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論文普遍的5個弱點分析

英語寫(xie) 作一直是中國學生的弱項,這不僅(jin) 體(ti) 現在托福雅思的寫(xie) 作分數上,而且更體(ti) 現在英語論文的寫(xie) 作上。眾(zhong) 所周知,國外大學的作業(ye) 和國內(nei) 有所不同,國外的大學作業(ye) 、考試大多以論文的形式出現,那麽(me) 學生的寫(xie) 作水平直接決(jue) 定了你的GPA。一位外國教授在修改了200多篇中國學生的論文後,終於(yu) 忍不住寫(xie) 出了一篇關(guan) 於(yu) 中國學生如何寫(xie) 英語論文的文章。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這位外國教授Brittman來自於(yu) 密歇根大學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專(zhuan) 業(ye) ,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客座講師。 雖然文章中關(guan) 注的是科技論文,麵向的也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於(yu) 其他學科的學生在寫(xie) 作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因為(wei) 文章中不僅(jin) 列出了中國學生論文寫(xie) 作常見的錯誤,並且詳細解釋了如何糾正和防止這種錯誤,以及錯誤存在的原因所在。

那麽(me) 到底教授眼中中國學生的論文都會(hui) 犯哪些錯誤?在留學生涯中我們(men) 如何在寫(xie) 作中規避這些錯誤呢?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準留學生收藏!

01、a,an,the的用法 該用不用,不該用亂(luan) 用

雖然看似簡單,但卻是Brittman教授首先提出的大問題,很多中國學生在這個(ge) 簡單的問題上也錯漏百出。

中國學生論文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普通話中沒有直接對應的冠詞,而且對於(yu) 非母語者來說,使用冠詞的規則有點複雜。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常見的錯誤

在需要的地方被省略,表示特指的時候,忘記用The;

不需要的地方使用定冠詞;

錯誤使用a,an,the

正確/錯誤例子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正確的寫(xie) 作方法

名詞按類別分為(wei) 以下幾類:

普通名詞:表示一類群組、地點、人或物體(ti) ,如dog, house

可數名詞:表示可數的物體(ti) 或項目,如radio, streets, idea, fingernails

不可數名詞:表示不可以計數的物體(ti) ,如water, time

具體(ti) 特指的名詞:表示有具體(ti) 特指的物體(ti) ,用定冠詞the

非具體(ti) 特指名詞:表示任何一個(ge) 相同的項目,用不定冠詞a/an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02、總想一個(ge) 長句子概括 讀者os:又長又臭

中國學生論文喜歡使用長句子,作者直接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就會(hui) 出現這一問題。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常見的錯誤

雖然在中文寫(xie) 作中,將幾個(ge) 支持觀點放在一個(ge) 句子中以顯示它們(men) 之間的關(guan) 係是可行的。 但在英文中,主旨和每個(ge) 支持觀點通常寫(xie) 在不同的句子中。一般情況可以通過句子的長度(60 個(ge) 單詞或以上)來判斷一個(ge) 很長的句子。

但是,度較小的句子如果包含多個(ge) 語句,混淆了主旨,也會(hui) 顯得過長。

正確/錯誤例子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正確的寫(xie) 作方法

在寫(xie) 作時,避免出現長句的方法是將每個(ge) 句子限製在一個(ge) 或兩(liang) 個(ge) 主題上。如果作者確實想強調觀點之間的關(guan) 係,則應使用分號。 把一個(ge) 超級長的句子打散成若幹短句的組合,這樣更容易被讀者理解,每句話隻需要表達一個(ge) 簡單的意思,千萬(wan) 不要貪多嚼不爛。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需要注意,作者希望在一句話中提供大量數據和內(nei) 容的時候,尤其容易出現超長句子。事實上在寫(xie) 作中,這個(ge) 時候的最佳選擇並不是句子,而是列表。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03、不習(xi) 慣用倒裝句  你的文章“不地道”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因為(wei) ...所以...”,句子中的後麵是重點,因此中國學生在寫(xie) 作時不常用倒裝的寫(xie) 法。 因此這會(hui) 導致文章可讀性大大降低,並且顯得不那麽(me) 地道。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常見的錯誤

中國學生在為(wei) 句子主旨作鋪墊時,往往先說目的、地點、原因、例子和條件等導語要素。 這一點我們(men) 學英語的時候都已經非常清楚,然而在撰寫(xie) 論文的時候還是經常忘記把一個(ge) 句子中的核心內(nei) 容放到前麵說。這樣做的效果是降低了主旨的重要性,讓讀者覺得作者是間接的。

正確/錯誤例子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04、熟詞亂(luan) 用  一詞不同,其意大變

一些常見的單詞,意思接近的單詞,使用方法接近的單詞容易誤用。 雖然單獨拎出來我們(men) 通常可以明白具體(ti) 的意思和用法,在閱讀中我們(men) 也可以分辨出他們(men) 的差別。

但是當自己寫(xie) 作的時候很容易就會(hui) 不注意具體(ti) 的用法,一旦誤用,最後可能導致想表達的意思差之千裏。

which / that

需要用which作為(wei) 先行詞(代詞指代的名詞或代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會(hui) 引起缺乏特指、指代不明而引起的混淆,如下麵的例子: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Respectively / respective

