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人數再創新高,除了讓全國升學家庭陷入焦慮之外,高中應屆生無疑是麵對升學壓力的主力軍(jun) 。根據出生人口和參加高考人數,網友也預測在2023年以後的十年中參加高考人數也將持續上漲,在2034年達到頂峰,競爭(zheng) 也將明顯加劇。
*數據源於(yu) 網絡,僅(jin) 供參考
教育專(zhuan) 家也曾反映,升學家庭的“高考焦慮”主要來自於(yu) 高考“一錘定音”的升學模式、義(yi) 務教育階段的資源不平衡以及不同省份的競爭(zheng) 程度不同等。其實核心在於(yu) 希望孩子上個(ge) 好大學,提升學曆拓寬眼界,實現自我增值。
雖然每年能上985/211的學子仍在少數,但在社會(hui) 高速發展今天,學子也擁有了多元升學的可能,高考之外,還可以通過提前科學的規劃,通過不同路徑升入合適高校,升學不再是千軍(jun) 萬(wan) 馬過獨木橋。
其實海外留學和國內(nei) 升學並不是非此即彼,中外合作辦學的出現能讓學生同時兼得國內(nei) 和海外的就學體(ti) 驗,成為(wei) 當下升學家庭高性價(jia) 比之選。
開學之際,為(wei) 了讓升學家庭更深入的理解海外留學和國內(nei) 升學的不同就讀體(ti) 驗,從(cong) 而為(wei) 孩子在新學期科學製定升學規劃。
我們(men) 也邀請了同時就讀過全球百強美國杜克大學,和國內(nei) 昆山杜克大學的Forrest學長來到新東(dong) 方升學圈,與(yu) 升學家庭展開分享。
學長說:海外留學VS國內(nei) 就讀
留學/國內(nei) 升學Q&A
同時感受過海外留學和國內(nei) 中外合作辦學後,你認為(wei) 這兩(liang) 種學習(xi) 環境有哪些差異呢?
我在杜克大學經曆了大一,這是一個(ge) 為(wei) 期14周的學期,我有充分的時間展開課外學習(xi) ,也經常和我的同學合作完成一些項目。
同時,我所在的課程班級規模要比國內(nei) 的昆山杜克大學大得多,大多數班級規模人數在80到150名學生不等。盡管人數多,但因為(wei) 在杜克的學期周期比昆山杜克大學長,因此也能有富餘(yu) 的時間來消化課程。最終,我認為(wei) 這要歸功於(yu) 在杜克大學的教授和教學助理的規劃下,學校所具有的有條不紊的教學方式。
在昆山杜克大學,雖然學費相同,但學期為(wei) 期7周時間上更短了。當然,這在西方教育中不是常見的,但這也鍛煉了我快速學習(xi) 的能力。隻要通過合理的計劃,在同樣的時間內(nei) 可以學習(xi) 更多的課程。班級規模小也是昆山杜克大學的優(you) 勢之一,我的大部分課程大約有20名學生,班級完全可以適應學生個(ge) 性化的發展需求,學生在講座和研討會(hui) 期間有更多的機會(hui) 與(yu) 教授互動。
從(cong) 你的學習(xi) 經曆來看,你認為(wei) 什麽(me) 樣的學生適合國內(nei) 就讀,什麽(me) 樣的學生適合出國留學?
對於(yu) 希望通過中外合作辦學計劃入讀名校的學生來說,除了要有良好的學術水平,你還需要設定明確的學術計劃和個(ge) 人目標,因為(wei) 中外合辦的教學風格很可能與(yu) 高中不同。在昆山杜克大學,所有的課程都是全英文授課,並且我周圍的國內(nei) 同學大多都很有上進心,學習(xi) 也很自律。
對於(yu) 想去美國或其他國家留學的學生來說,他們(men) 必須具有冒險精神和開放的心態,對學習(xi) 新的文化感興(xing) 趣,同時也要足夠獨立並且具有快速適應能力。畢竟離開家鄉(xiang) 可能會(hui) 讓人膽怯,但走出你的舒適區,你可以享受一種完全不同視角體(ti) 驗的學習(xi) 與(yu) 生活。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我對自己回國的決(jue) 定猶豫不決(jue) ,我也不會(hui) 有在中國結交的朋友和人脈,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機會(hui) 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升學規劃要趁早!在全球國際化的趨勢之下,原本單一的升學通道已經改變,升學路徑趨勢已經變得更多元化國際化。
但也正如學長說的,根據學生的性格、學習(xi) 目標不同所選擇的就讀院校往往會(hui) 帶來不同的就讀體(ti) 驗。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