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ge) 無聊的問題,但仍有 680 多萬(wan) 的瀏覽量,幾千人關(guan) 注。
● 有鄙視留學生的
“我很支持,不僅(jin) 是國內(nei) 985 碩士會(hui) 看不起,其實大專(zhuan) 的也看不起留學生,不就是有錢嗎,有錢我也行。”
●也有留學生反擊的
“我 985 的本科出國,你 985 的碩士憑什麽(me) 看不起我。”
“出國不是考研那種唯成績論,有很多考核維度,樣樣都不敢鬆懈。”
這裏麵的回答是“百花齊放”,但大多圍繞著兩(liang) 類碩士研究生的含金量展開的討(爭(zheng) )論(執)。兩(liang) 類碩士的含金量到底如何?老師帶大家看下兩(liang) 方的對比。
985 碩看不上海外碩士?
認為(wei) 國內(nei) 碩比國外碩好的大多數人,更多是覺得考研更難,因此國內(nei) 碩的門檻更高。確實,兩(liang) 者的“卷”度是不同的。
01▼考985 碩士卷上加卷
考研一年比一年競爭(zheng) 激烈,23 年考研人數衝(chong) 破 450 萬(wan) 人大關(guan) ,預估 24 年考研報名人數或破 500 萬(wan) 人,尤其是 985、211,甚至雙一流重點院校的上岸競爭(zheng) 越來越激烈。許多已經上岸的研究生紛紛表示“多虧(kui) 上學上的早”。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再來說考研的時間和個(ge) 人努力成本,考研偏應試(初試+複試),基本從(cong) 大三開始備考,在這一年中來提高應試技巧和複習(xi) 方法,這期間壓力會(hui) 非常大,因為(wei) 隻有一次考試機會(hui) ,隻能報考一個(ge) 學校,分數不夠能不能調劑也說不準。
如果首戰考不上,部分同學會(hui) 選擇二戰、三戰......他們(men) 可能會(hui) 具備更紮實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基礎,但以後在簡曆上也很難體(ti) 現這樣的優(you) 勢。
有時候或許都不是卷不過,而是不適合。
02▼但留學也不是誰都能上
出國留學是申請製,相比於(yu) 國內(nei) 的應試考試,更加靈活。準備的方向更多維,除了硬性的 GPA 和語言成績,也需要具備一定實習(xi) 或科研等經曆,壓力相對而言沒有考研那麽(me) 大,在整個(ge) 過程中也能獲得精神上的收獲和快樂(le) 。而且比起考研,留學隻要滿足學校的條件,就可以在申請季申多個(ge) 學校項目,麵臨(lin) 失學的風險更小。
如果首次申請不滿意,gap 的時間可以做實習(xi) 或科研,這些經曆都可以放在申請文書(shu) 中,對以後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但不可低估的是名校的申請難度,比如部分英國學校點名隻要 985/211 和高績點的學生,有些學校火爆專(zhuan) 業(ye) 的申請人數也不輸一些學校專(zhuan) 業(ye) 的統考人數,門檻也是很高的。
整體(ti) 來說,考研確實難度更顯著,在最近幾年中甚至出現了“逆向考研”的情況,比如 985 考去 211。
而從(cong) 成本來看,更加因人而異,考研要準備一年半載,留學準備也要貫穿整個(ge) 大學四年,學業(ye) 、語言、實習(xi) /科研等都不能鬆懈。每個(ge) 為(wei) 夢校努力的人都值得稱讚!
但如果要談兩(liang) 類學曆的含金量,或許討論就業(ye) 、落戶、教育質量更加實際。
近幾年,就業(ye) 市場呈現供大於(yu) 求的形勢,不隻是海歸在產(chan) 能過剩,應屆 985、211 的碩士也在過剩,紛紛加入求職大軍(jun) 。
“作為(wei) 985 新傳(chuan) 碩士研究生,本碩績點都是專(zhuan) 業(ye) 第一,手握 8 段實習(xi) ,我卻畢業(ye) 就失業(ye) 了,有人說你是脫不下孔乙己的長衫,但是我曾拚命爬上山頂,怎麽(me) 能那麽(me) 輕易放下一切回山腳?”
