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學校項目怎麽樣?

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成為(wei) 國際教育的熱門辦學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在我國已發展近三十年,數量已經達到了400+,這些項目廣泛覆蓋了全國近30個(ge) 省市。

然而,僅(jin) 在2014年,我國就有34個(ge) 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被叫停。那麽(me) ,這種辦學模式到底是強強聯合還是魚龍混雜呢?發展至今,這種辦學模式暴露出了哪些問題呢?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

1995年,政府頒布了《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肯定中外合作辦學是中國教育對外交流與(yu) 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對中國教育事業(ye) 的補充。同年大連市教委和遼寧省教育廳批準成立了大連楓葉國際學校,這是我國第一所在教育部備案的民辦中外合作辦學國際高中。

2000年,南通市第三中學開設了“中澳英語實驗班”,成為(wei) 我國最早的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也開創了公立普通高中舉(ju) 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先河。

自此,我國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到2015年末,我國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數量達到435個(ge) ,比2009年末增加1.35倍。其中,中方教育機構覆蓋到全國25個(ge) 省市自治區的範圍內(nei) ,外方教育機構擴大至18個(ge) 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荷蘭(lan) 、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ya) 、英國、韓日等國家。

不可否認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展確實帶來了一些顯著的優(you) 點,它不僅(jin) 為(wei) 眾(zhong) 多學生提供了新的升學路徑,而且也有助於(yu) 引進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提高國內(nei) 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做到強強聯合。

比如北京人大附中的ICC項目、上海的七寶中學與(yu) 美國紐約市德懷特學校合作創辦的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雖然這兩(liang) 所學校的辦學模式不完全相同,但都旨在引進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對多樣化、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並最終促進我國高中教育逐步與(yu) 世界接軌。

然而,盡管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進入以質量提升為(wei) 主的發展階段,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快速發展下暴露的短板

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中外合作辦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但目前在部分普高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給合作辦學質量帶來挑戰。

一方麵,一些外籍教師雖然持有資格證書(shu) ,但在實際教學能力和專(zhuan) 業(ye) 水平方麵存在差異,導致教學質量不穩定;另一方麵,外籍教師流動性大,給學校的運營和學生的學習(xi) 帶來一定的困擾和不穩定性。同時存在部分教師從(cong) 校外培訓機構招聘而來的現象,缺乏教學經驗以及對引進課程和教材的了解程度不足,也影響了合作辦學的教學質量。

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和外籍教師流動性大,成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當下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之一。

國內(nei) 外課程體(ti) 係開設比重不均

盡管國際課程不斷推動我國國際教育的發展,我國在高中階段的國際課程準入標準、地區條件評估標準、機構的能力評估標準、課程辦學質量的評估標準缺失等方麵的製定上比較缺乏。

從(cong)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初衷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定位是以我為(wei) 主、為(wei) 我所用,同時其還肩負著高中教育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課程方麵,中外合作辦學既要引進國際課程和教材,又要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開設普通高中課程。而在辦學實踐中,不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存在著辦學主導權錯位、國內(nei) 課程比重不足等挑戰。

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課程基於(yu) 升學導向或成本限製等,所設置的國際課程科目主要集中於(yu) 與(yu) 升學密切相關(guan) 的科目和內(nei) 容,隻重視引進課程和外語課程的學習(xi) ,存在壓縮我國普通高中必修課程的現象。這樣的培養(yang) 結果盡管一方麵打開了學生的“世界眼”,卻忽視了塑造學生的“中國心”。

此外,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存在國內(nei) 課程和國外課程兩(liang) 套課程體(ti) 係並行和交叉重複的情形,課時總量多,加重了學生的學習(xi) 負擔和學業(ye) 壓力。

如何全麵做到強強聯合

基於(yu) 上述問題,新學說認為(wei) ,為(wei) 了更好地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以下方麵是不可或缺的。

完善中外合作辦學相關(guan) 政策法規

為(wei) 了引導、規範中外合作辦學事業(ye) 的健康發展,盡管近幾年國家也采取了一些宏觀調控措施,製定了相關(guan) 法規,建立了質量評價(jia) 和監督懲罰機製。如僅(jin) 2014年,我國已經有34個(ge) 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停辦。

但從(cong) 全麵質量管理的理論來看,這種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也隻是追懲性的事後監管,缺乏從(cong) 入口審批到辦學過程的各類監管和正確評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中規定了申請設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教育機構應具備法人資格以及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chan) 權等辦學投入的嚴(yan) 格規定,但並未對教學質量、教師水平等軟實力方麵進行硬性規定,這需要得到優(you) 化。教師教學是學校中至關(guan) 重要的一個(ge) 環節,相關(guan) 政策法規應加強對這方麵的審查,從(cong) 源頭上遏製相關(guan) 問題的發生。

教育教學目標精細化與(yu) 全麵發展

高中階段中外合辦項目和機構製定各項教育教學目標需要更加精細和全麵。雖然學生的升學問題是學校必須關(guan) 注的重要方麵。但同時也應該明確,升學應該是水到渠成、自然形成的結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標。為(wei) 了避免陷入“唯升學論”的誤區,學校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注重培養(yang) 學生具備未來社會(hui) 所需的關(guan) 鍵能力和素質,如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等,以幫助學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hui) 環境,而不是僅(jin) 僅(jin) 關(guan) 注學生的考試成績。

打造中西合璧的課程特色

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應深化課程體(ti) 係研究,積極開展中外教育交流,挖掘和發揮國際課程的全球視野、現代理念和核心元素,同時注重中方課程的價(jia) 值導向、文化認同和國民素養(yang) 的培養(yang) ,以實現更為(wei) 深入的國內(nei) 與(yu) 國際課程體(ti) 係的有機融合。

這種融合將有助於(yu) 提高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質量和效益,培養(yang) 具有全球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優(you) 秀人才,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e) 的國際化發展。

目前,廣州市已在探索普通高中引進國際課程的認證和準入管理製度,同時加強國際課程的年度檢查,加強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曆史、地理四門國家核心課程教學和監督。這無疑將提高國際課程的準入門檻,強化中國高中課程的監管將保障普高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課程體(ti) 係構建和教學不偏離“立足本土、中西結合”的辦學本質。

火爆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強強聯合還是魚龍混雜?

圖源:廣州市教育局

廣州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發兼顧國際先進經驗與(yu) 本土優(you) 勢的中外融通課程體(ti) 係,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課程開發體(ti) 係,推動國內(nei) 教育發展。

成功學校的經驗分享與(yu) 行業(ye) 推動

不少學校通過不斷努力和創新成為(wei) 中外辦學領域的佼佼者,這些學校的成功不僅(jin) 為(wei) 其他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同時也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為(wei) 推動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展和進步,成功學校應定期分享他們(men) 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教育理念、學生管理等多個(ge) 維度的經驗和知識。這些分享可以為(wei) 其他學校提供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使其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進而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學和管理水平。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關於低齡兒童英語高頻詞學習的卡片、圖書、APP和網站推薦

下一篇

2024賽季UKChO競賽報名及輔導課程開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