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正文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稱為(wei) “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這是瑞典中央銀行為(wei) 了紀念諾貝爾於(yu) 1968年設立的一個(ge) 專(zhuan) 門表彰經濟學領域傑出研究者的獎項,被廣泛認為(wei) 是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獎金與(yu) 相關(guan) 的評選、管理費用均由瑞典中央銀行“永久性”地全額撥付給諾貝爾基金會(hui) 。盡管該獎項並不屬於(yu) 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項,但一般被視為(wei) 與(yu) 其他五大獎項地位相同,並在同一典禮上頒授。

當地時間10月9日,2023年度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後一項——諾獎經濟學獎在瑞典揭曉。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獲獎理由:她發現了勞動力市場中性別差異的核心驅動因素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克勞迪婭·戈爾丁

上個(ge) 世紀,很多高收入國家從(cong) 事有償(chang) 工作的女性數量成倍增加,這成為(wei) 現代勞動力市場一項最重要的社會(hui) 和經濟變革,但性別差異依然顯著。1980 年代,研究人員首次采用一種全麵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差異的根源。戈爾丁的研究令我們(men) 對婦女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曆史和當代角色帶來全新、且往往是出人預料的認知。

戈爾丁將獲得1100萬(wan) 瑞典克朗的獎金。

獲獎者介紹

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克勞迪婭·戈爾丁於(yu) 1946年出生於(yu) 美國紐約。現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她也是哈佛有史以來首位女性終身教授。戈爾丁分別於(yu) 1967年、1969年和1972年獲康奈爾經濟學學士、芝加哥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71年至1990年間分別在威斯康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ya) 大學擔任教職。並於(yu) 1992年和2006年分別當選為(wei) 美國文理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戈爾丁主要通過經濟理論出發,結合大量的經濟史數據對現實問題進行研究。

其研究特點是,利用大量的曆史數據結合計量經濟學等方法進行實證研究,通過曆史視角來分析當前的問題,以便得出更具有實際意義(yi) 的結論。她在性別歧視、教育發展史和工資結構差距演化等方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研究成果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本年度經濟學獎得主戈爾丁首次全麵闡述數百年來婦女的收入和勞動力市場參與(yu) 狀況。其研究揭示了變化的原因,以及尚存性別差距的主要根源。

全球勞動力市場中,婦女代表性嚴(yan) 重不足,即使她們(men) 進入勞動力市場,其工作收入也低於(yu) 男性。戈爾丁通過查閱檔案搜集美國200餘(yu) 年的數據,從(cong) 而展示了收入和就業(ye) 率方麵的性別差異如何、以及為(wei) 何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

戈爾丁的研究表明,200多年來女性的就業(ye) 狀況並未穩步上升,而是形成U型曲線。已婚婦女就業(ye) 率由於(yu) 19世紀初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向工業(ye) 社會(hui) 的過渡而下降,但隨著20世紀初服務業(ye) 的崛起而重新開始上升。戈爾丁將這一模式解讀為(wei) 結構性變化和女性家庭責任相關(guan) 社會(hui) 規範演變的結果。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200年來,女性就業(ye) 率並未穩步上升,而是呈U型曲線

到了20世紀,婦女的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如今,在大多數高收入國家婦女的教育水平已經遠遠超過男性。戈爾丁證明,使用避孕藥在加速這一革命性進程中(通過提供全新職業(ye) 規劃機遇)發揮重要作用。盡管20世紀進入現代化、實現經濟增長以及女性就業(ye) 比例上升,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收入的性別差異幾乎沒有縮小。

戈爾丁認為(wei) ,部分原因在於(yu) 影響終生職業(ye) 機會(hui) 的教育決(jue) 策確定於(yu) 相對年輕時期。如果年輕女性的職業(ye) 期望取決(jue) 於(yu) 上一代的經驗,例如,這些年輕女子的母親(qin) 在孩子長大成人後才重返職場,那麽(me) 職業(ye) 發展就非常緩慢。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如果孩子長大成人後才重返職場,那麽(me) 女性的職業(ye) 發展就非常緩慢

在曆史上,男女收入存在差異的原因很大程度在於(yu) 教育和職業(ye) 選擇。然而,戈爾丁證明,目前這種收入差異主要源於(yu) 相同職業(ye) 的男女性之間的差異,且該差異的產(chan) 生是因為(wei) 第一個(ge) 孩子的出生。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男女收入差異的原因主要源於(yu) 相同職業(ye) 的男女性之間的差異,且該差異的產(chan) 生是因為(wei) 第一個(ge) 孩子的出生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hui) 主席斯文森(Jakob Svensson)表示:“了解女性對職場所起的作用對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至關(guan) 重要。由於(yu) 戈爾丁的開創性研究,目前我們(men) 現在對潛在原因以及未來需要解決(jue) 的障礙具有更為(wei) 深刻的理解。”