當然困境隻是一時的,拚命考上的研究生在招聘中也占有一定學曆優(you) 勢,如果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還能去卷考公、事業(ye) 編製等賽道。
那海外碩士呢?
國外碩士的就業(ye) 情況因地區和專(zhuan) 業(ye) 而異,但一般來說,國外碩士學位在全球範圍內(nei) 具有一定的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和機會(hui) 。
國內(nei) 企業(ye) 不認可一年製碩士?
每年秋招春招,在招聘軟件上都能看到留學生通道的身影,國內(nei) 企業(ye) 並不是像網傳(chuan) 那樣看低留學生,反而留學背景也能成為(wei) 求職加分項,比如外貿與(yu) 國際業(ye) 務、外資企業(ye) 、國際教育、國際關(guan) 係和政府部門、科研與(yu) 開發、跨國領域、創新創業(ye) 等。
至於(yu) 備受爭(zheng) 議的一年碩,中國世界青年峰會(hui) 和獵聘聯合發布的《2023 海外留學人才就業(ye) 發展報告》的數據可以讓大家從(cong) 就業(ye) 層麵上,減少對一年製碩士含金量的顧慮。
以下 20 所大學是 23 年 H1 企業(ye) 主動溝通次數最多的海外人才畢業(ye) 學校,側(ce) 麵表明這些學校的畢業(ye) 生占據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
圖源:獵聘
其中悉尼大學、倫(lun) 敦大學學院、新南威爾士大學位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院校備受企業(ye) 青睞,有 4 所香港高校登上 TOP 20 榜單,其中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躋身前十,排名第六、第九。
美國院校比較少,猜測主要是由於(yu) 美國留學後,在美國、加拿大的工作機會(hui) 更多,留下來的機會(hui) 更大些,所以投遞國內(nei) 工作崗位的稍少。
留外工作機會(hui) ?
說到留外,這可就是留學生的優(you) 勢之一了。國際化的教育背景對於(yu) 在全球範圍內(nei) 尋求就業(ye) 機會(hui) 的畢業(ye) 生來說非常有價(jia) 值。
根據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來看,留在英澳的難度越來越大,留美相對容易,不過留英澳也有相應的留學生友好政策。
英國留學生畢業(ye) 後可以申請 PSW 簽證,在英國找工作等,有效期有兩(liang) 年。
澳洲留學生畢業(ye) 後可申請 485工作簽證,有效期最短 18 個(ge) 月,最長 4 年。部分專(zhuan) 業(ye) 可以獲得額外的兩(liang) 年工簽時長,包括 IT、工程、教育、護理、醫療等。
留美簽證:
01F-1 學生簽證
02申請 OPT 簽證
合法留美工作一段時間(一年或三年)
03抽簽拿到 H1B 工簽
實現長期留美
其中,就讀 STEM 項目的同學可以申請到 24 個(ge) 月的 OPT 延期,也就是共有 3 年的OPT 簽證,更多的時間有利於(yu) 同學們(men) 積累國際工作經驗。三年相比於(yu) 一年的簽證,大大提高了抽到 H1B 工簽的概率,進而增加留美的機會(hui) 。
今年美國宣布新增 8 個(ge) STEM 專(zhuan) 業(ye) 。
總體(ti) 來看,不管是國內(nei) 讀研還是國外讀研,所帶來的實際性回報不一定是立竿見影的,希望大家能客觀看待兩(liang) 者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在自己的選擇裏探索無限可能。
