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有部爆火的中國電視劇中的父母角色,成為(wei) 了我們(men) 留學家長討論參考的對象。 它劇就是講述了3個(ge) 不同背景、階層留學家庭的《小別離》。 該劇宣傳(chuan) 特輯裏的一句話,觸碰到了我們(men) 無數家長內(nei) 心深處: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這也是我們(men) 無數留學家長的心聲。我們(men) 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終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績。 但這個(ge) 終點也意味著和孩子少則2年,多則6、7年的分離。
不少家長告訴機構,一想到要和孩子分開這麽(me) 長時間,在平時就忍不住和孩子呆的時間更多一些、幫ta更多一點。但孩子反而會(hui) 嫌我們(men) 煩,離得太近阻礙到了自己的學習(xi) 生活。
其實,我們(men) 可以從(cong) 3個(ge) 不同角度入手,來正確介入孩子的學習(xi) 生活。
1、從(cong) 高中角度介入
高中是留學生活的倒計時,也是孩子們(men) 學習(xi) 中壓力最大、最需要父母支持的一段時間。
不少家長越心疼孩子、想幫ta做所有事省點精力,就越把孩子與(yu) 你的距離推的更遠。
如何既能掌握孩子的校園生活進度,又能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guan) 係,是我們(men) 探討的重點。
#1.了解學校的日曆安排
現在很多高中都和國外大學一樣,在每年開學前,公布出學校本學期的學術日曆。 家長可以將這份日曆打印下來,便於(yu) 和孩子一起了解,什麽(me) 時間有什麽(me) 考試、什麽(me) 時間放假可以另作安排... 如果沒有現成的學術日曆,家長也可以通過去年學生、或者老師渠道進行準備。
#2.和高中老師保持友好、 有禮貌距離的聯係
不少家長都擔心,高中老師的工作太忙,自己會(hui) 打擾到老師。但其實,和學校老師保持一個(ge) 禮貌的社交距離,是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有任何情況,負責任的老師也是會(hui) 希望能和家長及時溝通的。
所以可以在開學初,主動詢問對方傾(qing) 向什麽(me) 聯係方式,家長主動對老師的習(xi) 慣進行配合。同時向老師簡單介紹一下家庭情況,便於(yu) 老師的溝通。
#3.了解過往畢業(ye) 生的背景、去向
匹配和孩子身邊類似的留學申請道路,是比看100份QS、U.S.NEWS等等榜單更有用的做法。
同校的畢業(ye) 生的經曆是最具有參考性的申請指南。
例如:本校什麽(me) AP課程的分數一直很高?有哪些美國大學一直接收咱們(men) 高中的學生,很看好我們(men) 高中的?他們(men) 的托福分數、SAT分數、高中GPA都是多少?
#4.對於(yu) 孩子的科目有了解, 能跟得上孩子討論學習(xi) 的話題
其實不少孩子也和機構的老師表示,“有的時候也會(hui) 想和爸媽討論一下學校的事情,但他們(men) 連我在上什麽(me) 課都不知道,隻會(hui) 問我考得好不好,所以後來也不想和他們(men) 說了。” 這也是我們(men) 家長可以進行自我提升的一個(ge) 部分。
了解孩子的課表,上網搜一搜課程知識點,多一些和孩子溝通學習(xi) 的話題(而不是一味的教導),也會(hui) 讓孩子主動傾(qing) 訴學業(ye) 上的困難。
#5.對於(yu) 學校的社團有了解, 幫助孩子準備課外活動的申請
家長們(men) 都知道,美本申請的個(ge) 性化背景部分,在標化可選、平權錄取被取消之後,分量越來越重了。 我們(men) 可以做到的是,幫助孩子收集過往優(you) 秀畢業(ye) 生的高中課外活動內(nei) 容。
例如,學長學姐都組織了哪些社團、誌願者?參與(yu) 了哪些競賽?有哪些含金量高的體(ti) 育活動?
