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移民的初衷就是為(wei) 了孩子的教育,讓孩子能力遠離內(nei) 卷,體(ti) 驗自然成長的節奏和更多彩的人生。而選擇加拿大,就是看中了這個(ge) 社會(hui) 相對寬鬆的教育環境。
但是,您可能在各種社交媒體(ti) 上會(hui) 看到兩(liang) 種截然相反的極端觀點。有的說加拿大教育太過佛係,在這樣一個(ge) 過分自由和放鬆的環境下,孩子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變得失去競爭(zheng) 力。而另外一些人卻說,加拿大的教育也同樣卷!甚至在溫哥華和多倫(lun) 多的富人區,競爭(zheng) 的激烈程度比國內(nei) 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拿大的教育到底是鬆是卷?加拿大的孩子到底在過什麽(me) 樣的生活?加拿大的教育到底是怎樣的?為(wei) 什麽(me) 大家會(hui) 有著兩(liang) 種截然相反的認知?今天大偉(wei) 就來帶您看個(ge) 究竟!
首先說加拿大教育是溫水煮青蛙的觀點,這部分朋友的認知是:加拿大的教育體(ti) 製缺乏競爭(zheng) ,中小學都是每天三點就下課,放學後還沒有作業(ye) 。課堂上老師講的東(dong) 西也不多,並且進度極慢,數理化上有可能落後國內(nei) 幾個(ge) 年級。學校也很少有正規的考試測驗,成績更是不公布不排名,學生之間也沒有競爭(zheng) 的意識。從(cong) 小就沒有壓力,缺少競爭(zheng) ,未來要怎麽(me) 樣適應複雜的社會(hui) ?還怎麽(me) 在矽穀、華爾街、中關(guan) 村、西北旺、陸家嘴、南山、珠江新城這樣的金字塔尖立足?
以上加拿大的情況是事實嗎?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您,一點都沒錯!
加拿大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階段的確如此。比如我們(men) 家的王中王,已經是四年級下半學期了,現在學校教的數學還停留在一位數乘法的階段,也就是還在跟乘法口訣較勁,兩(liang) 位數乘法和簡單的除法隻學了一點點皮毛。
從(cong) 王中王四歲上學前班開始,到現在4年級,整整六年,從(cong) 沒有過一本教科書(shu) ,所有教學材料都是老師打印的A4紙或者小冊(ce) 子。孩子原來每天要帶飯,書(shu) 包裏還會(hui) 放上飯盒和小零食,但現在學校可以訂hot lunch了,書(shu) 包也變得空空如也,基本就是個(ge) 擺設。家庭作業(ye) 每周也就一次,也就是一張紙,5分鍾就能完成。
學校每年都會(hui) 組織4到7年級的孩子去滑雪,冬天的一個(ge) 月,每周一都是雪場見,感覺那一個(ge) 月都是在玩中度過的。當然滑雪是免費的,甚至連家長陪著滑都不用花錢。夏天來了,學校又組織露營,三天兩(liang) 夜的湖邊露營,燒烤、遊泳、Party…全部占用的上學時間,而且同樣一分錢不要。孩子露營回來正好又過周末,等於(yu) 一周基本不用學什麽(me) 了。緊接著六月中旬,又要放暑假了,一整個(ge) 四年級,就這麽(me) 稀裏糊塗,連休帶玩的過去了。
您可能會(hui) 問,王中王上的學校是不是不行?學習(xi) 抓的這麽(me) 鬆?要知道王中王的學校在BC省近900所小學中,排名20多。雖然不是什麽(me) 名校,但論排名和成績,也算中上。
王中王的情況在加拿大並非個(ge) 例,而且是常態,小學在學習(xi) 上沒有任何一丁點壓力!但您要問我著不著急,我掏心窩子的跟您說,我不但不著急,還深深的感覺到欣慰。
我很早前就在文章裏說過,加拿大的早放學製度,以及低年級非常輕鬆的課業(ye) 負擔,其實就是為(wei) 了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長的空間。學校教育再好,也是集體(ti) 式的標準化培養(yang) ,在學校待的時間越長,出來的孩子也就像是一個(ge) 模子刻出來的。想要真正讓一個(ge) 孩子有自我獨立的發展空間,順應自己的個(ge) 性,還是要孩子擁有學校外的成長環境。
