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播客競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播客選題?

今天,將繼續解答國際學校孩子與(yu) 家長對「紐約時報播客競賽」關(guan) 心的問題。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選題?

萬(wan) 事開頭難,參加播客競賽的開頭,是找到一個(ge) 自己感興(xing) 趣的,能帶來成果的播客節目選題。

怎樣才能找到這樣的選題呢?

方法一,向前看。

如果你現在是正在大學的申請階段,你可以想一想你申請文書(shu) 裏的故事,或是你之後想要深耕的學術領域連接起來。

比如,我之後想讀教育學,想從(cong) 事教育行業(ye) ,那我就選擇做一集跟教育相關(guan) 的播客節目。

方法二,往回看。

回想你生活當中有什麽(me) 事,是對你的人生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的。這些事不一定是學術上的,也可能是生活上的;故事的主角不一定是你,也可以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學。

我舉(ju) 幾個(ge) 例子。比如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同學,她的獲獎作品就是講她媽媽的人生的重要的幾個(ge) 瞬間。也有獲獎的作品,是講他轉學的經曆帶給了他現在的人生什麽(me) 樣的啟發,立足他現在的角度,回望當時那段經曆,他是怎麽(me) 應對挑戰的,有什麽(me) 樣新的啟發。

你還可以回憶一下,你平常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上學之外,花的時間最長的事情是什麽(me) 。比如說有的人非常喜歡看書(shu) ,他就可以做和讀書(shu) 有關(guan) 的播客節目。有一個(ge) 獲獎的播客作品是團隊合作的,內(nei) 容就是兩(liang) 個(ge) 人一起來聊一本他們(men) 都很感興(xing) 趣的書(shu) ,相當於(yu) 口述書(shu) 評。

但是,這樣的內(nei) 容可能比較普遍,你需要在選題上再凸顯一下你自己的特色。比如說有一個(ge) 三等獎的作品,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女孩創作的。

她可能在海外上學,然後她講的就是她的家鄉(xiang) 北京的糖葫蘆。她用了非常有氛圍感的、像紀錄片的形式,講她小時候記憶裏的糖葫蘆的味道,然後再給大家科普一下,糖葫蘆是怎麽(me) 做的,以及她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人,對中自己文化身份的認同。

總之,你選的播客主題一定得是你自己有表達欲望的,並且你可以用一些策略,比如用上你生活中有趣的素材,或者是采訪、有電影感的形式。

小眾(zhong) 的選題,合適嗎?

準備紐約時報播客比賽時,你可以放心大膽地用一個(ge) 小眾(zhong) 的選題。

小眾(zhong) 的選題也可以是一個(ge) 好話題。選題再小眾(zhong) ,它也一定屬於(yu) 一個(ge) 大的,足夠普適的主題,因此是能夠讓很多聽眾(zhong) 產(chan) 生共鳴的。

我舉(ju) 一個(ge) 簡單的例子,比如前幾屆紐約時報播客比賽中,有一個(ge) 獲獎作品是講音樂(le) 的。這個(ge) 作品介紹是披頭士樂(le) 隊裏其中一位樂(le) 手的一張比較冷門的專(zhuan) 輯,這個(ge) 選題夠小眾(zhong) 了吧?

這張專(zhuan) 輯可能並沒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它的創作者是一位比較大眾(zhong) 的藝術家。這個(ge) 播客節目的意義(yi) 就是,它能夠讓大家知道,這位非常知名的藝術家竟然有一張並不出名的好專(zhuan) 輯。

總結一下,你的節目內(nei) 容既要跟大眾(zhong) 有一些連接,同時又能在大眾(zhong) 的認知之外給到一些額外的信息。

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個(ge) 特別小眾(zhong) 的話題,那要恭喜你,你找到了一個(ge) 別人不知道的東(dong) 西。

但是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這個(ge) 小眾(zhong) 選題,與(yu) 一個(ge) 大眾(zhong) 的話題聯係在一起。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學生拿什麽經曆去找工作和申請研究生?

下一篇

2022四六級成績查詢時間已確定!!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