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對化學專(zhuan) 業(ye) 的熱愛,陳同學毅然決(jue) 然報名了IEPQ項目。最終收獲了A*的預估成績,也掌握了新的學習(xi) 方法~
本期你可能感興(xing) 趣的點:
文獻又多又難,如何從(cong) 海量文獻中抓重點?
比較分析型論文,怎麽(me) 寫(xie) 容易出彩?
論文查重率居高不下時,應該怎麽(me) 辦?
陳同學
IEPQ成績預估成績A*
就讀學校上海青浦區協和雙語學校
所在年級高二
在校學習(xi) 課程
Qualification Type |
Awarding body & Subject |
A-level CIE | Mathematics |
A-level CIE | Physics |
A-level CIE | Chemistry |
A-level CIE | Further Mathematics |
雅思成績
6.5
目標院校
帝國理工學院、倫(lun) 敦大學學院、布裏斯托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悉尼大學
目標專(zhuan) 業(ye)
化學/化學工程
IEPQ課題名稱
鈉離子電池與(yu) 鋰離子電池性能對比分析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Sodium or Lithium used as the materials for battery has better performance
Q、你的選題是《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對比分析》。這個(ge) 選題是怎麽(me) 確定下來的,基於(yu) 怎樣的考慮?
陳同學:最開始比較明確的是,我想做一個(ge) 電池相關(guan) 的課題,這起源於(yu) 一次學校組織的參觀學習(xi) 經曆。 我們(men) 去的是一個(ge) 電汽車的製造工廠,我們(men) 觀察了新能源汽車的製造過程。這引起了我對新能源汽車的興(xing) 趣,挺想探究它的工作原理的。
與(yu) 此同時呢,我是打算大學申請申請化工方向的。所以想做一個(ge) 關(guan) 聯性比較強的IEPQ項目,帶著這樣的訴求,我選擇了電池這個(ge) 方向。
但具體(ti) 到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對比,是後麵在IEPQ項目的進行中,經過與(yu) Supervisor不斷的交流和調整,最後確定確立下來的。
Q、確定選題後,你是怎麽(me) 開展項目的呢?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嗎?
陳同學:前幾周是閱讀文獻,但我剛開始其實沒怎麽(me) 讀懂,因為(wei) 有一些專(zhuan) 業(ye) 詞匯以及相關(guan) 的原理我沒有接觸過,理解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困難。
跟老師交流後,老師建議我重點關(guan) 注文獻中與(yu) 課題相關(guan) 的對比數據及圖表。帶著這樣的視角重新去看,確實看文獻更有針對性了,慢慢地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獻邏輯,能看懂結論要表達的意思了。
逐漸找到感覺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做一些輔助性的計劃表格,如Week-by-Week Plan。此後,我的項目研究就變得比較有計劃性了。
陳同學Week-by-Week Plan展示
後麵再進入數據的數據整合和分析,搭建論文框架等等就順手很多,自己可以較為(wei) 獨立地開展項目了。
Q、在你對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優(you) 劣進行分析時,主要是從(cong) 什麽(me) 角度進行的?采用了什麽(me) 分析方法,或者分析工具呢?
陳同學:主要是對文獻的深入理解和挖掘,最後自己進行思考和分析。 我對兩(liang) 種電池的分析,主要對比的是能量密度、循環壽命、自放電率等影響電池性能的關(guan) 鍵指標。
陳同學論文中對電池性能分析的圖像展示 我會(hui) 從(cong) 這幾個(ge) 關(guan) 鍵維度入手,拉出數據,製作成對照表格、圖像等,來看哪種電池更好。
陳同學論文中的分析表格展示這種對比向的分析,做表格往往是最直觀、有效的方法。
Q、IEPQ整個(ge) 項目中是否有遇到比較有挑戰性的事?有的話,最後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呢?
陳同學:有的。
一個(ge) 是前麵有提到的文獻閱讀,因為(wei) 涉及到很專(zhuan) 業(ye) 的細分領域了,很多文獻的專(zhuan) 業(ye) 性比較強。對於(yu) 之前沒有接觸過論文獻的高中學生來說,剛上手階段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
另一個(ge) 是論文撰寫(xie) 。因為(wei) 我是第一次寫(xie) 嘛,在用詞上常常不太專(zhuan) 業(ye) ,該怎麽(me) 形容才能更專(zhuan) 業(ye) 有些把握不住。寫(xie) 的東(dong) 西也會(hui) 出現一些重複冗餘(yu) ,不夠凝練準確。
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這也就導致,在論文查重階段,起初我怎麽(me) 改重複率都改都在20%以上,有點焦慮、不知所措。但經過老師的指點,我最後決(jue) 定從(cong) 頭到尾梳理文章的邏輯,在認真分析後又詳細過了一遍,重複率就降下去了。最後的成稿還不錯~
圖片來自於(yu) 網絡經過這麽(me) 一段訓練,我發現,論文其實很注重連貫性,把握好行文前後的邏輯關(guan) 係很重要,分析要有因有果,有明確的對標關(guan) 係。
陳同學論文繪圖及結論展示 像是在對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做探討時,除了寫(xie) 明二者能量密度的差異,還應該說出差異的原因,比如是晶體(ti) 滑層還是其他什麽(me) 原因導致的。這樣才能得到一個(ge) 比較連貫性的、有價(jia) 值的研究。
Q、參加完項目後,你對IEPQ的印象如何?你認為(wei) 這次項目對你有什麽(me) 幫助嗎?
陳同學:我感覺IEPQ的特點是,它很看重研究的過程,而不隻是最後的結果。
對於(yu) 我們(men) 高中生來說,專(zhuan) 業(ye) 儲(chu) 備有限、可以達到的研究深度有限,但IEPQ是教我們(men) 怎麽(me) 去做研究,是看這個(ge) 過程。
幫助的話,在申請方麵肯定會(hui) 有幫助,IEPQ是一個(ge) 名校申請的加分項。 在學習(xi) 方麵,經過這個(ge) 項目的鍛煉,我養(yang) 成了更好的習(xi) 慣,學習(xi) 更規律了。
它還對我的思維方式產(chan) 生了影響。以前遇到問題就會(hui) 一直糾結,會(hui) 不知所措。但現在遇到個(ge) 別沒搞懂的地方,不會(hui) 太糾結於(yu) 某個(ge) 單點了,而是會(hui) 從(cong) 整體(ti) 上再梳理一遍,從(cong) 更大的角度思考思考,再看怎麽(me) 處理。
圖片來自於(yu) 網絡 總的來說,它很培養(yang) 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學習(xi) 能力,很不錯的項目。
Q、可以評價(jia) 一下你的Supervisor嗎?
陳同學:老師每節課都很負責,能很迅速地理解我的困惑點,並且很及時地給我很好的意見,對我的幫助很大。
舉(ju) 個(ge) 例子,我當時寫(xie) Log4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想不出來該怎麽(me) 寫(xie) 。然後思考過後去求助老師,老師近乎秒回,很快幫我找到了很多可以借鑒的資料,立馬幫我找到了思路,問題就變得容易多了。
非常感謝我的老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