王中王的學習(xi) 到底怎麽(me) 樣,跟同齡孩子相比又是如何,說實話我都不是很清楚,學校沒有排名,開家長會(hui) 是老師嘴裏的孩子也都是哪裏都好。對比學習(xi) ,我更關(guan) 注的是孩子的道德品質,價(jia) 值觀,自我認知的培養(yang) ,這些才是我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校學到的東(dong) 西。王中王遵守紀律規則、從(cong) 不說謊、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對於(yu) 一個(ge) 小學生來說,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那加拿大的小學真的就一點東(dong) 西不學嗎?並不是,而是加拿大小學的側(ce) 重點不同。王中王痛恨數學,乘法口訣背了5年了,還是不流利。速算是他最痛苦的科目,一切計算的題目都很痛苦。但他完全理解每個(ge) 數學概念的原理,再加上閱讀和理解能力較強,所以應用題反而做的很好,更能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算錢、算匯率、算時差、玩各種數字遊戲都是他的特長,雖然痛恨計算題,但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卻都很感興(xing) 趣。這也是加拿大小學學術上的特點,不求快,也不求多做題,但務必讓孩子掌握數學的原理,更讓孩子愛上數學在生活中應用。
無論如何,加拿大的小學都不太重視數學,但閱讀和寫(xie) 作上卻抓的很緊。學校每天會(hui) 讓孩子寫(xie) 日記,也有大量的閱讀任務,教會(hui) 學校還有很多的聖經背誦任務。更重要的是,英文世界的少兒(er) 課外讀物實在是太多了,孩子也有大量的課餘(yu) 時間來讀書(shu) 。
王中王從(cong) 小就被我們(men) 逼著養(yang) 成了一個(ge) 習(xi) 慣,每天要讀一篇Kids A-Z的文章,讀完之後還要做題,形式上跟雅思閱讀一模一樣。我曾經很多次跟大家推薦過這個(ge) 軟件,裏麵分級別有幾千篇文章,從(cong) 剛剛識字到12年級,從(cong) 曆史、文學、藝術、體(ti) 育、政治,話題無所不包。可以說這個(ge) 閱讀軟件開啟了王中王的文字世界,也讓他練就了閱讀的技巧。甚至某種程度上,代替了我們(men) 做父母的英文教育工作,這點也是我們(men) 最欠缺的。
凡事貴在堅持,王中王堅持Kid A-Z也有四五年了,直到最近兩(liang) 年成果開始顯現。除了上麵的文章,他已經開始讀大部頭的文字作品。曆史的、地理的、科幻的,魔幻的、童話的……單詞量、理解力和閱讀速度都上來了,現在一年讀個(ge) 幾十本正規圖書(shu) 總是有的。
孩子就是這樣,有時你讓他讀書(shu) 比吃藥都難,但一旦他讀進去了,吃飯的時候都放不下。當然也沒什麽(me) 正經書(shu) ,前幾天他在kindle上找到一套什麽(me) 小孩穿越進遊戲的書(shu) ,老先生用兩(liang) 天看完了8本!我倒也從(cong) 來不規定他看什麽(me) 書(shu) ,大人認為(wei) 有價(jia) 值的書(shu) 孩子反而不愛看,那就順其自然吧。培養(yang) 閱讀習(xi) 慣和能力比讀什麽(me) 內(nei) 容更重要,讀的多了他也會(hui) 發現什麽(me) 才是有價(jia) 值和營養(yang) 的內(nei) 容。要是他現在能讀天龍八部或者盜墓筆記我也挺高興(xing) ,哪怕是英文翻譯版。
當然,讀書(shu) 學習(xi) 隻占了王中王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他更多時間是用來看動畫片、打遊戲、練琴、打高爾夫、遊泳、參加童子軍(jun) 、參加交響樂(le) 團……而加拿大的小學教育恰恰給了孩子這樣的空間,讓孩子有大把時間“浪費”在學校和課本之外。我一直認為(wei) ,書(shu) 本知識僅(jin) 僅(jin) 是人生成長中的一小部分,多讓孩子體(ti) 驗和接觸社會(hui) ,甚至是發呆,都是他們(men) 在認知自我和認知世界的必經過程。
那孩子在加拿大真的就可以一直這麽(me) 輕鬆嗎?難道就沒有升學的壓力了嗎?