針對 985 碩和海外碩的落戶政策
基本國內(nei) 各大城市對於(yu) 碩士應屆畢業(ye) 生的落戶政策還是比較寬鬆的,比如北京,國內(nei) 研究生畢業(ye) 30 歲以內(nei) 的應屆生,如果公司有指標就可以申請落戶北京。
而到 2023 年,留學生落戶國內(nei) 城市的政策也進一步放寬。
🗹北京市:積分製指標嚴(yan) 格,但政策表示在進一步鼓勵留學人員在京落戶
🗹上海市:不需要繳納社保,世界 Top 50 的畢業(ye) 生、國外高水平大學博士可直接落戶;世界 TOP 51-100 的院校留學生,在上海全職工作並繳滿 6 個(ge) 月社保,無基數要求,可落戶🗹深圳市:隻需要你是留學生🗹廣州市:去年 9 月,廣州留學生落戶政策再度放寬,不再要求社保繳納時長除了以上落戶福利政策,在創業(ye) 、購房、購車、科研等方麵,留學生也都可以享受特定的福利或優(you) 惠。
985 碩和海外碩的教育質量
985 院校是國內(nei) 高校教育的標杆,這些學校通常被認為(wei) 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師資力量、校企合作、教學資源等方麵具有較高水平。這些都是家喻戶曉、有目共睹的。
而部分人對海外碩士的教育了解有限,可能缺乏對國際教育多樣性和價(jia) 值的深入認識,尤其覺得一年製碩士就是出國混日子。
其實通過大學四年的規劃與(yu) 提升進入夢校,又經曆了嚴(yan) 格高強度的學業(ye) 考核的一年製碩士 er 真的不水。
時間緊、任務重,我的壓力和收獲不比任何人少
在英國一年的時間,比我在大學四年學的都多。每節專(zhuan) 業(ye) 課的教授都列出了十幾本甚至幾十本的 reading 書(shu) 目,畢業(ye) 前還要交上萬(wan) 字的論文。課程安排得非常緊湊,別人兩(liang) 年讀完的課,我們(men) 是在一年內(nei) 完成。要學的內(nei) 容,要完成的 quiz,要讀的 reading,要準備的 presentation,一點都不比別人的少。風雨無阻泡圖書(shu) 館,熬夜讀書(shu) 寫(xie) paper,這真的不是段子,就是我們(men) 一年的縮影。求求了,我們(men) 真的不是出國玩玩順便拿學曆的。
@機構畢業(ye) 學員 Z哥大金融經濟碩士項目,有特色也有壓力第一個(ge) 學年課業(ye) 壓力還是很重的,因為(wei) 這時候課表上基本都是必修的 PhD 專(zhuan) 業(ye) 課。以第一個(ge) 學期為(wei) 例,我們(men) 要修金融理論、計量經濟學、隨機過程、高級衍生品定價(jia) 等 5 門 PhD 課程,課程進度快、難度大,而且作業(ye) 特別多。我就記得當時每天都要花好幾小時寫(xie) 作業(ye) ,夢回高中。再加上秋季正好是美國這邊找工作找實習(xi) 的時候,課程+作業(ye) +麵試,還是比較緊張的。
這兩(liang) 位老師的分享,既是個(ge) 人的經曆,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年製碩士生們(men) 的付出。
麵對緊湊高效的課程設置,嚴(yan) 格的學業(ye) 考核製度,多線並行的碩士生活,除了學製短,他們(men) 都在經受著高強度、高質量學業(ye) 的挑戰。
這樣的努力,也不是一句“水碩”、“假碩士”,就能給抹去的。
國內(nei) 碩也有非常優(you) 秀的牛人,混得風生水起,也有些人畢業(ye) 歸來仍找不著工作。
留學生中有混子,也有一些為(wei) 未來而不懈努力的人。大家在本科的分岔路口選擇了不一樣的人生節點,結果如何還需要靠個(ge) 人和背後的實力支撐。
總歸不管學曆如何,是國內(nei) 的碩士還是國外的碩士,真材實料是是看得見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