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上一次討論了在批判性閱讀時如何區分事實和觀點。在識別出哪些句子是表達觀點之後,我們(men) 就要進一步學會(hui) 識別哪些觀點是屬於(yu) “偏心”的,或者說bias的,以及bias跟opinion和slanting的區別。
我們(men) 上次說了,opinion是每個(ge) 人都有的,這是非常正常的,它表達了自己對各種fact的態度。但bias就是在opinion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了。許多情況下,bias是對某一方觀點立場的明顯喜好或厭惡,而且這種觀點立場經常是缺乏公平公正的證據支持,或者客觀邏輯判斷的。
也就是說,bias往往是不太考慮反方觀點的合理性的。Bias在我們(men) 的生活中其實也是很常見的,譬如廣告人們(men) 對於(yu) 廣告推銷的產(chan) 品是可能有bias的;喜歡某支球隊的球迷,往往在評價(jia) 比賽時也是有bias的;喜歡某一特定風格的音樂(le) 發燒友,也可能對其他音樂(le) 風格有bias。
但我們(men) 需要注意的時,bias並不意味著100%沒有公平公正。譬如在各種選秀節目中,參賽選手的親(qin) 友團們(men) ,肯定都是有bias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men) 對其他選手做出公平客觀的評價(jia) 。
而且,有時bias僅(jin) 僅(jin) 就是表達作者自己的opinion。這個(ge) 時候,bias和opinion是很難區分的。譬如我們(men) 在選舉(ju) 投票的時候,投票給某一方這既可以看為(wei) bias,也可以看為(wei) 我們(men) 的opinion。作為(wei) 讀者,當我們(men) 識別出作者的bias時,我們(men) 就應該更小心留意,看看作者有沒有出現不公平對待反方觀點的情況。
識別出bias有時並不難,通過留意作者的一些用詞,特別是我們(men) 常說的所謂“colorful words”,以及一些造句描述的方式,我們(men) 往往就可以察覺出作者的偏好bias。譬如下麵這個(ge) 句子:
The mayor’s strong personal convictions roused admiration in everyone in the audience.
這裏我們(men) 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於(yu) 這位mayor的正麵bias了,“strong personal convictions”和“admiration”,這兩(liang) 個(ge) 詞組都是帶有一定積極正麵的感情色彩的。如果作者想表達出不帶bias的opinion,那其實是可以選擇相對更neutral中立的詞匯的,譬如character和favor。
搞清楚了什麽(me) 是bias後,我們(men) 再來看看slanting。Slanting是在寫(xie) 議論性文章時的一個(ge) 手法,就是通過描述很正麵或者很負麵的描寫(xie) ,以強烈的情感調動來試圖說服讀者。
說白了,slanting其實就是更加強烈的bias。如果說bias有時還是能對反方意見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那slanting往往會(hui) 有意無意忽略反方意見的合理性,或者幹脆就不討論反方觀點。譬如下麵這段話,作者在討論死刑刑罰的不合理性時,就使用了slanting的手法:
The death penalty is applied unfairly because some prosecutors are more aggressive in seeking the death penalty than others. In addition, obtaining high-quality legal representation is a luxury that many defendants cannot afford, so poor people have a greater risk of being convicted in a death penalty case than wealthy people do. And finally, innocent people are sometimes executed for a crime they didn’t commit—a tragic mistake that can never be undone.
首先我們(men) 可以看到,作者是反對死刑的。而且在描述死刑的害處時,使用了不少帶感情色彩的單詞,譬如“aggressive”“luxury”“innocent”“tragic mistake”。段落描述了三個(ge) 不公平場景,一個(ge) 是檢察官積極尋求給罪犯判罰死刑,一個(ge) 是有錢人逃脫死刑窮人遭受死刑,再一個(ge) 是無辜者被錯判死刑。
但我們(men)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這些場景讓人覺得憤憤不平,但作者並沒有給出實際數據證明,有多少檢察官是積極尋求死刑判罰的?又有多少無辜者被錯判死刑的?而且,即使取消了死刑,這些不公平情況就能被避免嗎?有錢人和窮人在法律麵前就平等了嗎?所以,該段落並沒有給出實際的支持論據,而是試圖通過感情色彩濃厚的描述,單單從(cong) 情感上來打動並說服讀者。這就是典型的slanting了。
我們(men) 在“學術寫(xie) 作”課程裏講述了,一篇好的議論性文章要從(cong) logical,emotional,和ethical三個(ge) 方麵來說服讀者,缺一不可。所以無論是bias還是slanting,想僅(jin) 僅(jin) 通過情感調動來說服讀者,這都是站不住腳的錯誤方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