不僅(jin) 可以用來排除「招生官看得太多的活動」,也能匹配孩子的個(ge) 人興(xing) 趣愛好,家長做出更符合空餘(yu) 時間、符號家庭預算的活動計劃。
#6.主動參加學校的活動, 特別是孩子策劃的
沒有什麽(me) 比本人親(qin) 身支持孩子的工作,更能參與(yu) 孩子的校園生活了。時不時地展現父母對於(yu) 孩子的關(guan) 心與(yu) 支持,對於(yu) 子女關(guan) 係也更有幫助。
2、從(cong) 課外補習(xi) 班、申請老師角度介入
準留學生的必經之路,當然也包括文書(shu) 申請、標化考試。不少家長都把機構老師當作是和孩子溝通的橋梁,但由於(yu) 對於(yu) 留學申請沒有充分的了解,往往隻能在群裏跟進一些分數相關(guan) 的反饋。
如何充分使用好“機構”這個(ge) 工具,幫助孩子在留學申請路上走得更順,家長們(men)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有充足的準備時間
根據《2023年中國留學白皮書(shu) 》的數據顯示,本科出國的家庭,通常會(hui) 提前1-1.5年進行申請準備。 一般都是在孩子新高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己的留學申請之路了。
機構的大部分學生,也都是在「暑假黃金期」拿到自己的語言成績,開學後專(zhuan) 心準備自己的其他學術內(nei) 容。 提前和計劃好孩子的申請時間,也是介入孩子學習(xi) 的正確方式中最重要的一點,這和了解高中學術日曆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2.了解機構的過往戰績
選擇合適孩子的機構,也是正確介入孩子學習(xi)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實市麵上的留學機構並不是家長想象中的“千篇一律”。 大家擅長的內(nei) 容,很多時候是有差異化的。這時候,了解過往的學生戰績,和自己的孩子的背景是否匹配就很重要。
包括課程內(nei) 容對於(yu) 孩子的高中學習(xi) 有什麽(me) 幫助?都是我們(men) 該考慮到的。 隻有了解了這些信息,我們(men) 才能和孩子步調一致地進行留學前的準備。
#3.和機構老師溝通後, 為(wei) 孩子模考充分準備
進入機構的第一件事,一般都會(hui) 對孩子的英語水平進行一個(ge) 測試。例如托福模考就是最常見的。 部分家長這時候就是“甩手掌櫃”,覺得反正考個(ge) 試就結束了,最後看成績就行。但其實,作為(wei) 補習(xi) 機構,我們(men) 更建議家長和孩子提前做一做準備。
例如家長安排的時間,最好是孩子有充足精力的時候,而不是上了一天課,累的不行再被拉來考試; 如果孩子對於(yu) 托福一問三不知,家長最好也掌握這種情況,先起碼先了解一下模考時間、考哪些部分、什麽(me) 類型題目這些基礎問題。
在精神和概念都有基礎準備的情況下,也方便家長了解到孩子最真實的水平。
#4.和不同老師對接, 了解每個(ge) 老師個(ge) 人任務,提高溝通效率
這也是很多家長無法介入孩子學習(xi) ,最缺失的一點。 不了解學習(xi) 群內(nei) ,每個(ge) 老師和孩子的學習(xi) 關(guan) 係,孩子出了問題也不知道向誰谘詢,最後隻能通過誰在群裏報成績,就和哪位老師溝通... 這也會(hui) 導致,家長-孩子-老師之間的溝通效率變得很低。
#5.主導權交給孩子, 多問孩子的感受,再問老師的反饋
在機構老師和孩子之間,一定要先選擇傾(qing) 聽孩子的聲音。作為(wei) 父母能了解到的問題是要比老師更全麵的。 機構老師也會(hui) 更願意了解,父母是怎麽(me) 分析孩子目前的學習(xi) 問題的。這樣我們(men) 的反饋也會(hui) 更好的使孩子進步。
#6.觀察孩子的壓力值, 有問題及時找老師調整課表
