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了《全球教育監測報告2023版》(下稱《報告》),今年的報告聚焦“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呼籲社會(hui) 關(guan) 注該領域的管理與(yu) 監管缺位問題。
《報告》中指出“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改善學習(xi) 效果。然而報告援引的證據顯示,過度運用技術,或缺乏合格教師的監管,則技術並無裨益。”
例如,若僅(jin) 向學生提供電腦,但教學過程沒有教師參與(yu) ,這並不能提高學習(xi) 成效。在學校使用手機已被證明會(hui) 分散學生注意力。盡管如此,隻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國家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
禁止或者允許中小學生使用手機各國都很難拿定主義(yi) 。
美聯社曾在去年11月報道,10年前,美國大約有90%的公立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手機,但在2015-2016學年,這個(ge) 比例下降到了65%,到了2019-2020學年又恢複到76%。
校方認為(wei) ,在校園裏使用手機會(hui) 對學習(xi) 造成影響,學生們(men) 不僅(jin) 在走廊和餐廳裏用手機,甚至還會(hui) 在課堂上打電話。但家長們(men) 認為(wei) ,如果學校禁止使用手機的話,他們(men) 就很難獲取孩子的各種情況。科羅拉多州的一所學校曾與(yu) 家長們(men) 進行長達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辯論。
校方在了解家長的訴求後,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但上課時必須把手機存在密封袋裏。
我國的很多國際化學校對學生電子產(chan) 品的使用規範也較為(wei) 嚴(yan) 格,並不像外界想象的學生可以在校內(nei) 隨意使用電子設備,部分學校隻允許學生使用學校的電腦。從(cong) 下表家長或許可以觀察出來,一些升學成績比較好的學校,對電子設備的管理更為(wei) 嚴(yan) 格。
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原則上不得將個(ge) 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應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製定具體(ti) 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
家長應履行教育職責,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對於(yu) 中小學生手機使用的嚴(yan) 格規範並不是沒有依據。
2020年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數名科學家建議開展“人類屏幕組計劃”。這一倡導的背後,凸顯了科學家們(men) 對電子屏幕影響兒(er) 童發展的隱憂。早在2014年,德國頂尖腦神經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曼弗雷德·施皮茨爾(Manfred Spitzer)的《數字癡呆化:數字化社會(hui) 如何扼殺現代人的腦力》中曾指出,目前德國小學入學新生中的多動、暴躁、孤僻、記憶力差等問題,與(yu) 數字時代之前的孩子相比有了明顯增加,並且他強調,與(yu) 數字產(chan) 品接觸,孩子很容易產(chan) 生各種自我管理問題以及學習(xi) 障礙。
家長在暑假或許會(hui) 遇到因為(wei) 電子產(chan) 品使用與(yu) 孩子鬥智鬥勇的情況,很多家長為(wei) 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頭疼,千防萬(wan) 防卻還是敵不過電子設備對孩子的吸引力,甚至出現因禁止玩手機導致孩子自殺的極端情況,電子設備管理在兒(er) 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家長的幹預也必須要加入其中。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hui) 兒(er) 童媒介素養(yang) 教育研究中心調研組曾對超過11萬(wan) 個(ge) 家庭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最終編寫(xie) 成《我國未成年人數字化成長及網絡素養(yang) 狀況研究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青少年沉迷網絡往往是因為(wei) 親(qin) 子關(guan) 係存在四類問題:
一是“不了解”,即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網上幹什麽(me) ;
二是“差關(guan) 係”,即父母在線上和線下都沒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qin) 子關(guan) 係;
三是“缺引導”,即父母放任孩子玩手機或電腦,沒有在時間和內(nei) 容等方麵進行必要的約定引導;
四是“壞示範”,即父母自身也是個(ge) 沉迷網絡的“低頭族”。
對於(yu) 現在的孩子來說,他們(men) 與(yu) 信息時代共同成長,必然會(hui) 麵臨(lin) 電子設備的"誘惑",如果父母能給孩子們(men) 創造一個(ge) 良好的數字家庭環境,從(cong) 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電子設備使用觀念,讓孩子不為(wei) 網所困,也能夠預防兒(er) 童心理健康方麵的間題。
教師和家長都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電子產(chan) 品的使用起到監督的作用。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言,我們(men) 需要從(cong) 技術用於(yu) 教育的過往失誤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我們(men) 需要教會(hui) 孩子們(men) 在有和沒有技術輔助的情況下都能學習(xi) ,從(cong) 海量信息中篩選他們(men) 所需的,忽略無關(guan) 的;讓技術為(wei) 人所用,但永遠不至於(yu) 取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和家庭互動。
如果您家的娃即將入學的學校對手機等電子產(chan) 品管理嚴(yan) 格,家長也不必擔心不能及時知道孩子的在校情況。對於(yu) 國際化學校來說,班級的教師、舍監老師、心理教師都會(hui) 及時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動態,如果急需聯係孩子,找到這些教師就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