曆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主要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wei) 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雖然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yi) 式方麵與(yu) 諾貝爾獎相似。1968年起,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頒發一次,頒獎遵循對人類利益做出最大貢獻的原則。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周年慶典時)第一次頒獎。

基本事實

以下是有關(guan)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些基本數據:

自1969年至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頒發了54次,共有92人獲獎。在經濟學獎的53次頒獎中,共有25次授予了一位獲獎者,20次授予了兩(liang) 位獲獎者,9次授予了三位獲獎者。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平均獲獎年齡為(wei) 67歲,是所有領域中得獎者平均年齡最高的獎項。迄今為(wei) 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埃絲(si) 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她在 2019 年獲獎時 46 歲。

俄裔美國經濟學家赫維茨(Leonid Hurwicz)在2007年以90歲高齡獲獎,是當時諾貝爾獎史上年紀最長的得主,翌年6月病逝。這個(ge) 紀錄直到2018年才被物理學獎得主、96歲獲獎的美國科學家阿斯金(Arthur Ashkin)打破。此外,最高齡諾貝爾獎得主排行榜第三名也是經濟學家,美國學者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因創建穩定分配理論,在2012年以89歲高齡成為(wei) 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Elinor Ostrom)是第一位女性經濟學獎得主,她於(yu) 2009年獲獎。埃絲(si) 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於(yu) 2019 年獲獎,成為(wei) 第二位女性獲獎者。

諾貝爾經濟學獎夫妻獲獎者: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與(yu) 迪弗洛(Esther Duflo)都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是史上第一對共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夫婦。時年46歲的迪弗洛,不僅(jin) 是史上第二位獲得經濟學獎的女性,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經濟學獎得主。此外,瑞典著名經濟學家岡(gang) 納·米達爾(Gunnar Myrdal)於(yu) 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他的夫人阿爾娃·米達爾(Alva Myrdal)於(yu) 198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以下,我們(men) 介紹曆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其主要貢獻。

2022年

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

菲利普·迪維格(Philip Dybvig)

獲獎理由:他們(men) 的發現讓社會(hui) 更好地應對經濟危機

2021年

戴維·卡德(美國)

約書(shu) 亞(ya) ·安格斯特(美國)

奎多·因本斯(美國)

獲獎理由:勞動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和因果關(guan) 係分析的方法論。

2020年

保羅·米爾格龍(美國)

羅伯特·威爾遜(美國)

獲獎理由:改善拍賣理論和發明全新拍賣模式。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2019年

阿比吉特·班納吉(美國)

埃斯特爾·杜弗洛(美國)

邁克爾·克雷默(美國)

獲獎理由:為(wei) 減輕全球貧困所采取的實驗性方法。

2018年

保羅·羅默(美國)

威廉·諾德豪斯(美國)

獲獎理由: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麵研究的傑出貢獻,他們(men) 設計了一係列方法來解決(jue) 我們(men) 時代最基本和最緊迫的問題——如何創造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2017年

理查德·H·泰勒(美國)

獲獎理由:理查德·塞勒將心理上的現實假設納入到經濟決(jue) 策分析中。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hui) 偏好和缺乏自我控製的後果,他展示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係統地影響個(ge) 人決(jue) 策以及市場成果。

2016年

奧利弗·哈特(英國)

本特·霍姆斯特羅姆(芬蘭(lan) )

獲獎理由:在契約理論方麵的卓越貢獻,將相關(guan) 理論用於(yu) 公司,企業(ye) 治理及金融危機期間流動性問題的研究。

2015年

安格斯·迪頓(英國)

獲獎理由:對消費、貧困和福利的分析。

2014年

讓·梯若爾(法國)

獲獎理由:對理解和監管行業(ye) 中少數重要公司的理論研究尤其出色,即他對寡頭壟斷現象的研究。

2013年

尤金·法馬(美國)

拉爾斯·皮特·漢森(美國)

羅伯特·希勒(美國)

獲獎理由:表彰他們(men) 對資產(chan) 價(jia) 格的經驗分析。

2012年

埃爾文·羅斯(美國)

羅伊德·沙普利(美國)

獲獎理由: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1年

克裏斯托弗·西姆斯(美國)

托馬斯·薩金特(美國)

獲獎理由:研究政策變量在宏觀經濟運行中扮演的角色,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2010年

彼得·戴蒙德(美國)

戴爾·莫滕森(美國)

