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教授昨天一進辦公室,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ge) 充滿財富和智慧香氣的big news——“嘿朋友們(men) ,贏得500萬(wan) 美金的機會(hui) 來了。”
羅博深教授第一時間轉推了XTX的CEO,Alex Gerko的推文
來自英國倫(lun) 敦的算法交易金融科技新貴,XTX Markets,正在啟動一個(ge) 新的價(jia) 值1000萬(wan) 美金的挑戰基金,即AI-MO,人工智能數學奧林匹克獎。該基金旨在促進人工智能模型在數學分析和推理方麵的發展,而最終的理想,是希望能夠創建一個(ge) 能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競賽中獲得金牌的公開共享的 AI 模型。
XTX Markets的辦公室
🏆XTX Markets也提到,首個(ge) 在 AI-MO 比賽中達到 IMO 金牌標準的開源 AI 模型,將贏得500萬(wan) 美元的大獎💥。
同樣的,即使你的AI模型沒有走到最後,隻要獲得了關(guan) 鍵裏程碑式的進展,也有機會(hui) 獲得不同的progress prizes,總價(jia) 值同樣高達500萬(wan) 美元。
AI-MO獎的設立,旨在加速發展能夠邏輯推理並解決(jue) 問題的人工智能模型。這是知識和科學發現的新領域,XTX也認為(wei) ,“AI-MO獎可能代表一個(ge) 新的圖靈測試。”
👉編者注:圖靈測試是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lun) ·圖靈於(yu) 1950年提出的思想實驗,目的是測試機器能否表現出與(yu) 人一樣的智力水準。測試時測試者透過計算機鍵盤輸入文本並透過屏幕輸出文本)
IMO(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本身這是一項麵向全球高中生的數學競賽,每年,各國派出六名學生組成的隊伍參加角逐。學生們(men) 需要在兩(liang) 天時間裏各顯神通,以考試形式獨立嚐試解決(jue) 六個(ge) 高難度數學問題。而最終提交的答案由IMO的專(zhuan) 家小組進行評分,並根據得分情況頒發獎牌。根據這些規則,AI-MO獎提出了三個(ge) 初步設計原則:
- 人工智能模型必須以與人類參賽者相同的格式處理問題,答案必須是人類可讀的,並能夠由專家小組使用標準奧林匹克評判規則進行評分
- 大獎將授予在AI-MO認可的比賽中表現出與 IMO 金牌相當的水平的 AI 模型
- 要獲得獎項,參與者必須在獎項頒發時遵守 AI-MO 的開源分享協議
這些獎項將由人工智能谘詢委員會(hui) 設計,該委員會(hui) 包括數學家、深度學習(xi) (Deep Learning)專(zhuan) 家,和具有豐(feng) 富經驗的奧林匹克問題解決(jue) 者。目前,XTX也正在麵向全社會(hui) 招募專(zhuan) 家,加入委員會(hui) 。
AI-MO 獎運作獨立,它並非正式的IMO的一部分。第一屆AI-MO比賽將於(yu) 2024年初向參賽者開放。同時,XTX也將於(yu) 2024年7月在英國巴斯舉(ju) 行的第65屆國金奧林匹克數學賽上介紹項目進展。而XTX也將在未來幾周內(nei) ,發布更多關(guan) 於(yu) 獎項、競賽和資格標準的進一步細節。
2024年IMO將在英國,巴斯舉(ju) 行
可以看到XTX Markets也是這屆比賽的冠名支持
我們(men) 都知道,在 IMO 中獲得金牌是卓越數學成就的標誌,很多人也把 IMO 金牌看做未來成功的強有力預測指標。在 XTX 的官網上提到,“IMO 金牌獲得者獲得菲爾茲(zi) 獎的可能性,是劍橋大學博士畢業(ye) 生的50倍。事實上,在所有菲爾茲(zi) 獎得主中,有一半在年輕時參加過 IMO。”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ge) AI 模型出現,會(hui) 有更多人感到威脅嗎?同時,短時間內(nei) 真的會(hui) 有這樣的模型出現嗎?各位大佬們(men) 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現任 IMO 主席,Gregor Dolinar
