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斯坦福大學發布最新“酒精和毒品服用調查”結果,這是一項針對校園成癮物使用行為(wei) 的專(zhuan) 項調查,其受訪對象為(wei) 全體(ti) 本科生。相比2019年調查結果,受訪學生更傾(qing) 向於(yu) 使用高風險的成癮物質、且更不讚同校方現行的毒品和酒精政策。
最新結果來自於(yu) 2022年春季學期的本科生群體(ti) ,調查回複率為(wei) 37%。成癮物使用率與(yu) 2019年的調查結果基本持平,但重度酗酒等高風險行為(wei) 的發生率則有所增加。
2683名斯坦福本科生參與(yu) 調查,占總數37%
在斯坦福大學的報告中,負責學生事務的副教務長科爾指出,“我們(men) 從(cong) 事該項調查旨在了解不同時期酒精和其他成癮物使用行為(wei) 和模式,從(cong) 而獲悉亟需關(guan) 注的要點以降低對我們(men) 社區的危害。”
除了成癮物使用,調查還詢問學生對校方酒精政策的看法和態度。僅(jin) 有不到10%的受訪者完全讚成現行酒精和毒品政策對其生活或校園文化具有積極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不讚成的最常見原因在於(yu) ,現行政策製造出“高風險飲酒氛圍”並滋生“恐懼和隱瞞文化”。
有關(guan) 學生對現行成癮物政策的批評,《斯坦福校報》聯係校方要求置評。
受訪本科生各類成癮物質使用比率
酒精類飲料
受訪學生最常用的成癮物為(wei) 酒精,多數學生表示調查前一年內(nei) 喝過酒精飲料。受訪者回複顯示,最常見飲酒原因是“和朋友一起找樂(le) 子”和“慶祝”。
疫情前後斯坦福本科生成癮物質使用情況對比
調查數據還表明,按照年級升高,成癮物的使用率呈上升趨勢;相比新生,過去一年內(nei) 至少服用過一次成癮物的大三和大四學生比例更高。
高年級本科生成癮物質使用情況普通超過低年級學生
大麻、尼古丁和其他毒品
根據調查,約有半數受訪者打算在大學期間使用大麻,44%受訪者報稱自己在過去一年內(nei) 吸食過大麻。這些受訪者中,吸食大麻最常見的動因是“獵奇或試驗”。
報稱過去一年內(nei) 吸食大麻的受訪者中,77%在之前30天也使用過這種毒品。
違禁毒品/受控處方藥品使用情況
16%受訪者報稱過去12月內(nei) 曾使用過至少一次違禁毒品、或(沒有獲得醫生許可)濫用處方藥物;其中11%服用過致幻劑、可卡因或笑氣等、3%使用非處方藥品、8%未經醫生許可濫用受控處方藥物(鴉片類麻醉劑等)。
重負飲酒-危害無邊
美國物質濫用和精神健康服務管理局(SAMHSA)將重度飲酒定義(yi) 為(wei) 一個(ge) 月內(nei) 連續5天或5天以上酗酒。重度飲酒可能會(hui) 導致酒精中毒,同時還會(hui) 導致身體(ti) 耐受性變差、形成酒精依賴和成癮,以及造成身體(ti) 內(nei) 部損傷(shang) ,尤其是肝髒。
一項美國全國性調查發現,該調查的受訪者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飲酒過度。
與(yu) 未上大學的同齡人相比,上大學的18-24歲的年輕人喝酒的可能性更大。這可能是大學校園內(nei) 環境和學業(ye) 壓力等所導致。與(yu) 同齡人相比,參與(yu) 特定社團組織(特別是兄弟會(hui) 和興(xing) 趣社團)的學生更容易飲酒和暴飲暴食。
另外,該項調查還顯示:
- 在每年因過度飲酒而死亡的88,000人中,其中1825人是18-24歲的年輕人。
- 每年,有696,000名大學生曾遭到過一名喝醉酒的學生的毆打。
- 這些大學生中,約有9.7萬報告遭受性侵犯或約會強奸。
- 四分之一的學生由於飲酒過多,產生了相關的學術問題,從而導致整體成績較低。
- 與喝酒但不暴飲暴食的學生相比,每周狂飲3次或3次以上的學生因飲酒而在課堂項目或測試中表現不佳的幾率要高出6倍。
- 每周狂飲3次或以上的學生錯過課堂的可能性也增加了5倍。
- 在年輕時(包括在大學裏)暴飲暴食會增加酒精中毒(AUD)的風險。目前,約有20%的大學生符合AUD的定義。
- 酗酒的大學生麵臨著其他更多的風險,包括企圖自殺、參加不安全的性行為、暴力行為等。
如何避免成癮物質?