美本的申請準備是真的壓力不小,孩子們(men) 要同時兼顧課業(ye) 和語言的高要求,有的時候對於(yu) 學習(xi) 也會(hui) 力不從(cong) 心。 當家長發現孩子的學習(xi) 懈怠、壓力過大之後,不是先一味地讓孩子“再堅持堅持”,而是應該和機構老師溝通,看看目前的課表是否合理。
3、從(cong) 孩子角度介入
想要介入孩子的學習(xi) 生活,沒有什麽(me) 是比孩子自己的意願更加重要的了。家長朋友們(men) 都是生活經驗豐(feng) 富的成年人,肯定能給孩子們(men) 提出非常有幫助的建議。
但往往在溝通方式上,家長很難把握好“建議”和“教育”的度。
同時對於(yu) 孩子的思維方式也不太理解,導致家人間溝通不暢,最終學習(xi) 效率低下。
#1.在開學前一起溝通好學期計劃與(yu) 學習(xi) 內(nei) 容
正確介入孩子的學習(xi) ,沒有什麽(me) 比父母和孩子一同進行下個(ge) 學期的學習(xi) 計劃來的更好的了。
家長盡量分配到家庭每個(ge) 人都有“工作”,也可增加互動和參與(yu) 。 例如,母親(qin) 負責和機構老師、高中老師溝通;父親(qin) 負責收集各個(ge) 渠道的畢業(ye) 生信息、大學資訊;孩子負責主導學習(xi) 計劃,按日程推進。
#2.盡量落實到紙麵,尊重孩子的規則
很多孩子不信任父母的原因在於(yu) ,有的家長忘記自己的承諾“說一套做一套”,導致孩子不願意和你再「共同合作」。
不如將學習(xi) 計劃、家庭計劃、學術日曆等,都落實在紙上,每個(ge) 人都能清晰看見自己的任務,孩子也會(hui) 更接受父母在自己學習(xi) 中的存在感。
#3.每周定期開一次會(hui) , 分別溝通自己的成果,並對孩子進行鼓勵
如何推進項目,家長朋友們(men) 在職場中肯定也有周會(hui) 例會(hui) ,這是提高團隊凝聚力的好機會(hui) 。
家庭也不例外,了解孩子本周的成果與(yu) 努力,而不僅(jin) 僅(jin) 是成績的結果,對於(yu) 介入學習(xi) 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同時別忘了鼓勵孩子,從(cong) 和父母的溝通中獲得成就感。
#4.遇到留學、學習(xi) 上的問題, 不要不懂裝懂
孩子一定是自己學習(xi) 計劃的主導,而家長最多隻能起到輔助。
當家長朋友們(men) 碰到自己不了解的新信息,例如AP有門課5分率很高,你想都不想就幫孩子報了補習(xi) 班。 結果和孩子溝通後才發現,高中沒開這門課程、或者已經有了同類課程了...這也會(hui) 讓孩子覺得煩躁、得不到尊重。
遇到問題,先和和孩子溝通,“請教”自己的子女不是一件丟(diu) 臉的事情。
機構老師經驗總結
家長朋友們(men) ,當我們(men) 想要介入孩子的學習(xi) 的時候,別忘記先讓孩子了解你的信任與(yu) 包容。保持良好的信任關(guan) 係、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對於(yu) 孩子的學習(xi) 有著莫大的幫助。
同時,保持介入孩子學習(xi) 生活的平衡感很重要,留學家庭常會(hui) 遇到這兩(liang) 種情況:
情況1:想培養(yang) 獨立自主,但溝通困難、信息斷層、部分孩子學習(xi) 會(hui) 有懈怠的可能…
情況2:想主抓學習(xi) ,隨時提供幫助,但有可能逼得太緊,孩子覺得父母還把自己當小孩,父母的決(jue) 定沒有和孩子溝通,產(chan) 生逆反效果。
我們(men) 想要介入孩子的學習(xi) ,就一定要把ta當作一個(ge) 獨立的人來合作。尊重對方的習(xi) 慣與(yu) 意誌,保持好溝通的橋梁,這也父母對於(yu) 學習(xi) 效率也能及時跟進。
機構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搭檔、最堅實的支撐,每個(ge) 孩子都能在留學的道路上越來越順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