就像最高法院表示的,“現在的年輕人不在肩負過去他們(men) 祖先所背負的道德債(zhai) 務。”

02、平權法案在教育中的核心矛盾

平權法案的推出伊始,其核心目的便是通過政府的勒令要求,來幫助那些飽受結構性暴力的族裔在教育和社會(hui) 生活上獲得與(yu) 他人同樣的機會(hui) 。

因為(wei) 這些族裔處於(yu) 劣勢,他們(men) 的社區缺乏教育資源,這最終會(hui) 導致他們(men) 的後代與(yu) 優(you) 勢族裔的後代產(chan) 出巨大的Achievement Gap,族裔間的差別又會(hui) 加劇資源的不平等,因而導致無盡的惡性循環,如果沒有幹預,在當時的美國社會(hui) 下,劣勢族裔的成員們(men) 將永遠不能翻身。

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平權法案是合理的,且符合社會(hui) 需求的。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種族隔離的結束,最受壓迫的非裔美國人也開始可以享受與(yu) 美國白人相同的教育資源,各項社會(hui) 的改製讓大家又開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這一法案的重要性便開始逐日降低。

同時,由於(yu) 高校與(yu) 政府機關(guan) 為(wei) 了迎合社會(hui) 潮流以及提升聲譽,開始強調多樣性的重要性,便開始根據他們(men) 的需求來使用平權法案,這反而導致了極大的不平等。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高校錄取中普遍表現較好的亞(ya) 裔會(hui) 因為(wei) “多樣性”原因而被限製,非裔與(yu) 拉丁裔會(hui) 受到極大優(you) 待。

對於(yu) 亞(ya) 裔來講,這當然是不公平的,畢竟亞(ya) 裔家庭重視教育是很主流的想法,他們(men) 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培養(yang) 孩子,然而在申請時卻因為(wei) 出身還要麵臨(lin) 額外的難度,這是讓他們(men) 無法接受的。

其本質上來講,是美國教育體(ti) 製的問題

美國的教育是精英式教育,他們(men) 大學的學費高昂,同時私校普遍優(you) 於(yu) 公校,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學費昂貴的私校從(cong) 師資,教學資源,到校園環境都大大優(you) 於(yu) 政府的公校。

這就導致了收入一般的家庭不會(hui) 考慮在孩子身上投入如此之多的教育成本,尤其對於(yu) 中產(chan) 以下的家庭(大多是非白人族裔)來說,他們(men) 並不是那麽(me) 重視下一代的教育。

如果大學堅持將種族作為(wei) 錄取時的一個(ge) 重要考慮因素,那麽(me) 對於(yu) 那些花費了巨大成本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的家庭是極其不公平的(這些其中很多家庭也並非中產(chan) 及以上的收入人群,尤其是亞(ya) 裔家庭)。

因此可以斷言的是,大學在招生時的種族優(you) 待政策是一種偷換概念——族裔的區別以及種族歧視並不會(hui) 影響一個(ge) 家庭對於(yu) 教育的投入,更何況不管是對於(yu) 大部分的亞(ya) 裔,非裔,以及拉丁裔學子來說,他們(men) 的整體(ti) 都是處於(yu) 社會(hui) 的同一階級,他們(men) 所能接觸到的教育資源是相近的,隻是投入成本的區別,因此簡單的根據族裔配比的申請策略明顯是不合理的。

03、今後的升學

對於(yu) 亞(ya) 裔學生來說,平權法案被否定無疑是一個(ge) 好消息,不再因種族比例配額限製很可能意味著申請環境的變好。

然而,根據美國各大高校的反映來看,他們(men) 仍舊有著很強的意願保證校園的種族多樣性,因此我們(men) 不能保證他們(men) 不會(hui) 有後續的措施來確保這一結果。至於(yu) 是擴招,特招,還是任何其他的手段,我們(men) 就不得而知了。

但始終一致的是,亞(ya) 裔家庭對於(yu) 教育投入的堅持與(yu) 肯定。不管什麽(me) 時代,什麽(me) 社會(hui) 環境,我們(men) 都對教育有著無限的熱情,知識是下一代最重要的力量。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