美國各州都有很多針對成癮物的法律,尤其是未成年人飲酒和危險物質濫用;各大學也指定了規章製度規範學生相關(guan) 行為(wei) 。作為(wei) 所在州的居民和學校社區成員,留學生務必留意並遵守州法和學校規章製度。
了解酒精和其他成癮物質對身體(ti) 健康的不良影響有助於(yu) 學生做出明智決(jue) 定。美國很多大學生喝酒或吸毒的一個(ge) 很大原因在於(yu) 誤認為(wei) 這些物質會(hui) 讓自己變得更善於(yu) 交際或更有性魅力。一旦認識到事實恰好相反以後,很多學生往往會(hui) 減少使用這些成癮物質。
大學生容易受到學術或社會(hui) 壓力的影響,隨著這些壓力加劇,酒精或藥物往往會(hui) 乘虛而入。很多情況下,周圍的朋友也起著正麵或負麵的引導作用。
斯坦福調查顯示,超過九成(91%)濫用違禁藥物的學生是從(cong) 身邊的人那裏得到藥品,而其中多數(47%)是免費獲取。這些成癮藥品可能以煙卷、飲料、甚至餅幹等各種意想不到方式來到你的麵前,尤其在各種聚會(hui) 或派對場合,危險物質出現的風險更高。因此謹慎選擇交友、加強防範的重要性值得再三強調。
與(yu) 吸毒、酗酒等高風險保持距離
俗話說,“習(xi) 慣成自然,”酒精引發的安全隱患也時常發生在留學生身邊。對於(yu) 毒品,除了遠離,還是遠離,海外留學生融入當地文化生活無可厚非,但切記把握好“時間、地點、夥(huo) 伴和所做事情”這四要素。
第一,“零點到兩(liang) 點之間是全世界警方公認的最危險時間段,夜間一個(ge) 人千萬(wan) 別外出,你可能碰到酒鬼;22:00 後盡量減少出行,這個(ge) 時段是大多數的槍擊案和強奸案高發作案時期。如果必須參加的活動或者聚會(hui) ,也應當早去早回,或者至少離學校近一些的地方,最好有人陪同。
第二,地點,犯罪率這一塊兒(er) 在歐美國家統計是比較清晰的,你可以查到哪些地方是高發率的地方;美國校園文化相對開放,酗酒、吸毒、亂(luan) 性等事件都是屢有發生,十分普遍。所以與(yu) 美國同學聚會(hui) 時候應注意文化差異,參與(yu) 各種活動時候提前有所準備,珍惜自己,遠離對自己可能造成傷(shang) 害的人和環境。
第三,人物,聚會(hui) 不能一個(ge) 人去,一定是很好的朋友、信任的朋友結伴兒(er) ……
交友一定要慎重,而非盲目的跟隨,“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ei) 自省”是中國學生最好的自我提醒,尤其是需要遠離行為(wei) 不良、吸毒和酗酒的朋友和同學。
其他小建議:如果你所處的情況不方便打電話報警,可以撥打911之後響兩(liang) 聲掛斷,多打幾次,附近的警察會(hui) 根據定位前往現場查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