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是USACO二月份競賽的時間,很多學生考完後都跑過來和我交流,有些慶幸自己考的不錯,基本上可以確定能夠通過競賽了,有些則有些失望,感覺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才能晉級了。
這些學生們(men) 的反應,看上去就像二月份是本賽季最後一次比賽一般,但不是還有三月的競賽嗎?官網上明確的給出了三月份的競賽時間,是三月25至28日(美國時間)。其實熟悉USACO 競賽規則的學生和家長都知道,三月份的競賽叫做公開賽,主要是為(wei) 了選拔國際奧林匹克候選選手的,整體(ti) 題目難度上會(hui) 比前三次都要難一些,所以如果前三次都沒能順利晉級,那麽(me) 在公開賽上晉級的希望就更渺茫了。
總體(ti) 來說,這次二月份的競賽題目還是很具有挑戰性的。銅組題目中照例出了一道有區分度的題目,這道題目看起來是一道很容易的模擬算法題目,但如果你真的使用模擬算法的話,隻能通過前麵十個(ge) 測試數據,後續四個(ge) 數據是沒有辦法通過的。不過如果另外兩(liang) 道題目滿分通過的話,這道題目通過十個(ge) 測試數據,完全可以保證能夠順利晉級了。
另外兩(liang) 道題目中,不出意外的還是有一道枚舉(ju) 的題目,隻是很多學生比較難想到這道題目竟然可以使用枚舉(ju) 算法。這就是USACO題目的特點,它不是單純的考你把某一種算法寫(xie) 出來,而是測試你靈活運用算法的能力,能夠針對某個(ge) 從(cong) 未見過的問題,把它與(yu) 某個(ge) 學過的算法關(guan) 聯起來,這才是USACO希望大家掌握的能力。
最後一道題目可以使用多種方法來解決(jue) ,如果學習(xi) 過搜索算法的話,那麽(me) 就能一眼看出來這道題目可以使用搜索算法解決(jue) 。如果沒有學習(xi) 過搜索算法,則可以通過模擬算法得到結果,不過使用模擬算法,在問題分析和代碼實現上都會(hui) 對同學的要求更高。
銀組這次題目也不容易,所使用的算法並非往年出現概率比較高的那些算法,第二道題目需要使用折半搜索算法,這種算法在曆年的競賽中基本上沒有考過,如果學生沒有訓練過這種算法,估計很難能夠做出來。
圖算法依然是銀組必考的算法,第一道題目就可以認為(wei) 是圖算法,需要使用深度優(you) 先搜素,但這道題目的難點是很難與(yu) 圖算法關(guan) 聯起來。相信不少學生看完題目後,很難想到如何在這道題目上使用圖的深度優(you) 先搜索算法。所以說,到了銀組,算法學習(xi) 隻是第一步,理解了算法之後,多多做題,能夠把算法靈活的與(yu) 題目關(guan) 聯起來,這才可能通過銀組的考核。
銀組的第三道題目真的有點難,這道題目的算法很容易想到,就是標準的模擬算法,但是模擬這個(ge) 過程是真的有點難,說白了,這道題目考核的是你的編碼能力。相信很多學生認真讀懂題目後,都能理解這道題目的流程,也知道大致該如何做,但真的把這個(ge) 過程使用代碼編寫(xie) 出來,很多學生確實做不到。
我們(men) 一直強調說,USACO 重點考核的就是兩(liang) 個(ge) 能力,第一個(ge) 是問題分析的能力,看到問題後能夠與(yu) 學過的算法關(guan) 聯起來,利用算法很好的對問題求解。第二個(ge) 就是代碼編寫(xie) 的能力,腦中有了算法思路後,能夠使用代碼精準的表達出來。這兩(liang) 種能力都要針對性的進行訓練,第一種能力可以通過多參加競賽,並且針對一些經典題目進行一題多解來訓練。第二種能力則需要特意找一些比較難實現的代碼,自己嚐試獨立的寫(xie) 出來。
二月份的競賽算是結束了,雖然很多學生覺得三月份的題目會(hui) 難一些,但考慮到今年整體(ti) 難度水平的提升,我感覺三月份的題目也不會(hui) 再提高多少難度,所以在二月份發揮的不盡如人意的小夥(huo) 伴們(men) ,可以卯足了勁在三月份再奮戰一次,如果能夠在公開賽中取得晉級,相信更能激發出自信!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