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功利層麵的回報有 博士文憑、較好的文章、科研思維提升、英語能力等等。這些每天谘詢中來回來去說,老生常談都快說膩了。今天不聊功利的,來說一說,出國讀博的收獲。
德國哲學家哈曼曾說:“一本書(shu) ,價(jia) 值就體(ti) 現在與(yu) 其他書(shu) 都不一樣的那些內(nei) 容上,書(shu) 是這樣,人亦如是。”都是一個(ge) 模子刻出來,那有什麽(me) 個(ge) 性?有什麽(me) 魅力?有什麽(me) 看頭和想象力呢?
第一個(ge) 收獲:魅力
如果說物質條件好、顏值高、學曆高是人生的加分項,那有人格魅力是直接加了一個(ge) 零。
女神選男人、投資人選擇創業(ye) 者、群眾(zhong) 運動選舉(ju) 領袖;進行真正的PK時,魅力是決(jue) 定性的。這時候,以前再多條件的累積,往往都需要“魅力的發揮”來一錘定音。
可魅力怎麽(me) 來呢?
吃過看過的人、經曆了許多事對生活依舊熱愛的人、看事物有不同視角的人、能從(cong) 生活中發現詩意的人。就是有情有趣,能讓別人喜歡你、和你一起做事的人。能影響到身邊的人、吸引別人探索你的人。
為(wei) 什麽(me) 能做到呢?因為(wei) 這個(ge) 人有點東(dong) 西、有內(nei) 容、有豐(feng) 富的經曆和精神世界,這樣別人才情不自禁探索你。因為(wei) 大家感到自己的生活好像沒有你精彩、有趣、有意義(yi) ,所有才會(hui) 不由自主地模仿你,這時候你就有了魅力,有了影響力。一比他人豐(feng) 盈,二比他人篤定。
豐(feng) 盈怎麽(me) 來的?一場場音樂(le) 會(hui) ,一次次美術館,一個(ge) 個(ge) 閑暇的夜晚,一個(ge) 個(ge) 慵懶的午後,一點點沉澱下來的。篤定怎麽(me) 來的?是見識了不同文化、地域、年齡的人,怎麽(me) 生活。通過對比、參照後,自己才選擇的,比隨波逐流的人當然篤定。
第二個(ge) 收獲:視野
有一個(ge) 記者曾說:“去到一個(ge) 國家,隻要采訪3個(ge) 人,隨便聊聊人生,就能反向推測出這個(ge) 國家的政治製度、經濟活動、教育文化”。悲觀地說:人的自由意誌是非常有限的,人是被環境馴化出來的,愛恨情仇的方式都是被塑造的。
人生最大的囚籠,其實是自己的思想,我以為(wei) 我獨立思考了,可是我用來思考的素材,甚至是思想的路徑,都是被設計好的。研究一下宗教的朋友就會(hui) 知道,任何文明,統治的關(guan) 鍵就是把人的思想給控製住。
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ge) 常態的麵上,做一個(ge) 勤奮的點。更悲催的人生,就是在一個(ge) 看上去常態的麵上,做一個(ge) 勤奮的點,你每天都在想著未來,但其實這個(ge) 麵正在下沉。可我們(men) 怎麽(me) 能看到這個(ge) 麵呢,我們(men) 自己就在麵上啊。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答案是: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
看看還有別的什麽(me) 可能沒有,看看別人怎麽(me) 活。
畫家蔣勳有一次去吳哥窟,看到柬埔寨人的家時嚇了一跳,家徒四壁,什麽(me) 都沒有。在台灣,老覺得自己缺什麽(me) 。
可是到了這裏,他第一次覺得自己是比他們(men) 富有多了。可當他看到柬埔寨男男女女從(cong) 田裏回來,脫光光的在河裏、蓮花當中,彼此潑水、唱歌,頓時覺得他們(men) 比自己富裕得太多了。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讓蔣勳開始反審自己生命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
巴以衝(chong) 突、不以意識形態這一個(ge) 維度評判,人生成功與(yu) 否,不以金錢一把尺子去度量,這些見識,需要視野,需要看過世界。沒有看過世界,哪裏的世界觀。
看世界有兩(liang) 種方式;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裏。在今天,行萬(wan) 裏路比讀萬(wan) 卷書(shu) 更加重要。高曉鬆講過:過去的書(shu) 都是好書(shu) ,就那麽(me) 多,可能一共就隻有三千冊(ce) ,那些都是人類的精華。過去沒柏油路,也沒充氣輪胎,行萬(wan) 裏路的代價(jia) 很大,路上說不定還有強盜劫匪梁山好漢。
現在不同了,有了高鐵、飛機,不用西天取經走10年,我們(men) 也可以去另一個(ge) 文明去旅行、去生活。至少實現的可能性增大了很多很多。
而今天的書(shu) ,是什麽(me) 情況呢?給大家一個(ge) 數字,前年中國出版了40多萬(wan) 種書(shu) 。其中,新書(shu) 20多萬(wan) 種。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之下,我們(men) 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讀一萬(wan) 本泡沫,還是,真實地走到這個(ge) 世界。先行萬(wan) 裏路,然後才獲得了評判那些一年20萬(wan) 本書(shu) 的能力,然後再從(cong) 那裏頭挑幾本書(shu) 看看。這份視野,是出國留學很大的收獲的。
第三個(ge) 收獲:人生意義(yi)
我不想說,出國讀博能找到人生的意義(yi) 。我認為(wei) 人生的意義(yi) ,是一個(ge) 相伴一生的問題。雖然我們(men) 不用時時刻刻想著,卻會(hui) 在關(guan) 鍵的時候冒出來,我這麽(me) 幸苦為(wei) 什麽(me) ?做人到底是為(wei) 啥?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查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在現代社會(hui) ,所有終極的價(jia) 值被消解了,宗教“祛魅”,上帝死了;中國家族倫(lun) 理也在發生劇烈的改變,光宗耀祖生孩子這樣的觀念也慢慢淡化,生孩子是為(wei) 了體(ti) 驗自己完整的生命,是享受與(yu) 孩子相處的過程。那麽(me) ,我提供一種人生意義(yi) 的思路。
生命就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屬於(yu) 自己的“曆史”。
這個(ge) 曆史不是國家、社會(hui) 的大曆史,而是屬於(yu) 我們(men) 自己的“小曆史”。在這個(ge) 故事裏,我們(men) 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有意義(yi) 的事、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它具有故事性,可以被講述,值得被懷念被銘記,最後走完一生會(hui) 覺得不虛此行。而且,人生的意義(yi) 是一直追尋下去的。
就像美國哲學家麥金泰爾說的:“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出國留學,去看更大的世界,是拓展自己生命經驗、讓自己的人生故事更加豐(feng) 富和精彩,就是追尋人生意義(yi) 很好的方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