克裏斯托弗·皮薩裏季斯(塞浦路斯)

獲獎理由: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ye) 率”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2009年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美國)

奧利弗·威廉森(美國)

獲獎理由:奧斯特羅姆因為(wei) “在經濟管理方麵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的分析”獲獎;威廉森則因為(wei) “在經濟管理方麵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

2008年

保羅·克魯格曼(美國)

獲獎理由:整合了此前經濟學界在國際貿易和地理經濟學方麵的研究,在自由貿易、全球化以及推動世界範圍內(nei) 城市化進程的動因方麵形成了一套理論。

2007年

萊昂尼德·赫維奇(美國)

埃裏克·馬斯金(美國)

羅傑·邁爾森(美國)

獲獎理由:在創立和發展“機製設計理論”方麵作出卓出貢獻。

2006年

埃德蒙·費爾普斯(美國)

獲獎理由:在上個(ge) 世紀60年代後期對當時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線”理論提出了挑戰。

2005年

羅伯特·奧曼(以色列)

托馬斯·謝林(美國)

獲獎理由:通過對博弈論的分析加深了對衝(chong) 突與(yu) 合作的理解。

2004年

芬恩·基德蘭(lan) 德(挪威)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美國)

獲獎理由:在動態宏觀經濟學領域中作出重要貢獻。

2003年

羅伯特·恩格爾(美國)

克萊夫·格蘭(lan) 傑(英國)

獲獎理由:在處理經濟時間序列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性質:時變波動性和非平穩性時,所開創的統計分析方法。

2002年

丹尼爾·卡尼曼(美國)

弗農(nong) ·史密斯(美國)

獲獎理由:在心理和實驗經濟學研究方麵所做的開創性工作。

2001年

邁克爾·斯彭斯(美國)

喬(qiao) 治·阿克爾洛夫(美國)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國)

獲獎理由: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00年

詹姆斯·J·赫克曼(美國)

丹尼爾·L·麥克法登(美國)

獲獎理由:發展廣泛應用在經濟學以及其他社會(hui) 科學中對個(ge) 人和住戶的行為(wei) 進行統計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赫克曼對分析選擇性樣本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麥克法登對分析離散抉擇的理論和方法的發展。

1999年

羅伯特·門德爾(加拿大)

獲獎理由:對不同匯率體(ti) 製下貨幣與(yu) 財政政策以及最適宜的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使他獲得這一殊榮。

1998年

阿馬蒂亞(ya) ·森(印度)

獲獎理由:對福利經濟學幾個(ge) 重大問題做出了卓出貢獻,包括社會(hui) 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yi) 、對匱乏的研究等。

1997年

羅伯特·默頓(美國)

邁倫(lun) ·斯科爾斯(美國)

獲獎理由:羅伯特·默頓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麵對其做了推廣;邁倫(lun) ·斯科爾斯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jia) 公式,該法則已成為(wei) 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chan) 品的思想方法。

1996年

詹姆斯·莫裏斯(英國)

威廉·維克瑞(美國)

獲獎理由:詹姆斯·莫裏斯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威廉·維克瑞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麵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5年

羅伯特·盧卡斯(美國)

獲獎理由:倡導和發展了理性預期與(yu) 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men) 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4年

約翰·納什(美國)

約翰·海薩尼(美國)

萊因哈德·澤爾騰(德國)

獲獎理由: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麵做出了開創性成果,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

1993年

道格拉斯·諾斯(美國)

羅伯特·福格爾(美國)

獲獎理由:道格拉斯·諾斯建立了包括產(chan) 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nei) 的“製度變遷理論”;羅伯特·福格爾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

1992年

加裏·貝克爾(美國)

獲獎理由: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wei) 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wei) 。

1991年

羅納德·科斯(英國)

獲獎理由:揭示並澄清了經濟製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chan) 權的重要性。

1990年

默頓·米勒(美國)

哈裏·馬科維茨(美國)

威廉·夏普(美國)

獲獎理由:在金融經濟學方麵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89年

特裏夫·哈維默(挪威)

獲獎理由: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88年

莫裏斯·阿萊斯(法國)

獲獎理由: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麵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係統闡述。

1987年

羅伯特·索洛(美國)

獲獎理由:對增長理論做出卓越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6年

詹姆斯·布坎南(美國)

獲獎理由:將政治決(jue) 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hui) —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5年

弗蘭(lan) 科·莫迪利安尼(美國)

獲獎理由:第一個(ge) 提出儲(chu) 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ye) 儲(chu) 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4年

理查德·約翰·斯通(英國)

獲獎理由: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ti) 係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獲獎理由,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踐分析的基礎。

