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海澱的家長發現,六年級一開學,孩子班級裏很明顯的有學生轉走了,有的去了RDF早陪,有的去了國際學校......
轉軌國際化學校不僅(jin) 局限於(yu) 在小升初階段,甚至有學生在高一時才轉軌。今年秋季學期轉軌的不同年級學生分別有怎樣的感受?家長是更焦慮了還是更快樂(le) 了?
語言是個(ge) “坎”兒(er)
很多公立轉私立的家長會(hui) 首先擔心孩子能否適應學校的語言環境,自行腦補了孩子上課聽不明白老師講課,和同學交流有語言障礙,變得內(nei) 向的場景。
老母親(qin) 的這種焦慮不在少數,但是從(cong) 開學一周低年級學生家長的反饋來看,孩子的成長會(hui) 超出家長的想象。
對於(yu) 年級高一些的普通學生來說,語言還真是一個(ge) 不小的挑戰。
某位8年級轉軌國際學校的學生表示,擦邊進入了某國際校,因為(wei) 英語不好,單詞記得也比較慢,學習(xi) 進度明顯落後於(yu) 其他學生。
外教每次和她對話,都會(hui) 有種無法接上話的無助感,最後隻能“嗯嗯嗯嗯”地點頭。
幼兒(er) 園轉軌:佛係更多
杭州某國際校的家長反饋,孩子所在的幼兒(er) 園一個(ge) 班級十幾名學生,班上一個(ge) 中文老師、一個(ge) 助教老師、一個(ge) 外教、一個(ge) 生活老師,活動也多,孩子不會(hui) 缺少老師的關(guan) 注,老師是真的細心耐心,人文關(guan) 懷不錯。
每天會(hui) 有兩(liang) 小時的戶外時間,孩子很喜歡去幼兒(er) 園,回家會(hui) 和家長分享課堂上特別的思維題,甚至提出要好好學習(xi) 遊泳,然後進入校隊。
新生代媽媽們(men) 表示,不指望花的學費可以“回本”,隻要孩子快樂(le) 、健全成長就可以了。
小學轉軌:萌新家長有點小焦慮
離開海澱家長群的家長找回了快樂(le) ,某位3年級學生家長將孩子轉去了國際學校,但是家長認為(wei) 這個(ge) 決(jue) 定給了孩子快樂(le) 和健康,先不要考慮能否考上藤校和大學,至少孩子在國際學校可以學會(hui) 先有獨立人格、積極健康切樂(le) 觀的完整的人。
轉到國際學校後,上學 一下子變得輕鬆,放學早,沒有作業(ye) ,即便有,也有很多天的準備時間,老師人也特別nice,精神上沒有任何壓力不說,睡覺前還有時間玩遊戲。但是家長擔心,沒有規劃的放縱式快樂(le) ,是不是正確的選擇。
對此,過來人表示,在轉入國際學校的前幾年也有這種焦慮,後來發現隻要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xi) 節奏和方法,沒有學校的牽絆也不錯。因為(wei) 孩子可以選擇自己薄弱的地方進行補充,也可以超前學習(xi) 自己感興(xing) 趣的課程和知識,這樣更有利於(yu) 孩子的發展。
轉軌國際高中:忙碌中有點小心事
適應學校的同學和老師,在學校沒有被束縛的壓迫感,感受到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圍。
課程方麵,因為(wei) 高中轉入,課程的學習(xi) 時間比較趕,但是孩子會(hui) 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不會(hui) 像體(ti) 製內(nei) 一樣分神。
IGCSE課程體(ti) 係下的計算機課程雖然沒有學過,但是因為(wei) 課程的教授方式有意思,孩子也很適應。
當然,也有部分高中轉入國際校的孩子還不能適應。
不適應的方麵也不僅(jin) 局限於(yu) 學業(ye) ,比如有的學生反饋,國際校的學生都很會(hui) 化妝,但是自己此前從(cong) 離開沒有接觸過。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心態,不要急著指責“少女的小心思”,兩(liang) 種體(ti) 製下學生的生長方式不同,喜歡裝扮並不代表不努力,剛轉軌的孩子隻是想更好地融入到新學校。
從(cong) 不同年級的學生反饋情況看,短期內(nei) 家長的焦慮仍然存在,孩子和家長焦慮的點並不一致,孩子的適應力要遠高於(yu) 家長想象中孩子的表現。
轉軌讓孩子有了更自由的學習(xi) 氛圍,高年級的學生有著較強的自控力,課業(ye) 也比較繁重,家長也不太需要操心學習(xi) 情況。
對於(yu) 低年級的學生家長來說可能不會(hui) 那麽(me) 輕鬆,擔心學習(xi) 環境的突然寬鬆會(hui) 讓孩子就此放飛的家長或許還需要幫助孩子適應環境。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