“將困難的數學問題作為(wei) 衡量人工智能是否能匹敵人類最高認知功能(highest cognitive functions of human beings)的基準,這是一個(ge) 絕妙的想法。
每年,我們(men) 用六個(ge) 極其困難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問題考驗來自110多個(ge) 國家的600多名最優(you) 秀的學生,通常隻有一到兩(liang) 名學生能在規定的九小時內(nei) 解決(jue) 所有六個(ge) 問題。這些問題考驗了他們(men) 闡釋概念(formulate concepts)和進行長鏈推理( long chains of reasoning)的能力。我相信,許多人將會(hui) 懷著極大的興(xing) 奮關(guan) 注AI-MO獎,以見證未來人工智能何時能與(yu) 世界上最聰明的年輕人才相匹敵。”
| 前任 IMO 主席,AI-MO獎項顧問委員會(hui) 成員,Geoff Smith
“現代人工智能係統在進行書(shu) 麵交流,創造出人類複製品(facsimile of a human)的方麵具有驚人的能力。然而,隻有當人們(men) 已經在互聯網上提供了大量相關(guan) 材料時,這種複製能力才能發揮最好效果。模仿一位富有創造力的數學家進行抽象推理,將是一項艱巨得多的任務。IMO 將很高興(xing) 參與(yu) 支持這項競賽,因為(wei) 我們(men) 也希望看到人工智能係統與(yu) 最優(you) 秀的年輕數學家一較高下。”
| UCLA 數學教授,2006菲爾茲(zi) 獎獲得者, 陶哲軒 Terrence Tao
“盡管最近取得了進展,但使用人工智能來解決(jue) 或至少協助解決(jue) 高級數學問題仍然是一項極其複雜和多方麵的挑戰。嚐試多種方法來實現這一目標,並對每種方法的性能進行基準測試(benchmark the performance),這一點非常重要。AI-MO 獎使實現這樣一種判斷基準成為(wei) 可能,這將有助於(yu) 用一種大眾(zhong) 更容易接觸和了解的方式,在技術層麵上,實現比較不同的人工智能在問題解決(jue) 策略上的性能高低。”
| AWSAutomated Reasoning Group高級首席應用科學家Leonardo de Moura
“大型語言模型(LLM)的進步簡直令人矚目,它們(men) 在眾(zhong) 多領域展現了強大而多樣的功能。然而,數學推理仍然是獨特且重大的挑戰,這些模型仍在努力克服這一挑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是世界上最受讚譽的智力競賽之一,以其複雜性和嚴(yan) 謹性而受到尊重。它被視為(wei) 人工智能的終極大挑戰,推動了AI在高級數學問題解決(jue) 方麵的界限。
人工智能模型在IMO中贏得金牌的前景不僅(jin) 是一個(ge) 到達即止的裏程碑;它的出現意味著強大AI驅動的數學推理的重大飛躍。這樣的成就將標誌著向人工通用智能邁進的曆史性時刻,超越現有局限並在數學領域開辟新的視野。”
如同華爾街一直聚集著許多IMO獎牌獲得者,金融科技公司一直仰賴著數學和金融大佬們(men) 開發更多有意義(yi) 的模型,設置這樣的獎項,XTX Markets也一定有自己的商業(ye) 考量。
不過正像羅教授說的,如果有人真的開發出這樣的AI模型,贏得國際奧數金牌(“我當年可沒有獲得金牌呢 😄”),這些人毋庸置疑將能夠從(cong) 開發出的相關(guan) 產(chan) 品裏獲得更高的商業(ye) 價(jia) 值。
500萬(wan) 美金對這些智慧的頭腦來說一定隻是一小步,相信這些明亮而聰慧的人們(men) 會(hui) 給世界創造更多有價(jia) 值有意義(yi) 的事物和發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