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號,ETS召開《2023年托福iBT®考試全新升級發布會(hui) 》,宣告托福考試即將迎來新一輪改革。距離上次托福改革已經過去近4年的時間了,這次改革無疑是對托福考試的又一次重大升級。
今天終於(yu) 迎來了改革後的首考,我們(men) 就用這篇文章,帶領大家回顧改革後的首場考試~
我們(men) 會(hui) 從(cong) 以下角度出發,為(wei) 大家帶來專(zhuan) 業(ye) 的分析:
考試結構和內(nei) 容有什麽(me) 變化?
參加首考的同學感覺怎麽(me) 樣?
參加首考的機構教師有什麽(me) 反饋?
對於(yu) 即將參加考試的同學有什麽(me) 建議?
一、考試結構和內(nei) 容有什麽(me) 變化?
閱讀:取消加試,從(cong) 3篇文章減少至2篇文章,共20題;
聽力:取消加試,依然是3篇講座2篇對話,共28題,答完題後不用點擊“OK”;
口語:保持4道題目不變,開始前不再單獨試音;
寫(xie) 作:取消獨立寫(xie) 作,新增學術討論新題型,作答時間10分鍾;綜合寫(xie) 作不變;
總體(ti) :考試時間縮短至2小時內(nei) ,取消中場休息。
從(cong) 官宣改革到現在短短三個(ge) 月的時間,機構產(chan) 研團隊針對托福寫(xie) 作新題型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各階段授課教材與(yu) 練習(xi) 冊(ce) 都完成了更新迭代,教學內(nei) 容完全適配新托福考試。
機構自主研發的線上課程——融慧平台新增了托福新手導學課,寫(xie) 作新題型的講解錄播課等。前期做了這麽(me) 充足的準備,老師和學生們(men) 考後的感覺到底怎麽(me) 樣呢?
二、參加首考的同學感覺怎麽(me) 樣?
A同學:我在機構老師在考試前兩(liang) 周讓我考了新的TPO31s,所以這次考下來感覺差不多;
B同學:沒有加試,不搞心態,非常輕鬆;
C同學:寫(xie) 作10分鍾時間很緊張,所以要隨機應變;
D同學:閱讀考試感覺剛開始就結束了,哈哈哈哈;
E同學:新寫(xie) 作題直接套用課上講的結構,180字不要太絲(si) 滑。
總結下來,考試時間縮短確實對學生在應試耐力上要求變低,讓學生感到輕鬆。取消加試,讓考生應考心態更加平和穩定。但是節奏整體(ti) 加快,也帶來了新的體(ti) 驗。
三、參加首考的機構教師有什麽(me) 反饋?
整體(ti) :
題目數量減少,時間縮短,長時間考試帶來的疲勞感也有所緩解;
考試中場休息取消,要連續保持2個(ge) 小時的高專(zhuan) 注度;
考試整體(ti) 節奏加快,比如試音部分前置和縮減,各個(ge) 科目之間的銜接也變短。
閱讀:
- 閱讀模塊作為考試開始的第一個部分,題量的減少和時間的縮短需要更快地進入做題最佳狀態;
- 存在大範圍題庫,根據考情回憶,題目類型、高頻題材大致保持不變,做題思路可以沿用改革前的學習內容。比如今天考到的篇章涉及到古生物的來源和身體結構的演變、歐洲地圖發展曆史和電影剪輯的變化及爭議等。
聽力:
- 聽力考試題型保持不變,做題技巧和練習方式也與之前一致。不過,取消加試可以使考生心態更為平穩,以穩健的節奏進入到下一個模塊;
- 聽力與閱讀相似,存在“同場不同卷”的情況,根據考情回憶,比如有的考生考到的是荒誕戲劇相關的藝術史講座和尼安德特人的工具使用,有的則考的是Geo-Engineering,Hudson River School和the Great Compromise。
口語:
- 由於考試中間休息取消,從聽到說的調整時間縮短;
- 由於同考場考生考試節奏相對一致,考生在口語部分會經曆一定的幹擾,可能會延伸至聽力後段和寫作前段。
寫(xie) 作:
- 新增的學術討論寫作要求10分鍾內完成:審題立意、表達並支撐自我觀點和對課堂討論內容做出貢獻,所以需要考生快速提取信息,構建觀點,提供邏輯說理或例證;
- 學術討論題目內容和改革前托福寫作獨立題有一致性,可以沿用觀點構思、論證細節的方法;
- 預留給檢查的時間有限,所以需要考生熟練且準確地遣詞造句。
四、對於(yu) 即將參加考試的同學有什麽(me) 建議?
- 舊版本時代的成熟經驗可以毫不遲疑地複用(包括寫作新題型在內);
- 增加考試適應性訓練,進行官方提供的新版模考,梳理考試流程,優化應試習慣;
- 輸入單項要掌握好基礎(詞匯、語法、長難句等),無論題目如何變化與不變,輸入項中準確性是第一要務;
- 輸出單項的熟練度一定要高,做到“無題之答”,否則老司機也會翻車;
- 如果可能,提前熟悉考場和實考流程,避免影響心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