根據我的經驗,真的是沒啥壓力。加拿大絕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小學是1-7年級,中學是8-12年級,升中學不用中考,小學畢業(ye) 也沒有考試,任何孩子都必須要升入中學。而中學也沒有重點之分,隻看家裏住的學區。
而加拿大的大學95%都是公立大學,而升大學也沒有高考,隻是看10、11、12年級的平均成績,課外成就根本不是決(jue) 定性因素,所以絕大多數的孩子隻是到高中最後三年才開始感受到學習(xi) 的壓力。
加拿大大學的平均錄取率並沒有數據,但頂級大學如多倫(lun) 多大學和UBC大學,對於(yu) 本國孩子的錄取率都接近50%,其他二線、三線甚至大專(zhuan) 的錄取率就更高了,孩子隻要想,基本不會(hui) 有上不了大學的情況,甚至考頂級大學都絕非難事。
這也是加拿大整體(ti) 的人口和教育資源配比決(jue) 定的,就像這個(ge) 國家的自然資源一樣,地大物博,人均享有的資源充沛。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加拿大是全世界平均學曆最高的國家,超過60%的人口擁有大學以上學曆。
而加拿大的教育體(ti) 製是典型的先易後難,小學輕鬆,中學的最後三年開始加大難度,大學更難,很多好大學大一的淘汰率超過10%,而碩士、博士就有挑戰了。
所以你要問我,加拿大的教育輕鬆嗎?我的答案是小學確實比較佛係,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寬鬆,最自由,最沒有壓力的小學教育!但它卻也留給了孩子更多的自由成長的空間!而高中高年級,乃至於(yu) 大學,才開始真正的學術加壓,讓年輕人在專(zhuan) 業(ye) 上保持嚴(yan) 謹,讓他們(men) 在自己真正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上專(zhuan) 注探索。
在我看來這也是符合人的成長規律的,人生來不需要一直高壓、一直競爭(zheng) ,隻要根基長的正,樹冠自然枝繁葉茂。而即使孩子在學習(xi) 學術上不擅長,也有很多其他的發展路徑!
我們(men) 再來看另外一種觀點,說加拿大教育卷的人眼裏,這裏也拚教育,尤其是華人圈。華人移民家庭普遍有錢有閑,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小圈子拚教育的風氣比國內(nei) “海澱”還有過之而不及。
的確,這也是事實!我所身處的溫哥華,華人圈中也有很濃的雞娃風氣。
學校教的少,那就找課外班來提前學。溫哥華和多倫(lun) 多的華人的課外補習(xi) 班比比皆是,數學,英文,中文都是常見的科目。甚至很多家庭是中英文兩(liang) 種語言同步教學,英文按照加拿大的進度學,中文則按照國內(nei) 的進度學,雙軌並行。數學就更不用說了,咱們(men) 華人的傳(chuan) 統強項,要是哪個(ge) 華人孩子數學不好,好像反而是件奇怪的事情。我可以說,華人孩子的數學應該普遍領先加拿大平均水平一兩(liang) 個(ge) 年級,最厲害的我知道,有孩子小學沒畢業(ye) ,高中數學都已經差不多學完了。
所以幾乎在所有學校,華人孩子的成績總是最好的!平均成績上唯一能跟華人孩子拚的,可能也就隻有少數的韓國裔孩子了。
在特長上,華人家庭就更加重視了。在音樂(le) 體(ti) 育麵前,學校那點學術的東(dong) 西簡直就是小兒(er) 科。
華人孩子都學哪些特長呢?體(ti) 育上流行的有冰球、棒球、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擊劍、高爾夫、遊泳、滑雪、帆船、國際象棋、甚至核心體(ti) 能訓練等等;藝術上學的最多的是鋼琴、小提琴、各類管樂(le) 、民樂(le) 、芭蕾、繪畫;還有種類繁多的機器人、編程、演講、辯論、主持人、領導力方麵的課程。
簡單來說可以這麽(me) 理解,隻要是國內(nei) 有的興(xing) 趣特長班,加拿大尤其是溫哥華和多倫(lun) 多一樣都有,學生幾乎都是華人孩子。
那您可能就會(hui) 問了,如果是這樣,為(wei) 了孩子移民到加拿大還有什麽(me) 意義(yi) ?不還是跟國內(nei) 一樣的要拚孩子特長,拚家庭實力?
的確,海外的華人群體(ti) 也容易互相影響,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特長學的不錯,往往會(hui) 帶動周圍一幫孩子的跟著學。而家長也很可能會(hui) 相互暗中較勁,你家孩子拿了第一,我家為(wei) 什麽(me) 就不行?
而且很多家庭培養(yang) 孩子的興(xing) 趣特長,就是為(wei) 了將來考美國的藤校做準備,有些家庭甚至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爬藤的漫漫征程。請升學指導,做特長規劃,從(cong) 最一開始就要奠定孩子頂級名校的黃金之路。
但您接著聽我講,即使是為(wei) 了藤校做準備。我身邊這些孩子的興(xing) 趣特長學習(xi) ,真的就是出於(yu) 興(xing) 趣!