1983年

羅拉爾·德布魯(美國)

獲獎理由:概括了帕累托最優(you) 理論,創立了相關(guan) 商品的經濟與(yu) 社會(hui) 均衡的存在定理。羅拉爾·德布魯的工作改寫(xie) 了現代數理經濟學,他的影響在各個(ge) 領域都能看到,他不僅(jin) 引入了許多重要的新概念,而且對國內(nei) 外同事和學生產(chan) 生了許多強有力的影響。德布魯最傑出的獲獎理由或許還是間接性的。他用詞準確,分析有說服力,始終強調把一種理論與(yu) 其解釋截然分開,這一切對經濟學中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的選擇產(chan) 生了深刻而卓絕的影響。

1982年

喬(qiao) 治·斯蒂格勒(美國)

獲獎理由:在工業(ye) 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yu) 影響方麵,做出了創造性成果。喬(qiao) 治·斯蒂格勒長期從(cong) 事有著鮮明經驗主義(yi) 導向的研究工作,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其中尤以在市場活動研究和產(chan) 業(ye) 結構分析中所做的獲獎理由最為(wei) 重要。他的研究工作之一是調查經濟立法如何影響市場。他對經濟立法效力的研究使得管製立法的產(chan) 生,並為(wei) 經濟學研究開創了一個(ge) 全新的領域。斯蒂格勒的成就確立了他在市場及產(chan) 業(ye) 結構應用研究中的領導地位。由於(yu) 斯蒂格勒研究的突出特色,他還被公認為(wei) 是“信息經濟學”和“管製經濟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經濟學和法學交叉研究的帶頭人之一。

1981年

詹姆士·托賓(美國)

獲獎理由: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係列理論及財政與(yu) 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guan) 的支出決(jue) 定、就業(ye) 、產(chan) 品和價(jia) 格等方麵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托賓的獲獎理由涵蓋經濟研究的多個(ge) 領域,在諸如經濟學方法(econometric methods)、風險理論(risk theory)等內(nei) 容迥異的方麵均卓有建樹,尤其是在對家庭和企業(ye) 行為(wei) (household and firm behaviour)以及在宏觀經濟學純理論和經濟政策的應用分析方麵獨辟蹊徑。

1980年

勞倫(lun) 斯·羅·克萊因(美國)

獲獎理由:以經濟學說為(wei) 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ti) 製的數學模型。由於(yu) 克萊因的努力,經濟計量模型的編製已經廣泛使用。經濟計量模型現在可在全世界找到,不僅(jin) 在科學機關(guan) 中,而且也在公共行政、政治組織和大企業(ye) 中。在經濟科學的領域中,很少有人像勞倫(lun) 斯·克萊因那樣擁有這麽(me) 多的後繼者和這麽(me) 大的影響。

1979年

威廉·阿瑟·劉易斯(英國)

西奧多·舒爾茨(美國)

獲獎理由:在經濟發展方麵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他們(men) 所提出的著名的“二元經濟”模型理論為(wei) 他贏得了極大的聲譽並引起了廣泛的科學辯論,由此形成了對劉易斯原來的前提的一係列發展和補充,該模型亦被運用於(yu) 實際以驗證其應用性。有趣的是劉易斯的簡單模型分析不隻表明了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根本理由,也有助於(yu) 對第三世界各國的曆史和統計發展模式做多方麵的透視。

1978年

赫泊特·亞(ya) ·西蒙(美國)

獲獎理由:對於(yu) 經濟組織內(nei) 的決(jue) 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guan) 決(jue) 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wei) 關(guan) 於(yu) 公司企業(ye) 實際決(jue) 策的見解。

1977年

戈特哈德·貝蒂·俄林(瑞典)

詹姆斯·愛德華·米德(英國)

獲獎理由: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6年

米爾頓·弗裏德曼(美國)

獲獎理由:創立了貨幣主義(yi) 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他主張在通貨膨脹與(yu) 貨幣供給之間有著一個(ge) 緊密而穩定的連結關(guan) 係,亦即通貨膨脹的現象應該是以聯邦儲(chu) 備銀行對全國經濟提供的貨幣數量為(wei) 基準;他強烈反對以金融政策作為(wei) 需求管理的手段,並且主張政府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被嚴(yan) 格限製。他亦深信經濟自由,最終將導致政治自由。

1975年

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前蘇聯)

佳林·庫普曼斯(美國)

獲獎理由:康托羅維奇創立了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庫普曼斯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yu) 經濟計量學,把資源最優(you) 利用這一傳(chuan) 統經濟學問題,由定性研究和一般定量分析推進到現實計量階段,對線性規劃方法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1974年

