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小論文又沒想法我該怎麽辦?

發論文愁沒idea!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2000字的幹貨,我總結了自己想到好idea的訣竅,快來看看吧!

我在讀研時因為(wei) 做新研究課題,導師也不了解,在研究課題時走了很多彎路,不過還算幸運,發過幾篇小論文,對於(yu) 找idea也有自己的一些經驗,看到這個(ge) 話題就很有感觸,也想把自己的科研經驗分享出來給大家。

以我的經驗來說,想要有一個(ge) 好的idea沒有太多的捷徑,這通常是一個(ge) 過程,總結成一句話:多看文獻,多思考和總結,多交流探討。想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總結的技巧和方法,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幫助你更快地找到好的idea。

1、多讀文獻

2、交流討論

3、導師直接給idea

多讀文獻

很多同學遇到問題去找導師時:導師通常就拋出一句話 “ 多看文獻 ”,你腦海裏一萬(wan) 個(ge) 問號,那我怎麽(me) 辦?可以說導師有點不負責任,他也是因為(wei) 不懂所以給你指條明路。

那要怎樣才能從(cong) 文獻找到好的idea呢,我覺得可以分為(wei) 如下3步:

a.先了解研究領域發展脈絡;

b.找出研究領域目前存在的問題;

c.帶著問題找大量文獻來讀,不限本領域的文獻;

d.總結方法,進行頭腦風暴式的思考,找出新的idea;

想發小論文又沒想法,我該怎麽(me) 辦?

a.了解研究領域發展脈絡是第一步

如果對研究領域不了解,就先不要想怎麽(me) 找idea。

那要怎樣才能快速了解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呢,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找綜述類文獻、碩士和博士的畢業(ye) 論文讀。

綜述類的文獻通常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是介紹研究領域發展脈絡的文獻;另外是對研究領域有重大突破的文獻;

這類文獻在知網、WOS等文獻檢索網站都可以篩選出來,其次就是碩士和博士的畢業(ye) 論文;讀的時候隻要讀引言部分就好(博士論文質量更高),也可以在知網篩選出來,在開始了解研究領域時,就隻要讀這類文獻就好。

我自己在研一的時候看文獻沒經驗,那時候導師也沒指導,所以都是自己在網上瞎找了文獻看,首先是質量不高,其次很多都不是綜述文獻,看了一學期的文獻對自己的研究領域還是不了解,後來在另外一位導師的指導下(第二導師),隻用了一個(ge) 月就把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理清楚了,而且還梳理出了研究領域的不足之處。所以大家在開始了解研究領域時,要按照這個(ge) 思路來讀,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b.看綜述的時候,把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

通常一篇綜述至少可以記錄2個(ge) 以上問題,多看幾篇把所有研究的問題做成匯總,這樣就能清楚研究領域目前存在哪些不足了。

c.帶著問題找大量文獻來讀

在了解到研究領域存在的不足後,不要一頭就紮進去通通找文獻看,這也是我的經驗,這樣很浪費時間,最好是把領域存在的問題拎出來,找個(ge) 時間和導師聊聊

探討可以從(cong) 那幾個(ge) 問題入手,然後針對這幾個(ge) 問題著手找文獻;找文獻不要受限本研究領域,其他研究領域的文獻參考價(jia) 值很大的,現在很多領域的研究都是交叉型的,更加能夠激發新的idea,我的第一篇小論文就是受這個(ge) 啟發才想到了好的想法。

d.把從(cong) 文獻中找到的已有方法進行總結,也把在其他領域找到的方法進行總結

然後就是頭腦風暴一波,看下這些方法最核心的原理、解決(jue) 的根源是什麽(me) ,用舉(ju) 一反三找出好的idea。

舉(ju) 個(ge) 簡單的例子:

我說:我想喝水,這個(ge) 問題,是不是你給我水喝就能解決(jue) 了,但想喝水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什麽(me) ,是不是我口渴,那解決(jue) 口渴的方法就不止喝水一種了,還可以喝飲料,吃水果等解決(jue) 口渴,做科研也一樣,好的idea就是這樣來的,要學會(hui) 舉(ju) 一反三。

其次在自己頭腦風暴了後,如果沒有好的想法,可以找導師、師兄師姐們(men) 討論,通常來說他們(men) 經驗更加豐(feng) 富,可以給你提供一些好的建議。

在開組會(hui) 的時候就是很好的時間點,我在研一下學期開始,每次參加組會(hui) 都會(hui) 把自己最近看的文獻做個(ge) 小總結,找出文獻中的方法,嚐試用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中,說完自己的想法後就讓導師、師兄師姐們(men) 給建議,通常都會(hui) 有收獲,這也是我能夠在讀研期間發幾篇小論文的原因。

多交流討論

做科研要多交流和探討,導師給自己的學生經常開組會(hui) 是非常好的,因為(wei) 我有段時間,自己埋頭苦幹最後發現都是錯的,白白浪費了一個(ge) 多月的時間,好的idea也是如此,靠不同角度思考更能碰撞出好的idea

我有一篇小論文的idea就是這樣來的,我想到了一種方法,但我的導師想讓我嚐試另外一種方法,然後就聊啊聊,最後確定下來的都不是我們(men) 原來的想法。

有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因為(wei) 導師放養(yang) ,沒有機會(hui) 討論交流,所以在找idea上會(hui) 走很多彎路,如果你有相關(guan) 的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導師直接給好的idea

如果你跟了很厲害的導師,就很有可能直接被導師安排,把好的idea直接給到你,你負責做就好,論文發表了還給你一作等等。

我室友就很幸運遇到這樣的好導師,所以他在研究生期間共發了六篇一作,還有好幾篇二作的,後來也很順利的讀博去了,毋庸置疑,這是獲取idea最好的辦法了。

總結

關(guan) 於(yu) 如何找idea,我覺得真的沒有捷徑,網上很多人說怎麽(me) 更快捷,肯定是有誇大的水分。

還是要多看文獻,多思考,多總結,多交流,這也是我自己找創新點的技巧。

我們(men) 能做的就是在學習(xi) 的過程中盡量少走彎路,提高效率,養(yang) 成一套解決(jue) 問題的思考邏輯體(ti) 係,這對我們(men) 今後在職場或讀博都是很有幫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國頂尖名校都是如何判定是國際生還是本地生?

下一篇

哪些國家和專業容易留在當地?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