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5點45分許,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這之前還出現了提前幾個(ge) 小時泄露獲獎名單的小插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oungi G. Bawendi教授、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Louis E. Brus教授和美國Nanocrystals Technology公司前首席科學家的Alexei I. Ekimov博士因在“發現和合成量子點”中的貢獻而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量子點(quantum dot)是一種低(零)維半導體(ti) 納米材料,一般為(wei) 球形或類球形,直徑可低至幾納米。量子點尺寸極小,會(hui) 發生量子限域效應(尺寸小至納米級時,電子在三個(ge) 維度運動受限,所以會(hui) 分裂出不同能級,電子在能級躍遷中發出不同波長的光)。由於(yu) 量子點獨特的光學性質,其在眾(zhong) 多領域如藥物、生物、顯示技術、化學、量子計算等得到了廣泛應用。
其中有一些特性1,如
1. 寬吸收光譜
2. 極窄的發射光譜
3. 長熒光壽命
4. 高耐光性
使得量子點在有機合成領域中廣泛被用作光氧化還原催化劑。
如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Daniel J. Weix課題組最近報導了一種光誘導的芳基鹵與(yu) 烷基鹵交叉親(qin) 電偶聯反應。2在該反應中作者利用5.7納米硫化鎘(CdS)量子點作為(wei) 光催化劑,TON (turnover number,轉換數)可達40000。
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993608003002
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3c01984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