弗·馮(feng) ·哈耶克(澳大利亞(ya) )

綱納·繆達爾(瑞典)

獲獎理由: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hui) 和製度現象的互相依賴。他們(men) 的大多數研究工作指向最寬廣意義(yi) 上的經濟問題,特別是美國黑人問題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繆達爾尋求把經濟分析聯係到社會(hui) 的、人口的和製度的條件。哈耶克把他的研究領域擴大到包括像經濟製度的法律構架之類的因素,以及有關(guan) 個(ge) 人、組織和不同社會(hui) 製度發揮作用的方式的問題。兩(liang) 人都對經濟政策問題深感興(xing) 趣,並且因此也研究了我們(men) 社會(hui) 中組織的、製度的和法律的條件的變化。

1973年

華西裏·列昂惕夫(前蘇聯)

獲獎理由:發展了投入產(chan) 出方法,投入產(chan) 出分析為(wei) 研究社會(hui) 生產(chan) 各部門之間相互依賴關(guan) 係,特別是係統地分析經濟內(nei) 部各產(chan) 業(ye) 之間錯綜複雜的交易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經濟分析方法。

1972年

約翰·希克斯(英國)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美國)

獲獎理由: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1年

西蒙·庫茲(zi) 列茨(美國)

獲獎理由: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guan) 係方麵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通過對大量曆史統計資料的整理和比較,闡述了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國民總收入、生產(chan) 率、產(chan) 業(ye) 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產(chan) 品使用結構、國際經濟流量等經濟變量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變化趨勢、變化特點及相互間的聯係,為(wei) 經濟增長研究領域提供了權威性的統計資料,對經濟增長過程作了以經驗為(wei) 依據的解釋,指出經濟增長是通過技術進步及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的結構、製度和意識形態的相應調整而實現的。

1970年

保羅·安·薩默爾森(美國)

獲獎理由: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他根據所考察的各種問題,采用了多種數學工具,使用了既包括靜態均衡分析,也包括動態過程分析的方法,這對當代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許多理論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1969年

簡·丁伯根(荷蘭(lan) )

拉格納·弗裏希(挪威)

獲獎理由: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上和經濟學的計量分析技術上,以及在把經濟理論運用於(yu) 經濟政策的製定等實際應用方麵的突出獲獎理由拉格納·弗裏希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簡·丁伯根是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

其他諾貝爾獎項

2023年諾貝爾獎從(cong) 10月2日起陸續揭曉。2日當天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卡塔林·卡裏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們(men) 在”發現核苷堿基修飾“方麵所做貢獻。(詳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men) 為(wei) 人類擺脫新冠病毒做出巨大貢獻)。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卡塔林·卡裏科(左)和德魯·魏斯曼

3日,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則頒發給皮埃爾-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i)、費倫(lun) 茨·克勞斯(Ferenc Krausz)和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表彰他們(men) “為(wei) 研究物質中的電子動力學而產(chan) 生阿秒光脈衝(chong) 的實驗方法"。(詳見: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超快科學和阿秒物理——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利器)。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左起:皮埃爾-阿戈斯蒂尼、費倫(lun) 茨·克勞斯和安妮•呂利耶

4日,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莫吉·巴旺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布魯斯(Louis E. Brus)和阿列克謝·埃基莫夫(Alexey I. Ekimov),花落之手,以表彰其"發現和合成量子點"(詳見: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位為(wei) 納米科技播下重要火種的科學家)。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左起:莫吉·巴旺迪、路易斯·布魯斯和阿列克謝·埃基莫夫

5日,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約恩·福瑟(Jon Fosse),以表彰他“以創新的戲劇和散文對不可言說之事發聲”。(詳見:挪威作家福瑟榮獲文學諾獎:他說出了不可言傳(chuan) 之事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約恩·福瑟

6日,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納爾吉斯·穆罕默迪(Narges Mohammad),以表彰她“反對伊朗壓迫婦女及其為(wei) 促進所有人的人權和自由所做的鬥爭(zheng) ”。(詳見:為(wei) 了人類的和平與(yu) 情誼!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哈佛女教授獨享經濟學諾獎:不生小孩,女性比男人賺錢更多?!

納爾吉斯·穆罕默迪

參考資料: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22/summary/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economic-sciences/2022/press-release/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facts/facts-on-the-prize-in-economic-sciences/

https://mp.weixin.qq.com/s/Tek9JQ9Bvx4AJoOCZ-7Fqg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保研成功後大家都在忙些什麽?

下一篇

IEPQ課題解析:揭秘豪華行李箱消費:探索經濟、社會和文化屬性對消費者行為和福利的影響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