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有的時候狀態很重要,見過越學越難受,每天在低能量圈的。也見過每天玩的很嗨,到處都是局的。其實這兩(liang) 種都相對極端。今天我們(men) 聊下留學生裏存在的幾類人。
一、第一批是留學是去交朋友的
中國留學生,放的開的,玩的嗨的,能豁出去的還是占少數,畢竟所受的教育環境就是這樣。很多都是悶騷,臉皮薄。所以,如果你在留學期間能交了很多朋友的,無論英國還是歐洲,還是北美。每天都有去不完的party,約不完的局。
能做到這種的中國學生是極少的,也是最容易拿工簽然後留那邊的。資源相對都很不錯,每天累且充實。周邊圍繞著一群點頭之交。這種學生在留學的狀態會(hui) 很好,總有人惦記。回國後都有一大堆人相送。偶爾回英國也是有人迎來送往。能做到這種狀態的學生真的很少。我有這麽(me) 一個(ge) 社牛學生,他分享經驗說,要做到這個(ge) 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別怕尷尬,每次見麵都熱情打招呼,被無視也是無所謂,就當對自己的個(ge) 人修養(yang) 。
學校會(hui) 歐很多孤獨的那種人,其實很渴望交朋友。你每一次的友善會(hui) 帶動他們(men) ,而且很容易收獲他們(men) 的好感。當然,這種狀態,跟性格有關(guan) ,很多學生是不具備這種性格體(ti) 質的,被無視了他們(men) 會(hui) 尷尬的要死。其實要朋友多,你自己就要多付出點,多丟(diu) 出情感價(jia) 值。
二、不孤獨,好友兩(liang) 三人
留學期間,居間的狀態可能是重心的確放在學術上,不熱衷於(yu) 交朋友,但也會(hui) 有固定的兩(liang) 三好友。不單獨出去,會(hui) 和室友朋友一起出行。不是社牛,不去混各占酒局party,也不渴望認識更多人。
崇尚不無效社交,有自己的想法。也會(hui) 偶爾反問自己是不是太封閉,要不要出去社交。處於(yu) 又想打開自己,又不得法門的那種狀態。偶爾看到一些雞血的帖子想打開自己。試了幾天無效又打回原型。每每看到社交的優(you) 質帖子必收藏點讚,但實際上收藏了從(cong) 不回頭再去看。
這種相對來說是目前國內(nei) 留學生最多的一種狀態,這種幾個(ge) 好友,自己慢慢接納自己,接納別人觀點的狀態,是大多留學生的。而且相對來說比較舒適,也不會(hui) 去強融圈子。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裏麵。整體(ti) 來說其實挺好的,隻不過經常會(hui) 苦惱自己,沒別人那麽(me) 優(you) 秀,能和不同圈子融合的很好。會(hui) 羨慕,但不嫉妒。
三、孤獨成癮的留學生
最後一批留學生也是問題最大的一波學生,這種學生其實還細分比較多不同狀態。有的是願意享受孤獨,就是喜歡一個(ge) 人,有社恐的那種。麵對人多會(hui) 緊張,習(xi) 慣在一個(ge) 小角落把自己隱蔽的那種人。基本學校,圖書(shu) 館,宿舍,超市四點一線,然後化身技術宅,在網絡上一鍵入陸地神仙,或在二次元和遊戲裏麵無法自拔。這種學生屬於(yu) 的確喜歡自己一個(ge) 人安安靜靜的,誰也不打擾,誰也不要來打擾他們(men) 。與(yu) 世無爭(zheng) 。逢年過節也都是一個(ge) 人。
一直孤獨一直爽。渴望社交但又孤僻自閉,會(hui) 羨慕別人火熱圈子也會(hui) 想家,但一旦和別人待久了又會(hui) 覺得很煩很想自己獨處。一般都能把自己照顧的很好,很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希望別人打擾自己。
還有一種就是病態的,抑鬱的,做什麽(me) 都不起勁的,社交屬於(yu) 消耗類型的。這種也蠻多的,而且是家庭條件越好越多,和第一種社交處於(yu) 充電型的完全不一樣。這種學生真的每年都在增多,是需要尋求正規的,心理醫生的建議的。從(cong) 作息,以及找到自己內(nei) 核需求為(wei) 目標前進。
總了個(ge) 結:以上三種學生狀態你們(men) 是哪一種?其實不管是哪一種,自己舒服即可。沒必要強融,性格問題很難改變。不必因為(wei) 羨慕,虛弱,而去強行改變自己。自己會(hui) 很痛苦。但同時也建議大家能打開自己,都嚐試和新的人去交流,接觸,哪怕一周一次,多一種不一樣的體(ti) 驗也是好的。
就像我那個(ge) 社牛學生說的,不要害怕尷尬,多釋放點友善的情緒價(jia) 值。你會(hui) 得到正能量的反饋的,現在的留學生,都覺得別人有八百個(ge) 心眼,都會(hui) 對自己下手。防範意識過意強也不好,也會(hui) 喪(sang) 失很多新的機會(hui) 。不是所有人都是刁民,都想害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