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yu) 現在學生對於(yu) 留學工作的信任度非常薄弱,於(yu) 是乎,找一個(ge) 老師寫(xie) 的文書(shu) ,由於(yu) 自己不太知道好的文書(shu) 概念是什麽(me) ,就各處去找點評,甚至還有一些人把自己文書(shu) 什麽(me) 公布在各個(ge) 平台上讓大家給點評修改。這個(ge) 真的太冒險了!!
我們(men) 從(cong) 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首先一個(ge) 人假如掛著自己是算命先生的牌子,這種就帶有一種上帝的PUA視角,從(cong) 一開始就先入為(wei) 主植入一種概念【我能看透你的命運】。所以很多找算命或者占卜的人群本身在心理潛意識就已經傾(qing) 向於(yu) 信任。
這個(ge) 可以類比到找文書(shu) 點評的學生群體(ti) ,因為(wei) 太過迷茫(這種深層次的迷茫源於(yu) 極度的內(nei) 核不自信),所以需要更多的聲音去幫忙自己做決(jue) 定。
可是,那些所謂做點評的人資質如何?是否真的了解某個(ge) 學校某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文書(shu) 要求?
諸如我們(men) 最近有兩(liang) 個(ge) 學生拿我們(men) 寫(xie) 的文書(shu) 給了所謂的學姐意見。實際上,這些學姐都是一些機構,並不是個(ge) 人老師。看到兩(liang) 個(ge) 所謂學姐的點評後驚奇地發現竟然如此相似!
首先,這些點評並沒有搞清楚特定學校的文書(shu) 格式要求。譬如愛丁堡的文書(shu) 是兩(liang) 個(ge) 表格,把PS(個(ge) 人動機+擇校理由)和relevant knowledge(實踐+學術)分開,各自500words。
其次, 這些點評貌似不懂專(zhuan) 業(ye) 知識,比如最最最根本的專(zhuan) 業(ye) 區分TESOL和Education就弄混。TESOL是英語老師,Education是教育局局長,倆(lia) 人考慮的事情都不一樣。
所謂上帝視角的點評對於(yu) 原文寫(xie) 的一些專(zhuan) 門的TESOl理論點評,說TESOL需要引入教育心理學。不是說教育心理學完全不存在於(yu) TESOL學習(xi) ,而是比起二語習(xi) 得這類理論,教育心理學是一個(ge) 更適用於(yu) Education(廣泛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切入點。
還有,我們(men) 寫(xie) 文書(shu) 一般會(hui) 從(cong) 學生的背景入手,例如從(cong) 翻譯跨到TESOL 其實很多專(zhuan) 業(ye) 共通的transferable skill,而這種文書(shu) 點評主張的是減少學生自己的背景,直接談Xxx。那麽(me) 這種寫(xie) 法怎麽(me) 體(ti) 現個(ge) 人化,體(ti) 現文書(shu) 為(wei) 啥叫personal statement呢?所以,這些點評給的所謂意見到底含金量有多少呢?
!!最後的最後
請大家把文書(shu) 可以給自己信得過,並且明確對方資質的長輩給一些自己的觀點。
不然,很可能那種點評文書(shu) 的機構可能會(hui) 把學生的文書(shu) 作為(wei) 一個(ge) 積累,最後學生被拒都不知道是因為(wei) 自己的文書(shu) 輾轉流離,最終被那些不良測評機構套用到自己的學生身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