還是講講我自己的心路曆程,我和大王兩(liang) 口子都是靠學習(xi) 改變的命運,太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了。像前麵講到的,我們(men) 甚至在王中王兩(liang) 三歲的時候就恨不得為(wei) 他規劃好了教育路線。藤校肯定是最高目標,務必要培養(yang) 2-3門拿的出手的特長,至少要在國際比賽中取得成績。學習(xi) 更不能鬆懈,什麽(me) IB、AT、SAT、SSAT,各種考試在孩子一出生時就開始研究。
王中王四歲開始練小提琴、五歲高爾夫、六歲鋼琴、中間還學過國際象棋、棒球、遊泳......學習(xi) 上更是沒有鬆懈,雖然沒有報過課外班,但自己監督的數學和英文的學習(xi) 也從(cong) 沒間斷過。
有段時間王中王早上八點出門上學,下午放了學之後就要馬上趕去球場練球、然後回家練琴,再加上各種數學英語任務,我沒事再給他補補中文,一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登登,甚至有時還需要早上六點多起床訓練,要知道他才是一個(ge) 四五歲的孩子......以至於(yu) 那段時間他經常會(hui) 問我一個(ge) 問題:活著是為(wei) 了什麽(me) ?活著太沒有意思了……聽得我和大王一驚一驚的。
這樣的日子其實並沒有持續很久,逐漸適應和融入了加拿大生活後,我和大王的心態和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總說,移民後是終身學習(xi) ,我們(men) 其實也在跟著孩子一起在重新學習(xi) ,一起成長,認知也在不斷成熟。
我們(men) 主要有兩(liang) 點發現,一是加拿大的教育資源非常充沛!十二年的免費義(yi) 務教育自不必說,每個(ge) 孩子有權利和義(yi) 務上完高中。而大學也很容易入學,甚至考進一所加拿大的好大學絕非難事。在溫哥華,我身邊的很多中學生都隻把本地的UBC大學作為(wei) 最後的備胎,實在沒學上才考慮UBC,要知道這也是一所全球排名30多位的名校啊!
前文提到過,加拿大的大學入學也幾乎隻看學習(xi) 成績,對課外成就沒有太多考量。那您說,這樣充沛的教育資源和寬鬆的教育環境下,我幹嘛還要逼孩子為(wei) 了升學去拚盡一切呢?
您可能會(hui) 問,那你們(men) 的目標不是美國的藤校嗎,要爬藤肯定還是要極大的投入的啊。說實話,我和大王現在是完全沒有那個(ge) 心氣了。一是我們(men) 在深度的了解加拿大的價(jia) 值觀後,深深的覺得這裏可能是更加適合孩子,更加能夠給他幸福的土地;而經濟上,同樣很好的大學,加拿大的學費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對於(yu) 一個(ge) 普通家庭來說,動輒幾十萬(wan) 上百萬(wan) 美元的藤校學費也是一個(ge) 巨大的壓力;而從(cong) 未來的事業(ye) 發展上,加拿大雖然薪水上都要比美國少很多,但這邊更加的平等和諧,壓力更小,孩子也有更多的可能去追求他所喜歡的事業(ye) 。
在國內(nei) 北上廣打拚的經曆,也讓我們(men) 深知,美國的矽穀華爾街不一定就能夠給孩子真正的快樂(le) 。我們(men) 選擇了加拿大不正是因為(wei) 想尋找一份穩定安寧的生活麽(me) ,孩子如果未來真的有追求,真的想去美國名校,我們(men) 什麽(me) 都支持,但現在也真的沒必要現在就拚盡一切為(wei) 了藤校而努力。或許我們(men) 在加拿大生活久了,心態也開始變得佛係了。
說了這麽(me) 多我們(men) 家的情況,您可能也對加拿大的教育環境有了一個(ge) 局部的認知。有的家庭的確非常重視教育,在孩子的學術或者興(xing) 趣培養(yang) 上不遺餘(yu) 力,投入巨大;但更多的家庭我想是跟我一樣的普通家庭,對孩子並沒有太高的期望,重在培養(yang) 孩子的自我認知和外部認知,後麵的發展就隨他去,想怎麽(me) 發展都隨他。因為(wei) 我們(men) 知道,在打下了一個(ge) 好的根基之後,孩子很難走上歧途,這個(ge) 社會(hui) 也允許和包容任何一種職業(ye) 和生活方式。
我想無論是哪種教育理念都沒有錯誤,任何一個(ge) 社會(hui) 都有大批重視教育,為(wei) 孩子舍得投入的家庭,同時也有更多家庭鼓勵孩子自然成長,不設限的讓他們(men) 尋找自己的人生。而加拿大充沛的教育資源的寬鬆的教育環境,正是給予了每一個(ge) 家庭選擇的權利!
說起來人真是越老越沒有自信,不是因為(wei) 別的,就是越發的知道自己的渺小。我其實無從(cong) 判斷未來幾十年,什麽(me) 專(zhuan) 業(ye) 是最好就業(ye) 的,什麽(me) 職業(ye) 是收入最高的,什麽(me) 地方是最有發展潛力的?我更不知道到底什麽(me) 樣的人生才是最適合孩子的,什麽(me) 樣的生活才是他(她)所追求的。我自己的人生還沒活明白,又怎麽(me) 去規劃孩子的人生呢?
要說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還是那句老話:“愛和陪伴”。給他一個(ge) 快樂(le) 的童年,或許才是當父母最大的價(jia) 值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