Respectively用於(yu) 之前已經提到順序的兩(liang) 個(ge) 或兩(liang) 個(ge) 以上的人或物,表示他們(men) 之間“分別地”關(guan) 係。

如果之前給出的是兩(liang) 個(ge) 列表,則respectively指兩(liang) 個(ge) 列表之間元素一一對應的關(guan) 係。因此使用respectively,作者可以在一個(ge) 句子中給出相對較多的信息。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In this paper / in this study

這個(ge) 短語有兩(liang) 種錯誤用法,一個(ge) 是用得太多了,甚至在一頁中出現超過兩(liang) 次。通常這個(ge) 短語有兩(liang) 種用途: 在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中用於(yu) 強調文章內(nei) 容,在正文中,在討論作者未做的工作之後(如他人論文和標準規範等)。 如果用得過多,會(hui) 讓人疑惑作者到底做了哪些工作。 第二個(ge) 錯誤用法就比較微妙了,這二者之間是可以互換的。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study”是作者做出的工作,“paper”指的是讀者正在讀的這篇論文(在工作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對比理解“in this research”’, and “this paper present”。

05、這些論文寫(xie) 作小細節  直接影響讀者的印象

很多時候中國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缺乏英語論文的寫(xie) 作訓練,因此對於(yu) 一些寫(xie) 作細節沒有過多關(guan) 注。 但是這些細節決(jue) 定了讀者對你文章的印象,可能會(hui) 直接影響你的分數。

數字和公式

中國學生英語論文寫(xie) 作的兩(liang) 個(ge) 非常常見的錯誤是關(guan) 於(yu) 阿拉伯數字和方程式的表述。

文書(shu) 寫(xie) 者通常用阿拉伯數字代替單詞的拚寫(xie) 。不過,使用阿拉伯數字本身並不是錯誤,但絕對不能用在句子的開頭。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另一方麵,可能是因為(wei) 普通話是一種符號語言,而不是字母語言。

因此,作者會(hui) 發現用符號代替文字更容易表達思想。如果以英語為(wei) 母語的人不習(xi) 慣用等式來代替詞語,這個(ge) 問題就更嚴(yan) 重了。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論文中應盡量引入等式,而不是用等式代替文字。即使是簡短的表達式,大多數期刊,如《國際生產(chan) 研究期刊》都是不建議使用的。

格式和段落

段落是闡述一個(ge) 主題或思想的一組句子。分隔段落表示一個(ge) 觀點或思想的結束和另一個(ge) 觀點或思想的開始。 所有英文段落都以新的一行開始,縮進約一英寸或更短。兩(liang) 段之間多加一行。後者在商務寫(xie) 作中更為(wei) 典型。後者在商務寫(xie) 作中更為(wei) 典型。中國學生常常對分段感到困惑,他們(men) 可能會(hui) 犯兩(liang) 種錯誤之一。

一種錯誤是作者沒有區分兩(liang) 個(ge) 段落。雖然新段落從(cong) 新行開始,但沒有縮進,因此讀者無法意識到段落或觀點的變化。第二種錯誤發生在段落之前隻有單行上的一個(ge) 句子,單行與(yu) 後段一起縮進。這種情況在中文文本中經常出現,但在英文文本中卻從(cong) 未出現過。

圖和表

圖和表的縮寫(xie) 分別是 Fig. 和 Tbl。不過,文本中很少使用表的縮寫(xie) 。圖也可以寫(xie) 成 fig.,這應該選擇一種約定俗成的縮寫(xie) ,並在整篇論文中使用。因此作者不應該在 Figure、figure、Fig 或 fig. 之間切換。此外,縮寫(xie) 不能用在句首,單詞/縮寫(xie) 與(yu) 數字之間要有空格。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such as / etc.

Such as 和 etc. 常常被中國學生在寫(xie) 作時誤用。Such as 的意思是 "例如",暗示後麵會(hui) 有一個(ge) 不完整的列表;etc. 的意思是 "等等",用在列表的末尾,表示列表不完整。因此,同時使用 such as 和 etc. 是多餘(yu) 的。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字體(ti) 格式

論文中的變量,尤其是英文字母變量,應使用斜體(ti) ,以區別於(yu) 英文單詞。當然,這格式主要取決(jue) 於(yu) 期刊要求的樣式。 還要注意的是,大寫(xie) 字母不要出現在句子中間。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such as 表示給出的清單不完整,但是在給出完整清單時不應使用。

密歇根大學教授:修改了200篇論文,我發現了中國學生這5個(ge) 弱點!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都感慨Brittman教授的苦心,看來國外的教授被中國學生的論文“折磨”得夠慘了。 這份文章幹貨滿滿,對於(yu) 一些論文小白非常具有指導意義(yi) 。

要注意的是,發表這篇文章的教授來自於(yu) 工程專(zhuan) 業(ye) ,因此這是一篇聚焦理工科領域的英語論文寫(xie) 作指南,特別值得理工科的同學認真學習(xi) 。 當然這份寫(xie) 作指導對於(yu) 文科或其他專(zhuan) 業(ye) 來說同樣有參考價(jia) 值,因為(wei) 寫(xie) 作的原則是通用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DP大考如何備考以及家長可以提供的支持!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